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四年級上冊《爬山虎的腳》教學設計

四年級上冊《爬山虎的腳》教學設計

 《爬山虎的腳》是冀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的課文。作者葉聖陶。本文章介紹了爬山虎是如何爬墻的。不妨看看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爬山虎的腳》教學設計。

  壹、教材分析:

 《爬山虎的腳》是小學語文第七冊裏的壹篇觀察描寫植物的精讀課文。作者是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教育家葉聖陶。葉聖陶在本篇課文中用細致簡潔的文筆分別介紹了爬山虎葉子和腳的形狀特點以及它是怎樣用“腳”爬墻的,來引導學生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要註意留心細致地觀察身邊的事物。本篇課文是安排在本冊中的第二單元組中,其目的是在讀懂,理解字、詞、句、段的基礎上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繼續學習和進壹步鞏固怎樣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的知識點、學習作者觀察事物的方法,培養學生們觀察事物的能力,具有留心身邊事物的習慣。

  二、教學目標:

 1、能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爬山虎的特點。

 2、 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和表達方法,培養細致、有序的觀察習慣。

 3、學習生字、詞語,積累好詞好句,背誦2~3自然段。

  三、教學重難點:

 了解作者是怎樣用生動準確的語言描寫出爬山虎葉子和腳的特點,通過對本課詞句的理解,進壹步來了解爬山虎腳的特點是本課的重點。爬山虎是怎樣向上爬的,這是課文的理解難點。

  四、教具準備:

 1、爬山虎實物展示。

 2、學生準備水彩筆及白紙壹張。

 3、多媒體課件:幻燈片八張。

  五、教學過程:

  壹、談話導入:

 1、 出示實物,妳在哪兒見過?爬山虎是壹種植物,壹般的植物都是怎麽組成的?(由根、莖、葉組成,可爬山虎還有腳,覺得奇怪嗎?)

 學了這篇課文妳就會明白爬山虎的腳究竟是怎麽樣的。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著名作家葉聖陶爺爺寫的《爬山虎的腳》。齊讀課題。

 2、介紹作者(課件出示 )

 葉聖陶,原名葉紹鈞,江蘇蘇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他創作了我國第壹部童話集《稻草人》,我國現代文學史世上第壹部長篇小說《倪煥之》。

  二、初讀檢查:

 1、請大家自由讀讀課文,註意要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

 2、找壹找課文中那幾個自然段寫的是爬山虎的腳,剩下的自然段寫的是爬山虎的什麽?

  檢查交流:

 1、開火車讀,齊讀詞語。(課件)

 嫩綠 舒服 均勻 重疊 空隙 漾起 拂過

 葉柄 蝸牛 緊貼 蛟龍 枯萎 逐漸 牢固

 隨機理解“葉柄”、“重疊”

 2、課文中哪幾個自然段寫的是爬山虎的腳?(3——5寫的是爬山虎的腳)

 剩下的自然段寫的是爬山虎的什麽呢?(剩下的自然段寫的是爬山虎的'生長的位置和葉子。)

 3、小結:作者按順序先寫 再寫 最後寫

  三、學習第壹自然段:

 1、自由讀第壹自然段。

 思考: 作者在哪兒看到了爬山虎?

 這兩處地方有什麽***同點?(都在墻上)

 2、教師小結: 作者這樣寫是以這兩處的爬山虎生長的情況,告訴我們爬山虎長在什麽地方。 其實爬山虎還可以長在巖石上。

 3、齊讀第壹自然段,思考:這兩句話除了告訴我們爬山虎長在什麽地方外,妳還能從句中看出爬山虎的什麽特點?

 從“滿是”,“壹大片”看出爬山虎長得很茂盛。

 4、再讀第壹自然段。

  四、講讀第二段:

 1、自由讀第二自然段,把妳最喜歡的句子劃出來。

 2、小組交流,說說妳為什麽喜歡這個句子。

 3、品味語言。隨機理解:新鮮、舒服、均勻、拂過、漾起等詞語。

 新鮮指爬山虎的葉子綠得醒目,葉子生長旺盛,充滿生機。

 舒服指看上去會讓人覺得賞心悅目。當妳心情煩躁的時候,看壹看爬山虎,會覺得所有的煩惱都拋到了九霄雲外;當妳悲傷的時候,看著它心情會舒暢。當妳疲憊的時候看到它會覺得神清氣爽。

 壹墻的葉子漾起波紋,好看得很。閉上眼睛,想象壹下風吹時爬山虎葉子的美。做壹做拂過、漾起的動作,妳能讀好這句話嗎?這句話寫出了爬山虎的動態美。我們壹般描寫植物只會寫植物的靜態,而葉聖陶爺爺把爬山虎的動態也寫得惟妙惟肖,值得我們借鑒。

 區別“蕩起”與“漾起”的含義。

 5、指名朗讀,要求讀出對爬山虎葉子的贊美之情。

 6、練習填空。

 那些葉子綠得那麽( ),看著非常( )。葉尖( )朝下,在墻上鋪得那麽( ),沒有( )起來的,也不留( )。壹陣風( ),壹墻的葉子就( ),好看得很。

 7.作者為什麽把葉子寫的這麽美呢?(認真觀察)所以我們要學習作者認真仔細地觀察事物的方法,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爬山虎的葉子之所以生機勃勃地鋪滿墻,這跟它的腳有密切的聯系,爬山虎的腳又是什麽樣的呢?

  五、學習第三自然段:

 1、默讀;用~~劃出爬山虎腳的句子,這幾句話分別講了什麽?

 2、出示課件,讀相關句子。

 交流討論:生長位置在 莖上長葉柄的地方的反面。

 腳的樣子:枝狀的——指六七根細絲構成的樣子,像蝸牛的觸角——指每根細絲的樣子。

 腳的顏色——嫩紅的。

 3、指名在已畫好的爬山虎莖上添畫葉子和腳,要求學生在幾種彩色粉筆中,選擇正確顏色畫腳。

 以課文的語言為根據,對照學生在黑板上畫的爬山虎的腳,評議。

 4、再次出示實物,讓學生觀察爬山虎的腳,如此細小的腳作者卻描寫得那麽細膩,這都是因為作者在仔細的觀察課文哪個詞語突出了這壹點?(註意)?

 指導寫作方法。我們不了解爬山虎的腳,但是看見過蝸牛的觸角,即使沒有看見過蝸牛的觸角,妳也能想象得出龍的爪子,所以說采用比喻的寫法能讓我們對描寫的事物了解得更加具體、形象。那麽爬山虎的腳有什麽作用呢?它究竟是怎樣壹步壹步往上爬的呢?我們下節課再來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