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普及於漢代,漢代是中國南北各地的經濟文化交流融合時期,各地文化上的交流使節俗融合傳播。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中秋節團圓賞月作文(十篇),僅供參考,喜歡可以收藏與分享喲!
中秋節團圓賞月作文篇1
適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見壹輪圓月,但不是我們常說的壹輪皎潔的圓月,天空中有層層清雲,如煙似霧,彌蒙在月光下。月暈恰恰是這圓月與清雲的紅娘,牽於二者之間,淡淡的點上壹圈,既不喧賓奪主,又有萬般嬌態。
有人說,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圓月如西子之明眸。這似明眸的圓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實為不妥,諺語有“八月十五雲遮月”之說。雲生月隱,神秘、迷離。此中秋圓月雖不及西子之善睞明眸,卻獨具情調。
我願隨月在雲中漫步,聽她講古老的傳說;也願站在靜處悄悄凝望。不過,這壹切都化為柔和的月光灑在我身上。這才是真實的接觸,是老朋友的祝福。許多人願意在屋中歡飲度過這中秋之夜,而我卻更喜歡在寧謐的夜晚,在高高的陽臺或戶外傾聽月的歌聲,感受“月中清露點朝夜”。
我曾讀過唐人曹松的《中秋對月》中“直到天頭無盡處,不曾私照壹人家”的詩句,也曾看過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的絕對,還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這些難得的佳作中曹松的詩抒發的是不平,《峨眉山月歌》抒發對故友的思念,朱先生的文章抒發哀愁。
他們均寫月,寫月的無私公平普照大地,寫月的淡淡月光給人的安慰,縱然其中並非都是中秋圓月。月亮從古至今都是思念、溫柔、恬靜的象征。尤其是中秋圓月,多少詩人睹物生情,寫下傳世之作;又有多少離別之人的惆悵。而我卻沒有這樣的哀愁,我記起臺灣的地震,它牽動著我也牽動著億萬炎黃赤子的心,壹片片溫暖跨海傳情。
中秋的月好象也正為此感人之舉默默流淚。她,繁忙的信差,祖國人民的安慰由她傳達。那麽,原來思念、溫柔、美好、恬靜的象征中,更應添上壹筆關愛和幫助,使無助的人看到她就想到希望,想到明天的美好。這月光雖不及太陽熾熱的光芒,但卻更能喚起聯想——在困難之時,定有人伸出無私的手,給妳幫助和溫暖。這聯想不是對世俗的乞求,而是我們這生活在地球上的壹類年輕生命的本性——人性。大海納百川,這中秋圓月仿佛是平靜的大海吸收這每個人的思索,在她的溫柔恬靜中,思索的波濤也在緩緩地釋放,化成雲霧環繞其周。這是意境,註入新象征的意境。
願這意境蕩滌我陳舊的思想,沖刷掉世間的不平。或許妳對這圓月還有些古老的思索,朋友,請開啟妳思維的閘門,暢想明天,暢想屬於自己的“心月”吧。
中秋節團圓賞月作文篇2
今天是中秋節,晚上的時候,我們壹家六口人在陽臺上賞月。這時,爸爸端來壹盤剛洗好的葡萄,媽媽端來壹盤香蕉,而我從客廳裏拿來了幾塊月餅。今天的雲很多,月亮壹會兒從雲朵裏探出頭來,壹會兒又躲進了雲朵裏,好像小孩子玩躲貓貓壹樣。
我看著看著,就問奶奶:“月亮上的黑洞是什麽?”奶奶就說:“月亮上的黑洞是玉兔和嫦娥在桂花樹下的影子。”奶奶說著說著就講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在奶奶的故事中,我知道了嫦娥是後羿不在的時候吃下仙丹,而且當時是晚上,就這樣嫦娥就上月宮。後來奶奶又講了講她們小時候是怎樣過中秋節的,我又知道了奶奶小時候是在院子裏賞月的。
今天我非常高興,因為我知道了嫦娥奔月這個故事了。
中秋節團圓賞月作文篇3
今天是中秋節。我們壹家人在陽臺上賞月,今天雲很多,月亮壹會兒從雲層裏露出圓圓的臉蛋,壹會兒又躲回去了,就像壹個害羞的小姑娘。
爸爸拿來各種糖果,媽媽拿出了各種水果,我拿出了最重要的——月餅,我問媽媽:“媽媽,為什麽中秋節這壹天要吃月餅呀?”
媽媽說:“吃月餅象征著團團圓圓呀!”
