十佳青年誌願者事跡材料範文(通用5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許多人都寫過事跡材料吧,事跡材料可以起到引導讀者認識先進,學習先進的作用。那麽妳真正懂得怎麽寫好事跡材料嗎?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十佳青年誌願者事跡材料範文(通用5篇),歡迎大家分享。
十佳青年誌願者事跡材料1
從2012年開始,每年的春運,在六盤水火車站,妳總能看到壹個熟悉的身影,身著橙色衣帽,穿梭於檢票口、候車室、天橋上,時而攙扶老人、時而舉牌引導、時而解答咨詢、時而遞茶送水……他叫肖銀貴,壹個連續六年參加鐵路春運誌願者服務的“老兵”。
“壹開始只是無聊得想找點事做。”肖銀貴家住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由於家庭原因,中專還沒畢業就獨自壹人到六盤水市打工。
如今,他在壹家餐館工作,每年過年,老板都要放很長的假。
“每年過年我只回家呆壹兩天,因為父母已經離異……”被問起過年為什麽不呆在家時,肖銀貴低著頭說。當別人都在與家人團聚時,他卻獨自在外,放著這麽長的假期,卻不知道幹點什麽。
2012年,壹個偶然的機會,他在網上看到了六盤水火車站春運青年誌願者招募,為了給自己找點事做,於是報了名。誰知,正是從這壹年起,他卻與春運結下了不解之緣,在接下來的六年裏,每年的春運誌願者名單中,已然少不了他的名字。
“那壹瞬間,我心中充滿了成就感。”“2012年剛參加春運誌願者服務的第壹天,我在候車室幫助壹位帶小孩的年輕媽媽找
到了丟失的火車票,她那激動的神情和感激的話語我到現在還記得。”肖銀貴微笑著說。
正是那壹次熱心的幫助,讓他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在壹次次幫助旅客順利踏上回家路的過程當中,他仿佛找到了自己存在的價值,也越來越來熱愛這份“兼職”。
“在餐館,顧客花錢來消費,即使妳服務得再好,也很難聽到壹聲‘謝謝’;但在這裏,每壹個旅客的微笑,每壹次旅客的感謝,都是對我莫大的鼓勵,這是他們對我的認可。”
“妳們比我可辛苦多了。”
隨著壹次次的參加春運誌願服務,肖銀貴掌握的客運基本知識越來越多,漸漸的,他看到了除旅客之外的另壹群人。
“每年的春運就像壹次人類的大遷徙,人們大包小包的提著東西趕回家,像打仗壹樣;然而對於鐵路工作者來說,這何嘗不也是壹場戰役?”肖銀貴感慨的說。
以前作為壹名旅客,他從來沒在意過這些在火車站忙忙碌碌為大家服務的鐵路工作人員,但經過壹段時間的親身經歷,他真真切切的看到了鐵路為實現廣大旅客“走得好,走得了”所付出的巨大努力,感受到了鐵路工作者口中的“以服務為宗旨,待旅客如親人”這句話的深刻內涵。
記得有壹次生病,當天誌願服務結束後,六盤水站客運主任吳定國叫肖銀貴回家好好休息,明天不用來了。當第二天他仍帶病來到車站時,看著吳定國詢問的眼神,他只是說:“不要緊,妳們比我可辛苦多了。”
“明年我還來。”
2017年春運,這是肖銀貴第六次參加誌願者服務活動,作為壹個“老兵”,他理所當然的成為了這支新隊伍的“班長”。
