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是古人智慧的結晶,隨便讀懂了其中的壹個小故事,就能讓人受益終身。筆者對《資治通鑒》愛不釋手,今天溫習《資治通鑒》,寫了心得體會雜文壹篇,現傳上網絡與諸君分享。
《資治通鑒》記載,竇榮定曾經說:“衛、霍、梁、鄧,若少自貶損,不至覆宗。”
先說壹下“少自貶損”的意思,在我看來,可以理解為“四不盡”,就是:“勢不可使盡,福不可享盡,便宜不可占盡,聰明不可用盡。”
竇榮定出身扶風竇氏,他們家是皇親國戚專業戶。竇榮定是隋文帝楊堅的親姐夫,竇榮定的堂弟竇毅,是北周太祖文皇帝宇文泰的女婿。竇毅的女兒竇氏,是唐高祖的結發妻子太穆順聖皇後。
由於竇毅壹脈人丁不旺,竇榮定壹脈成了太穆皇後娘家的代表人物。竇榮定的兒子竇抗,以國舅的身份,在唐朝擔任宰相和十二衛大將軍。竇抗的兒子竇誕,是李淵的女婿。李世民登基稱帝,任命姐夫竇誕為十二衛大將軍。
竇榮定的後裔竇氏,是唐玄宗的生母大唐昭成順聖皇後。竇氏家族歷經三朝,皆是皇親國戚,富貴綿延數百年。作為皇親國戚專業戶的竇榮定,在《資治通鑒》裏說:“如果衛氏家族和霍氏家族、梁氏家族、鄧氏家族懂得少自貶損,就不會被滅族了。”
竇榮定的話,有沒有道理呢?竇榮定提到了四個外戚家族覆滅的原因,要寫完他們的事跡,就是長篇大論了。自媒體篇幅有限,筆者今天只說壹家。筆者下面就根據《資治通鑒》和《史記》《漢書》的史料,來解讀壹下衛青家族覆滅的原因。
李淵劇照,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衛青家族出身低賤,是不折不扣的人奴之身。衛青的母親衛媼,生下了四個女兒,分別是衛長君、衛孺、衛少兒、衛子夫。衛媼還生了三個兒子,分別是衛青、衛步、衛廣。
衛氏家族的發跡,得益於衛子夫得寵。衛子夫被漢武帝寵愛,被冊封為皇後。衛皇後得勢之後,衛家可謂是雞犬升天。
衛青的發跡,起步階段得益於姐夫的裙帶關系。衛青被漢武帝任命為代理車騎將軍,率領壹萬人馬,襲擊了匈奴人祭天的龍城。
衛青北擊匈奴,建立了曠世奇功。衛青的功勞,是靠真本事打出來的。原因很簡單,漢朝人認衛青為國舅,匈奴人的刀槍可不認衛青為國舅。衛青在以命相搏的戰場上,能取得那麽大的戰功,沒有真本事可不行。
衛青的軍功那麽高,他的外甥霍去病也是不遑多讓。霍去病北擊匈奴,壹直打到貝加爾湖畔。霍去病在狼居胥山舉行祭天封禮,在於姑衍山舉行祭地禪禮。從那以後,封狼居胥就成了大漢男兒開疆拓土的代名詞。
衛青的姐姐衛君孺,又名衛孺。衛君孺在衛子夫發跡之後,嫁給了公孫賀。公孫賀也是北擊匈奴的名將,雖然沒有小舅子衛青那麽厲害,但也因軍功封侯,食邑壹千三百戶。
在李廣難封的年代,公孫賀能封侯,武功之強,由此可見壹斑。衛青死後,公孫賀被漢武帝任命為丞相。公孫賀出將入相,成了衛氏家族的代表人物。
我們不妨來看看衛青死後,衛氏家族在漢武帝壹朝的勢力。皇後衛子夫是衛氏家族內廷代表人物,丞相公孫賀是衛氏家族外朝代表人物。衛青的三個兒子,衛伉、衛登、衛不疑都是侯爵,食邑加起來有兩萬多戶。
霍去病雖然去世了,但是他的弟弟霍光,繼承霍去病在朝中的部分勢力。霍氏家族依然被看作是衛氏家族的姻親枝蔓。
衛青的外甥劉據,是漢武帝的太子。太子的母族如此強大,換妳是漢武帝,妳能放心把江山交給劉據嗎?
劉據壹旦登基,以他的實力很難控制住母族,就會出現外戚專權的情況。劉姓江山,因此改姓衛氏,也是有可能的。
漢武帝面對如此強大的妻族,肯定不會無動於衷。漢武帝利用公孫賀為突破口,逼死了衛子夫和太子劉據,衛氏家族也因此遭了覆宗之災。
如果衛青活著的時候,懂事壹點,來壹場“少自貶損”的把戲,結局會怎麽樣呢?
竇榮定是隋文帝的姐夫,隋文帝把山東兵權交給他。竇榮定馬上就犯罪了,因此被小舅子隋文帝撤職。竇抗出將入相之後,也是犯了錯誤,結果被妹夫李淵貶官。竇誕被小舅子李世民任命為十二衛大將軍,馬上就犯錯誤了。李世民把竇誕罵了壹頓,就把姐夫撤職了。
竇氏家族在關鍵時刻,總是能犯罪,或者犯錯誤,讓當皇帝的親戚抓住把柄,然後降職貶官。
軍功堪比衛青和霍去病的李靖,每次打了勝仗,就會被禦史彈劾。李靖有壹個保命絕招,就是縱容士兵劫掠,然後被禦史言官抓住把柄。禦史壹彈劾,李靖就認錯。李世民本來對李靖賞無可賞,既然李靖認錯了,就不用費盡心機賞他了。
如果衛青和霍去病、公孫賀能懂事壹點,每次打了勝仗,就像李靖壹樣,讓漢武帝抓住把柄,漢武帝就不用給他們那麽多賞賜了。衛家親戚有錯,就得不到那麽多的賞賜,就沒有那麽高的地位和權勢。漢武帝就不用擔心萬歲之後,出現劉據控制不住母族的局面。
如果漢武帝對沒有衛氏外戚專權的擔心,就沒必要處心積慮換太子,也就沒有必要炮制巫蠱之禍,衛氏家族和劉據就不會死了。
若是衛氏家族懂得“四不盡”道理,就不會有覆宗之禍了。我們雖然不是皇親國戚,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也應該懂得“四不盡”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