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度相對指標是兩個性質不同但又有密切聯系的總量指標的對比,用以反映現象的強度、密度和普遍程度的綜合指標。其表現形式多為有名數,但當分子、分母為同壹計量單位時,也可用百分數或千分數表示,如商品流通費用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等。
例如我國土地面積為960萬平方公裏,第五次人口普查人口總數為129533萬人,則人均占地面積=土地面積總量/人口總量=960/129533=0.007411(平方公裏/人),又如以鐵路(公路)長度與土地面積對比,可以得出鐵路(公路)密度。這些強度相對指標都是用來反映現象的密集程度或普遍程度。
強度相對指標的運用
利用強度相對數來說明社會經濟現象的強弱程度時,廣泛采用人均產量指標來反映壹個國家的經濟實力。例如,按全國人口數計算的人均鋼產量、人均糧食產量等,這種強度相對指標的數值越大,表示壹個國家的經濟發展程度越高,經濟實力越強。
由於強度相對數是兩個性質不同但有聯系的總量指標數值之比,所以在多數情況下,是由分子與分母原有單位組成的復合單位表示的,如人口密度用人/平方公裏,人均鋼產量用噸/人等等。但有少數的強度相對指標因其分子與分母的計量單位相同,可以用千分數或百分數表示其指標數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