“每年來參加誌願者服務的基本上都是學生,大部分都是新面孔,向我這樣工作了還來的已經很少了,不過每年都能帶帶這些‘新兵’,讓我很有成就感吶,明年我還來。”肖銀貴“老氣橫秋”的說。
除了每年的春運誌願服務,肖銀貴工作之余還參加過六盤水消夏文化節,六盤水旅發大會,六盤水夏季國際馬拉松等大型賽會服務活動,壹基金溫暖包分揀發放及各社會公益團隊,誌願服務組織的大大小小活動進百次。自2014年在六盤水誌願網實名註冊以來累計服務時長達千余小時,他始終以實際行動踐行著’’奉獻友愛互助進步’’誌願服務精神。
十佳青年誌願者事跡材料2是誌願者張奇。我,還有壹群像我壹樣的人,壹直在堅持做著這樣的事,既溫暖別人,也照亮世界。
我心中壹直有壹顆在萌芽的公益種子,卻因為繁忙的工作未發芽。可我知道,幫助別人的幸福是最本真的心靈感受,乃至是眼睛裏的光芒。2015年9月,當我終於找到了自己心中的“光亮”時,我辭去了工資待遇還算豐厚的工作,全心投入到公益行業。我來到了六盤水市義工聯合會,壹過兩年,作為壹名公益全職人,我壹直將自己看作是壹束“微光”,讓我可以在公益這條路上發光發熱。這壹路上,我經歷過質疑——公益究竟能給需要幫助的人帶來什麽;經歷過面對需要幫助的人群的無力感,但我依然是幸福的。六盤水市義工聯的理念是“助人自助,專業助人”,我在這裏找到了很強的歸屬感和幸福感,在這裏幫助別人去成長,在這裏繼續自己的“微光”之旅。
我不善言辭,但我壹直默默的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也溫暖自己。
貴州省紅十字救援隊隊員
在成為六盤水市義工聯合會全職誌願者的同時,同年9月,我還加入了貴州省紅十字救援隊,曾兩次赴貴陽參加聯合應急演練。在“應急演練”中,我認真操作每壹個演練的步驟。這兩次聯合應急演練對於剛加入公益行列的我啟發頗多,我結識了很多和我壹樣熱愛公益事業的誌願者們,也是因為他們,我更堅定了作為壹名全職公益人的信念。在聯合應急演練中,因表現突出,被評為貴州省紅十字會應急救援隊2015年度優秀隊員,這是對剛投身公益行列的我的莫大鼓勵,也更堅定了我做好壹名公益誌願者的信心。
溫暖壹直在路上
2015年冬及2016年冬,我連續兩年參加了壹基金溫暖包發放活動。六盤水的冬天較為寒冷,可我參與到溫暖包發放活動中時,我發現這個冬天,也可以不那麽冷,因為我們和孩子的心如此熾熱。兩年間走訪過許多受凝凍災害影響的村寨,從發放之前的籌款/分裝發放,盡管困難重重,諸多插曲,但都壹壹克服,兩年的溫暖包發放活動中,***協調發放600個溫暖包。
溫暖包發放期間,有壹對姐弟深深的觸動著我。雖然他們的家境很貧困,父親手有殘疾。但讀五年級的姐姐卻那麽懂事、刻苦,不僅成績優異,還利用幾乎所有的課余時間幫助家裏幹農活和照顧年幼的弟弟。
2016年12月至2017年1月,我主要負責六盤水地區的壹基金凝凍災害調研項目。撰寫調研計劃書、誌願者招募和培訓、設計調研問卷、走訪調研、後期形成報告,看似繁瑣的程序,我都以最認真的態度完成。此次凝凍災害調研項目我帶領誌願者總***調研了約400名水城縣山區的中小學生,並於活動後形成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凝凍災害調研報告。
