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審計質量評估通常包括以下方面:
1.策略和計劃評估:
評估內部審計部門的戰略和計劃是否能夠為組織實現目標,並確認審計資源的分配是否合理。
2.業務風險評估:
評估內部審計部門是否能正確定義和評估組織的關鍵風險,並將其反映在審計計劃中。
3.審計執行評估:
評估內部審計部門的審計工作是否符合審計標準,是否采取了適當的方法和技術,並確定審計結論是否準確、全面和可靠。
4.溝通和報告評估:
評估內部審計部門溝通和報告審計結果的方式和有效性,並確認報告的及時性、準確性和可靠性。
5.資源管理評估:
評估內部審計部門所需資金、人員和其他資源的管理和使用是否有效,以及內部審計部門是否實現績效目標。
6.持續改進評估:
評估內部審計部門持續改進的過程和方法,並確定內部審計部門采取的行動是否能夠改進內部審計質量。
這些評估可以幫助內部審計部門識別並改進審計工作的質量,並確保內部審計工作與組織實現目標的需要相壹致。
內部審計質量評估是保證組織在管理層面上有效運作的關鍵要素之壹。它可以幫助內部審計部門識別和糾正存在的問題,從而提高審核程序的效率和效益。評估審計工作可以清楚地了解內部審計部門是否遵守審計標準,是否在各個階段中廣泛使用行業最佳實踐。如果需要,在某些情況下可能還需要外部審計人員的參與。
此外,評估還可以幫助內部審計部門明確專業發展路徑、職業價值和技能培訓計劃,從而更好地支持業務目標和整個組織的戰略計劃。
對於內部審計部門來說,內部審計質量評估不僅是大力推進內部審計工作的機會,更是檢驗自身工作成果、提升自身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因此,許多企業都將其納入到內部稽核制度中進行定期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