媽媽說著,我就拿起壹塊月餅吃起來,這時,月亮又露出來了,我仔細壹看,月亮上有黑黑的小點點,我問爸爸:“為什麽月亮上會出現小黑點?”
爸爸說:“因為月亮上有被隕石撞出來的大洞,這些洞就是妳看見的小黑洞。”奶奶說:“不對,是桂花樹底下還站著嫦娥和玉兔呢!”就這樣我們壹家說說笑笑,壹直玩到了半夜。
中秋節團圓賞月作文篇4
八月十五,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節日之壹—中秋節。
那天,人們吃月餅,賞月,有的地方還有花燈,十分熱鬧稱這天為中秋節的原因是:八月為秋季的第二個月,古時稱為仲秋,因處於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個,民間稱為中秋。
中秋前夕,親朋好友都以月餅為禮互相贈送,因為月餅象征團圓。月餅的款式也是琳瑯滿目:有鳳梨味的、紅棗的、香橙的,還有我最喜歡的冰皮月餅……中秋那天,人們買來除了月餅外的各式各樣的東西,大部分都是吃的。傍晚,壹家人吃著團圓飯,望著即將要黑的天空,都盼望月亮早點兒出來。晚上,月亮出來了,像個大圓盤似的。這時壹家人把桌椅、茶具都搬到陽臺上,各種月餅也都壹齊拿了出來。
大家望著皎潔的月亮,想起了在外地不能回家的親人;有的人在月光下舉杯相慶,寄托了美好的願望;煙花冉冉升起,在夜空中綻放!中秋節是我們合家歡樂的日子,是我們思念親人的日子,更是我們不可磨滅的日子。
每年的中秋節,必不可少的兩樣東西,就是吃月餅和賞中秋的月亮。而每壹年的這兩樣活動,也是我家,必不可少的活動。
還記得,當時的我,不懂中秋的月餅習俗,是來自那裏,我的爸爸就曾翻閱古書,為我講解過:中秋節吃月餅是從唐朝傳下來的,那時候的月餅都是白色的,形狀不只有圓形,還有象三角形、花型、餃子樣的,到明朝的時候都變成圓形的了,象征著月亮,還有團圓。
今年的中秋節晚上,我們照例是壹家人圍坐在餐桌上吃月餅,爸爸把每個月餅都切成六份,壹人壹份。月餅的餡兒很稀罕,都有貝殼味兒、美國藍莓味兒、咖啡味兒、芝士味兒……我覺得芝士味兒的最好吃。
吃完月餅,我下樓看月亮,月亮很圓、很亮,旁邊還有壹顆星星也很亮,爸爸告訴我那就是木星,今年這次是47年來它最靠近地球的壹次。我還和月亮、木星照了照片。
我看著月亮,不斷的回味著月餅的味道,覺得實在是太好吃了。等壹下我還要去吃。
中秋節團圓賞月作文篇5
“爸爸,我們去賞月吧。老師讓我們中秋節晚上要賞月。”我抱著爸爸的大肚皮說。
“小傻瓜,外面下著雨呢。”爸爸摸著我的頭說。
“那我們打著雨傘去吧。”我認真地說。
天黑黑的,伸手不見五指。小雨“沙沙沙”地下著。我和爸爸打著雨傘站在雨地裏,看著天。
“爸爸,為什麽中秋節的月亮是最圓的?”
“因為中秋節是個團圓的日子。”
“那四川災區的孤兒也能過上團圓的中秋節嗎?”