2016年12月,我參與了中國少年兒童基金會與恒源祥集團聯合執行的恒愛行動,積極發起眾籌,匯聚社會力量,籌集到了48個恒愛包,並於2017年1月23日到貴州省六盤水市盤縣柏果鎮磨嘎村進行發放。
“農娃”,有我們,妳並不孤獨
2015年11月以來,我全程參與六盤水市義工聯合會自主設計的農村助學類項目“陪伴農娃闖天下”項目。期間我作為項目負責人,帶領來自六盤水市水城縣俄腳學校的“農娃”,組織開展了“經濟之旅”、“政治之旅”、“網絡之旅”、“陌生城市訓練營”等活動。通過對農村留守兒童在成長關鍵期進行心理關懷、素質拓展和城市融入生活能力訓練,對其進行職業化引導。在此活動中,我和“農娃”們不是活動負責人和參與者的關系,更像是家人、朋友,活動結束後我看了所有“農娃”寫的總結與感悟,在他們的只言片語中發現了他們的成長和改變:即使他們在壹些方面不夠優秀,但他們還是會如此簡單的熱愛生活。
前兩天,壹名參與了“陪伴農娃闖天下”項目的“農娃”給我發消息了:張哥,我現在在讀職校了,我常常會想妳,想起我們壹起在昆明“陌生城市訓練營”的艱苦,也想起妳帶我們去獼猴桃基地勤工儉學體驗生活的日子了。心裏壹陣暖意,我回復他,想大家了有空就回來看看,歡迎妳們也來參與誌願者活動。
2016年11月,作為“陪伴農娃闖天下”項目負責人,我帶著項目到寧波參加了中國青年誌願服務項目大賽。經過充分的準備,路演答辯等,項目榮獲“中國青年誌願服務項目大賽銀獎”及“貴州省第二屆誌願服務大賽金獎”。
我是壹束光,我在尋找更多的光亮
2015年,我成為六盤水誌願者網註冊誌願者,服務時長達355小時,組織誌願服務活動10余場,社會誌願者參與活動100余人次。此外,我還積極鏈接社會資源。
2017年3月,我將所拍攝的公益活動中的照片投稿了中國攝影聯盟的攝影網站,照片獲“中國攝影聯盟優秀公益攝影獎”。
2017年4月,通過積極爭取獲得深圳市豪恩集團捐贈的500套文具,此文具將全部發放於山區兒童。
2017年3月,六盤水市義工聯合會與六盤水市家鄉味道公司合作,聯合為六盤水市義工聯自主設計的“陪伴農娃闖天下”項目中的“農娃”打造壹個自給自足的電商平臺。2017年5月,我前往六盤水市家鄉味道商貿有限公司學習電商平臺的打造,該電商平臺將於2017年6月27日開啟試運營。
在公益這條路上,有太多感悟是用無法用文字表達的。而公益之旅,成就的豈止是需要幫助的人。我自己也在成長、改變,更熱愛生活,更珍惜生活。作為壹名青年誌願者,我覺得的選擇是正確的,我會沿著這條道路繼續前行。
十佳青年誌願者事跡材料3張波,男,生於1990年2月5日,中***黨員,畢業於貴州大學材料與冶金學院材料物理專業。該同誌於2014年8月至2016年7月,參加大學生誌願服務西部計劃在貴州省六枝特區新窯鎮服務,於2016年9月參加貴州省選調生考試,成功錄取到貴州省六枝特區關寨鎮人民政府,2016年9月至今,在中***六枝特區委組織部跟班學習。
張波大學期間團結同學,努力學習,積極工作。他曾擔任學院學生幹部,學校公益社團負責人,獲得過“文體積極分子”“優秀***青團員”“優秀學生幹部”“優秀畢業生黨員”“國家勵誌獎學金”等榮譽,作為班長的他與全班同學壹起努力,以優異的綜合成績,為材料物理101班爭取到校級“先進班集體”榮譽稱號。在校期間,他多次組織在校大學生開展“三下鄉”支教活動,成效顯著,多次獲得過支教地政府部門頒發的“優秀誌願者”“先進工作者”等榮譽,2014年的夏天,他參加了貴州省委選調生考試,入圍面試後失敗了。然而,他沒有陶醉在大學所獲榮譽的光環裏,也沒有被2014年的選調生考試的失敗打擊弄得壹敗塗地,他選擇了壹條能夠實現當代大學生社會價值的道路,參加大學生誌願服務西部計劃,回到他的家鄉六枝特區參加服務。
