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在位14年。
同治是清朝第十位、清軍入關後第八位皇帝清穆宗愛新覺羅載淳的年號,***使用十三年。自1862年1月30日開始使用,至1875年1月12日同治帝駕崩為止。
同治帝為慈禧太後葉赫那拉氏和清文宗鹹豐帝之子,在慈禧太後聯合慈安太後和恭親王奕?等人發動辛酉政變以後,慈禧太後采納了大學士周祖培的奏議,廢止原八位顧命大臣擬定的"祺祥"年號,改用大學士周祖培提議的"同治"年號。
"同治",表示兩宮太後臨朝同治之意或者說兩宮太後與眾大臣***理朝政之意(同治也有同於順治之意)。慈禧太後壹聽十分高興,特頒諭旨,以第二年為同治元年,並命停鑄"祺祥"錢,改鑄"同治"錢幣。所以"祺祥"年號歷史上並未真正使用。
同治帝載淳的即位是清朝帝王中最順理成章,最沒有爭議的壹個,鹹豐皇帝***有兩個兒子,載淳是他的長子,次子出生之後未命名就夭折了(同治帝即位後追封為憫郡王),所以載淳成了皇位的唯壹合法繼承人。
鹹豐六年(1856年),載淳在北京紫禁城儲秀宮出生。鹹豐十壹年(1861年),鹹豐帝駕崩後由年僅六歲的載淳繼位,依照鹹豐帝遺詔,由肅順等八位大臣輔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