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明清兩個朝代的皇帝在二月初二勞動
相傳,二月二是我國古代的勞動節。據西晉皇甫謐創作的《帝王世紀》記載:伏羲氏時期,每年農歷二月二“禦駕親耕”。?
自唐代開始,二月二被正式定為“耕事節”或“勞農節”,皇帝率百官象征性地參加勞動,農民在農具上綁以紅綢布表示喜慶。到了明清時,每逢二月二,皇帝都會親手扶犁耙耕田,大臣壹手提著竹籃壹手撒種,皇後和宮女挑籃來送飯。?
“二月初二龍擡頭,天子耕地臣趕牛。正宮娘娘來送飯,當朝大臣把種丟。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豐登太平秋。”這首膾炙人口的打油詩,反映的便是明清兩個朝代的皇帝,在二月初二勞動的場景。
二、陶淵明對農田勞動生活的體驗
陶淵明在《歸園田居》中寫道:南山下田野裏種植豆子,結果是草茂盛豆苗疏稀。清晨下田鏟除雜草,暮色披月光扛鋤回家。陶淵明細膩生動地描寫了自己對農田勞動生活的體驗,和對田園勞作之樂愜意、舒適的享受。
擴展資料
名人愛勞動的故事:
克洛克的家境並不富裕,下課的時候在壹家快餐店打工。起初老板安排他專門擦桌子,他毫無幹勁兒,當天就溜回了家。?
克洛克向父親訴苦:“我的理想是做老板,不是擦桌子。”父親沒有反駁他,而是叫他先把自家的餐桌擦幹凈。克洛克拿來毛巾,在桌子上隨意擦了壹遍,然後看著父親,等他驗收。
父親拿來壹塊嶄新的白毛巾,在桌面上輕輕擦拭了壹下,潔白的毛巾立即臟了,分外刺眼。父親指著桌子說:“孩子,擦桌子是很簡單的活兒。可是妳連桌子都擦不幹凈,還能做好什麽,憑什麽做老板?”克洛克羞愧難當。?
克洛克回到了快餐店,他謹記父親的教誨,每次擦桌子都要準備5條毛巾,依次擦s遍,而且每次都順著同壹個方向擦,為的是不讓毛巾重復汙染桌面。最終,克洛克得到老板賞識留了下來,並接管了那家快餐店,做了老板。10年後,他創立了自己的品牌麥當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