從他身邊的朋友口中聽得最多的就是:“張波是壹個身邊好人”,“張波是壹個支教專業戶”。年僅26歲的他,在幫助別人的事情上毫不含糊,只要是他能夠做的都會去給妳做得妥妥當當,很受周圍的朋友和同事歡迎。張波在參加西部計劃期間做了很多工作,憑借出眾的溝通交流能力,被借用到***青團六枝特區委員會,踏實工作,為六枝的經濟社會的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得到服務地領導的高度肯定。2016年7月,被***青團六枝特區委員會禮聘為六枝特區“春暉宣傳使者”;2015年8月,榮獲六盤水市“助人為樂”身邊好人榮譽稱號;2015年7月,榮獲2014—2015年度貴州省“優秀西部計劃誌願者”榮譽稱號;2016年7月,榮獲2015—2016年度貴州省“優秀西部計劃誌願者”榮譽稱號。
說到張波在西部計劃誌願者的崗位上所取得的成績,既飽含辛酸又催人奮進。2014年的夏天,他通過激烈的競爭後成為壹名光榮的西部計劃誌願者,來到貴州省六枝特區進行服務。作為誌願者來到工作崗位,主要配合分管領導負責全區賽會誌願者的管理和聯系工作、青農青工等工作,曾組織青年誌願者為在我區召開的各大賽會提供優質的賽會服務***計百余次,在為來賓提供優質服務的同時也使我區的青年誌願者精神面貌得到很好地展示。在工作之余,他還參加大大小小的公益活動,深入到貧困學生的家裏關心他們、關心農村貧困留守兒童、開展助學金評選實地考察等活動。在這個崗位上,經常會聽到他會非常自豪的向別人介紹自己是壹名西部計劃誌願者,從2015年初開始,***計結對幫扶過8名農村特困留守兒童,多次到孩子家裏為他們送去學習用品、進行學習輔導、心理疏通等。
該同誌有較強的組織能力,2015年的春節前夕,他組織大學生誌願服務西部計劃誌願者六枝特區誌願服務隊的部分隊員開展自籌,本來生活補助就只有2000余元的誌願者們,***籌集3000余元為農村特困留守兒童開展“辦年貨”送溫暖活動,那壹次活動***送出了1000余斤大米和150斤油,慰問了20余名貧困學生。他們自己制作的視頻上傳騰訊網以後,壹度引起了六枝電視臺、六盤水電視臺、貴州電視臺等多家媒體的關註,還有媒體要求他們再開展壹次慰問活動,說是要對他們的誌願者精神進行傳遞,但是,這壹要求被這壹群年輕人婉言拒絕。
因為,他經常說到:春暉是冬天裏的壹縷陽光,能給予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以溫暖、心靈的慰藉。我們誌願者有壹個***同的信仰,就是將春暉事業發展到最需要的地方,讓年輕人的足跡踏遍需要我們的地方,奉獻我們的青春和智慧。他現在的工作比起誌願者期間的工作稍顯單調了,但是他不斷通過學習,提升工作能力,仍然專心工作。
十佳青年誌願者事跡材料4生命如花,用平凡的行動去影響他人,感動他人,社會因我們而更和諧,我這平凡的花也因誌願活動而綻放!
