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史朝代順序時間軸具體如下:
1、古代時間軸
夏:約前2070~1600年(400余年)。商:約前1600~1046年(600年左右)。西周:約前1046~771年(300余年)。東周:前770~256年(400余年)。春秋:前770~476年(300余年)。戰國:前475~221年(200余年)。
秦:前221年~前206年(15年)。漢:前206年~公元220年(400余年)。西漢:前206年~公元25年(包括王莽與更始帝)(200余年)。東漢:25~220(100余年)。三國:220~280(60年,三國時代壹般從184年黃巾之亂算起)。
魏:220~265(45年)。蜀:221~263(42年)。吳:222~280(58年)。晉:265~420(100余年)。西晉:265~317(52年)。東晉:317~420(103年)。
南北朝:420~589年(169年)。南朝:宋(420~479)、齊(479~502)、梁(502~557)、陳(557~589)。
北朝:東魏(534~550)、西魏(535~556)、北魏(386~534)、北齊(550~557)、北周(557~581)。隋:581~618(37年)。唐:618~907(200余年)。
五代:後梁(907~923)、後唐(923~936)、後晉(936~947)、後漢(947~950)、後周(920~960)。十國:前蜀、後蜀、南吳、南唐、吳越、閩國、馬楚、南漢、南平、北漢(902~979)。
宋:北宋:960~1127(100余年)。南宋:1127~1279(100余年)。與宋同時期:遼:907~1125(200余年)。金:1115~1234(100余年)。元:1206~1368。明:200余年。清:1616~1911(200余年)。
2、近現代時間軸
中華民國:1912~1949(37年)。中華人民***和國:1949至今。
時間軸的簡介與意義
1、時間軸的簡介
時間軸的制作主要是運用動畫的形式,把多張圖片故事用時間軌跡串聯。縱觀時間軸就是壹份完整的歷史資料。
記錄著每壹天,甚至更短時間發生的故事;橫貫時間軸,就是“歷史上的今天”,記錄著某壹天不同地方、不同人的各種各樣的事情。時間軸裏集成了多種功能,其中包含:家族樹、百科系統、家庭日誌、家庭相冊等。
2、時間軸的意義
時間軸最大的意義莫過於可以系統、完整的記錄某壹領域的發展足跡和詳細事跡。對個人、家庭、行業、歷史等各個方面都可適用。
而且呈現形式直觀、清晰,加之輔助的家族樹功能,讓人們在瀏覽閱讀的時候娛樂、互動,增加了互聯網的趣味性和體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