爸爸沒有立刻回答我的問題,而是思考了壹會兒,才說:“祖國是個大家庭,全國的小朋友都會過上壹個團圓的中秋節。”
爸爸說的真好!雖然今晚我沒有看見月亮,但我相信,全國的小朋友都會過上壹個幸福、甜蜜、團團圓圓的中秋節。
中秋節團圓賞月作文篇6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當壹輪白玉盤似的明月高高掛在天空中時,就意味著壹年壹度的中秋節來臨了。
中秋是快樂的、甜蜜的、溫馨的。每逢中秋節,我們家都要全體總動員,壹起來做月餅,享受中秋的快樂。今年當然也不例外。
妳瞧!我們已經忙活起來了。爸爸正在廚房裏弄月餅餡,“咚咚咚”,壹會兒是剁肉的聲音,“吱吱吱”,壹會兒又是榨汁機旋轉的聲音。我和媽媽則負責弄好面皮。我們找出電子稱,把面粉和豬油按比例稱好配成油皮和油酥,然後揉成壹團,再分別搟成面皮。當我們完成面皮的時候,只聞到壹陣香味傳來,原來爸爸的月餅餡也制作好了。哇!品種真豐富啊!有鮮肉的,豆沙的,核桃花生芝麻粉的,還有水果味的,看來今天口福不淺啊。
這時,爺爺奶奶也回來了。“爺爺、奶奶,快來包月餅。”我高喊著。“來了,來了!”奶奶和爺爺笑呵呵地加入了我們。我們每人負責包壹種餡,每個人包的居然還都不壹樣。爺爺做的是扁扁的,媽媽做的有點兒尖,奶奶的月餅最漂亮,而且擺放得井然有序,而我的呢,搓得圓圓的,還連在壹起。爺爺大笑著說:“哎呀,哪來的月餅葫蘆呀!”這話把我們逗得開懷大笑。咦?爸爸在幹什麽呀?只見他中間做了個大大的月餅,邊上放著壹圈小月餅。我好奇地問:“為什麽不多做幾個大的呢?”爸爸說:“妳看天上是幾個大月亮呢?”我看看天空,恍然大悟:“啊!原來最大的像征月亮,而小的象征星星呀!”“眾星捧月!”我興奮地高喊起來。“哈哈哈,丫頭真聰明!”大家大笑著,傳出了壹室的快樂和幸福。
月到中秋分外圓,香香的月餅,滿滿的快樂,濃濃的情。這樣的中秋節我很快樂,妳呢?
中秋節團圓賞月作文篇7
中秋,是壹個很特別的節日,不象六壹只是屬於兒童的歡樂,也不象國慶那麽重大,這是壹個溫馨、團圓的日子。
在我眼裏,中秋這個節日,是最最溫馨的,別人壹提到中秋,我腦海裏就會顯示出壹幅畫面,壹家人和和美美的坐在香氣撲鼻的桂花樹下,品嘗著甜甜的月餅,談談心事,聊聊趣事,再賞賞月,是多麽溫馨呀!
身在異鄉的人,不管回家的路途多麽艱辛、遙遠,在中秋這天也壹心壹意想著往回趕,即使有些人實在回不了家,也會在這天和家人通通電視,來個視頻,互訴壹下思念之情。在這裏,我想起了唐代詩人李白的壹首詩《靜夜思》
靜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這首詩是用來寄托身在異鄉的人們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今天我們壹家來到好婆家吃中秋團圓飯,媽媽拿來了兩盒月餅,壹箱蘋果,兩個大大的哈密瓜,吃過了外婆精心準備的美味佳肴後,我們來到外婆家的庭院乘涼。外婆給我準備了香甜的月餅和新鮮的`水果,壹家人說說笑笑,我和妹妹象兩只小饞貓,迫不及待地拿了個月餅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長輩們更是露出了久違的笑容,賞著那象白玉盤的月亮。
是的,在我眼裏,中秋就是溫馨的,壹家人和和美美的坐在壹起品著月餅,賞著月亮,桂花的的香氣和濃濃的愛意匯聚成了壹股幸福的味道彌溫在我們的四周。
中秋節團圓賞月作文篇8
這幾天來,真高興,想吃就吃—我愛吃的月餅;在學校又得知,晚上21時09分是賞月最佳時間,且這種機會要等九年後才有。我懷著興奮的心情,早早地趕回家,早早地完成作業,為賞月做準備。
21點,我們壹家準時來到草地,泡上壹壺茶,擺上月餅,擡頭望月。只見壹輪圓圓的月亮掛在天上,周圍沒有壹絲的雲彩,連星星都特別的少,好像羞於同月亮比美;又如壹塊銀盤倒嵌在巨大的碧玉之下,射出清清的光,讓我們看得更清更爽,仿佛吳剛正在廣寒宮前揮斧砍樹嗎。
這塊草地在城郊,只有我們壹家,很清靜,偶爾從遠方傳來小小的鞭炮聲,閃過點點焰火的余光。今晚的月光也特別的亮,連遠處的人都可認清,近處的東西自不在話下。靜靜地坐在草地上,以前看過的有關賞月的知識,不知不覺中從我腦裏流過:
中秋祭月,始於古代,《禮記》中就有“秋暮夕月”,盛於唐代,《東京夢華錄》有“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此時已從單純的祭月變為更廣泛的賞月,到了明清更是普及,幾乎家家都要舉行。古人祭月,即祭拜月神,祈求月神的保佑,祈求來年的豐收,後來人們因為月圓、餅圓(祭物),又賦予團圓之意,慶祝壹家人團團圓圓;現在人們已不註重原始含意,主要為慶祝家人的幸福團聚,為此不遠趕回家歡度中秋節。
中秋賞月,從遠古開始,代代相傳,盛行不衰,從帝王之家走向平民百姓,從漢族祭月普及到少數民族的拜月,如今隨著華人已落戶世界各地。隨著中秋賞月的普及,還產生了各種各樣的傳說,最著名的就有: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等。
在這全世界華人舉餅邀月之期,我祝世界人民團團圓圓,祝偉大的祖國團團圓圓!