王甫,漢族,貴州省六盤水市盤縣人,中***預備黨員,1994年生人,2014年9月考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在讀專業,地理信息科學。
我是壹個有理想有責任感的年輕人,而誌願服務是壹項高尚的事業。誌願者所體現和倡導的“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精神,是中華民族助人為樂、扶貧濟困的傳統美德和雷鋒精神的繼承、創新和發展。因此,於2014年9月,我堅定的加入了盤縣大學生聯誼會(後文稱聯誼會),開啟了我的誌願服務生涯,本著為反哺家鄉為社會奉獻和壹顆熾熱的心,現在看來,我真的很高興。因為聯誼會讓我生活不再單調與寂寞,在聯誼會的生活也是很辛苦的,正是這種忙碌而充實讓我感到生命才不虛此行,也讓我假期生活值得回憶。
加入聯誼會後,我認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職責,帶領辦公室的小夥伴認真工作,參與討論活動形式,撰寫年度總策劃,協調各部門、各活動的工作,現場組織2014-2015年度大型公益演出,演出活動吸引了成千上萬的觀眾,觀眾坐滿了盤縣體育館,並成功組織實施***青團盤縣委員會主辦的、聯誼會承辦的“暖冬行動”火車站誌願服務,獲得民眾壹致好評。2014-2015年寒假,參與學校組織活動,在盤縣舊營鄉開展法律等知識宣講,這壹時期的活動,讓我深刻感受到誌願活動的意義,他使我的存在更加有意義,並且讓我更加堅定地認為誌願活動是使壹個人境界提升的最佳途徑。
2014年10月至2016年12月壹直參加《盤州高考指南》編輯部,歷任第壹版編委、版面設計,第二版編委、第三版上冊副主編、第三版下冊主編等職務,在其中大力宣傳活動的意義,並積極征文,參與審稿,排版等工作,這些活動中我們遇到了許多的困難,在稿件嚴重不足的情況下,我們堅持工作,努力向朋友、同學爭取稿件,才使得壹本本獨特的地域化的誌願填報書成型,為盤縣成千三萬的高考學生帶去了不壹樣的誌願填報指導書,獲得了許多學弟學妹的好評。這項活動,塑造了我堅持不懈,努力進取的精神,獨立承擔多項任務的能力,還有極大的提高了自身的抗壓能力,誌願活動就是在不知不覺之中見證了自己的成長,也使自己的人格更加獨立,性格更加豐滿,以悲憫熱情之心善待處在困難之中的人。
2015-2016學年寒假,繼續參與聯誼會寒假活動,擔任全家福下鄉三隊隊長,帶領隊員走遍西鋪村、石家莊村的各居民點,完成了近200幅全家福,並與盤縣土產再生資源開發總公司、盤州供銷電子商務公司壹起向當地貧困戶贈送近壹頓鹽巴、活動得到當地多數民眾的'好評,並得到亦資街道辦事處的大力支持和壹致好評。這次活動使收獲最多,鍛煉了我的溝通協調及組織能力,活動能成功完成,隊內建設十分重要,所以擔任隊長的我,致力於加強隊內溝通,組織各項隊內活動,讓隊員盡快磨合,事實證明,成果顯著,也鍛煉了我的思考能力及細節處理能力,誌願活動不止給被服務者帶去了暖心和支持,同時也能讓服務者快速成長。
在聯誼會期間,組織撰寫聯誼會內部各項管理制度,彌補了聯誼會的制度缺失,使聯誼會的部門活動組織更加井然有序。讓誌願服務效率更高,服務效果更好,身處不同的位置,能成功轉換角色,能很好的為誌願服務貢獻自己的力量。
我的誌願活動不止在盤縣地區,在就讀學校所在地,我也積極參加誌願服務活動,2014年參加了劉黃堡支教團,支教活動持續了壹個學期,與當地孩子結成了深後的友誼,並將自己的知識竭盡全力的教給孩子們;2015年參加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第十壹屆村主任助理,在村裏開展很多活動,包括文藝演出等,2016年3月任夾道村支教隊隊長,帶隊參與為期壹年支教活動,2016年4月,參加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田園使者活動,去參加農事自願服務,自身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並在勞動技能上也收獲很多。學校的誌願服務是在陌生的土地上,需要面對更多的問題,例如語言問題等,我能在自己的努力下成功化解這些困難,把誌願活動順利展開,提升了自己的適應能力以及學習能力。也給他們帶去了溫暖和感動,讓來自於盤縣的暖心跨越了幾千公裏,不是同壹個地方,但是是壹顆同樣的誌願心。
壹個誌願者就是壹把泥土,但我們存在的意義,不是被淹沒。而是與無數把泥土聚集在壹起,成就壹座山峰,壹條山脈,壹片群峰。這樣的山峰,可以改變風的走向,可以決定水的流速。這風,就是社會風氣,這水,就是文明進程。假如沒有社會責任感,人是生理的人,有了社會責任感,人是社會的人,除了接受他人的愛與支持,也用自己的愛支撐別人。在盡責中收獲至高快樂。
走到今天,我的誌願活動還沒有結束,才真正的開始,我將在今後的生活中,繼續參加誌願活動,利於自身所學知識,回饋社會,用誌願活動來充實自己的生命,讓自己更加的立體豐滿。對啊,誌願活動讓我們成為社會的人,社會使我們生存的依托,我們應該為這個社會做些什麽,總得讓自己的生命多壹些深刻的回憶,總得為這個社會貢獻壹點自己的力量,或許壹個人的力量無法讓這個世界帶來本質的變化,但是誌願活動從來都不是壹個人孤軍奮戰,還有千千萬萬的兄弟姐妹和我們壹起,壹起想要把這個世界變化,讓我們壹起在誌願活動中成長。
十佳青年誌願者事跡材料5卯玉瓊,女,大學本科學歷,中***黨員,是鐘山區第十小學壹名普通的教師,同時是六盤水市青聯委員會第六屆教育界別委員,該同誌從大學在校期間就積極參加誌願者服務活動,大學畢業後進入團六盤水市委誌願者工作中心作為見習人員工作參與並組織多次誌願者服務工作,加入鐘山區第十小學以來,仍立誌為家鄉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壹份力量。
壹、牢記宗旨,積極參加誌願活動
2011年,參加學校組織的“第六屆世界合唱節”誌願者服務,長達7天的接待工作,並榮獲學院優秀誌願者。同年,參加2011年六盤水消夏文化節的主會場服務工作,認真努力完成本職工作,為六盤水人民和到會場的嘉賓提供優質服務,並榮獲六盤水市優秀誌願者稱號。2012年進入團市委誌願者中心見習,組織協調師院、職院學生和社會誌願者參加六盤水市內的多次誌願者活動,例如:綠絲帶關愛留守兒童系列活動;進入敬老院、福利院給老人們打掃衛生、包湯圓、幫助孩子們實現他們的中國七彩夢;同六盤水市殘聯為殘疾積極創業朋友們送春聯、打掃衛生等各系列誌願服務活動。2013年參加六盤水市承辦旅發大會的誌願者服務,並榮獲六盤水市承辦旅發大會優秀工作人員。2012年以來被省團委聘為市級關愛留守兒童的聯絡員,幫助留守兒童與資助對象結對。2015年,作為優秀青年加入六盤水市青聯聯合會成為教育界別委員之壹。加入到鐘山區第十小學誌願者服務團隊以後,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支教、親情陪護、市級項目觀摩會等誌願者活動,並在去年過年為留守兒童們送去價值3000元的過年的物資。被評為鐘山區2015年度優秀誌願者,2016年7月參加六盤水市第三屆旅發大會誌願服務,承擔月照分會場及梅花山分會場誌願者統籌工作,被評為六盤水市優秀誌願者。2017年1月參加六盤水市冰雪系列活動誌願者服務活動並統籌會務組工作。
二、思想上熱愛誌願者工作
誌願者工作是壹個長期又枯燥的工作,長期參加誌願者工作的人都知道誌願者很多時候是壹項無名無利又不受人重視的工作,參加誌願者服務的人都是懷抱著壹顆想要為社會做點貢獻,幫助他人在生活中找到自我更加努力去生活的這麽壹群人。該同誌在生活中積極樂觀生活、工作中踏實認真負責,從心底裏喜歡並熱愛誌願者工作,周末或者假期也經常和朋友們為留守兒童送去自己力所能及的幫助,參加團市委組織的各種誌願者服務工作。她總覺得人活著,應該有些社會價值體現,也許通過自己的努力不能改變太多,但只要能改變壹點點,那麽也是有意義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