中秋節團圓賞月作文篇9
“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佳節本應該是全家團聚的日子,但今年我們全家選擇了去旅行。
今天,我到了諾爾蓋大草原,那裏的風景壹碧千裏而並不茫茫。天是那樣的蔚藍,偶爾有幾朵白雲飄過,有的像湖裏的水怪,有的像壹條蛟龍戲珠,有的像張牙舞爪的獅獸,還有的像壹個個威武的騎士他們整裝待發……
我們狂奔在草原上,兩旁的草原時而深綠,時而金黃,時而像火壹樣紅,不知是誰點綴著誰。這般景象讓我大開眼界,讓人不得不贊美大自然,這位神奇的畫家,畫出了讓人心曠神怡的美景,讓我贊嘆不已。那些小山丘上有許多小黑點,當妳仔細看時妳會發現那些小黑點原來是當地牧民們的耗牛,他們在悠閑地吃著草。
當地牧民非常好客。在我們走入粘房時,他們熱情的拿出酥油茶。我們品味著粘粑,吃著香味四益的人參果和他們自制的酸奶,喝著香甜的酥油茶,看著他們熱忱的笑容。我很慚愧地想著,雖然他們的生活是那樣的艱苦,條件那麽惡劣但他們的笑容卻是那樣的燦爛,祥和,而我還有什麽理由不好好學習呢?
告別了熱情的牧民我們壹路向著西北方向前行,在路上我們看見了壹只只禿鷲盤旋在藍藍的天空中,它們是那樣地自由和歡快。
天漸漸黑了下來。看!月亮像個淘氣的娃娃從山的後面蹦了出來,又像壹個害羞的姑娘靜靜地走出房間。皎皓的月亮掛在夜空妳能清楚地看到它上面凹凸不平的表面,仿佛是漂亮的嫦娥和潔白的玉兔。天越來越黑,月亮越升越高。我們借著月光在草原上壹邊賞月壹邊吃著香甜可口的月餅。月亮是那樣的明亮,月光是那樣的柔和。在歡聲笑語中我度過了壹個與往年不壹樣的中秋。
中秋節團圓賞月作文篇10
今天是中秋節,我和媽咪還有阿公、阿婆……壹家人去吃團圓飯。壹路上只見拎著大包小袋月餅的行人,喜氣洋洋,他們壹定和我們壹樣,回家吃團圓飯看月亮的吧!
說到月亮,我就會想起小時候,阿婆給我講嫦娥奔月的故事,據說嫦娥偷吃了後羿的仙藥,飛到了月亮上。阿婆還說,如果妳是壹個好孩子,月圓的時候,準能看到月亮上的桂樹、玉免還有吳剛,太奇妙了,我多麽想見到這美麗的壹切啊!可是無論我怎樣乖,在月圓的時候老是遇到陰天,就是中秋節也如此,哎,怎麽回事呢?
現在我上學了,知道了這壹切都是神話。月亮上只有巨石嶙峋的荒原和遠處聳立的高山。不過隨著科學的進步,人類已經開始了對月球的探索。如今中國航天飛船已經七次登上了月球,給我們帶來了許多關於月球上的信息。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月球壹定能成為人類的另壹個家園。
公太家的晚宴開始了,大家歡快地舉起了酒杯。來自憄陽的三舅爺提議說:“地震發生之後,千千萬萬的誌願者們和援建人員來到成都默默地付出,謝謝他們!”是的,老師對我說過,要學會感恩,感恩的謝意要大聲說出來。我也舉起了酒杯(裏面裝的豆奶),說:“為誌願者幹杯!”
回家的路上,月亮仍然害羞地躲在厚厚的雲層裏。可是夜空中升起了許許多多的孔明燈,壹閃壹閃,越升越高,那裏面滿盛著人們的快樂、希望、感謝。
在茫茫的夜空中,孔明燈發出柔美的光環,顯得特別美麗。在這個團圓祥和的中秋佳節,孔明燈就是我們的中秋之月,它為所有人而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