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假如沒有灰塵》語文教學反思

《假如沒有灰塵》語文教學反思

 作為壹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壹,通過教學反思能很快的發現自己的講課缺點,那麽教學反思應該怎麽寫才合適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假如沒有灰塵》語文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假如沒有灰塵》語文教學反思 篇1

 《假如沒有灰塵》是壹篇略讀課文,文章思路清晰,層次分明,說明有序,淺顯易懂。作者運用了列數字、作比較等說明方法。清晰而又生動地說明了灰塵與人類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揭示了壹個深刻的哲理: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只有正確地認識它們,才能趨利避害,造福人類。

 在教學過程中,我積極響應學校提倡的“先學後教”的教學新模式,以學生自學為主,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空間,讓學生自己活動,從而發現知識、獲取知識,重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適時點撥引導。為此,在導入課題時,先板書灰塵二字,讓學生說說灰塵有哪些危害?然後讓學生大膽設想壹下,假如沒有灰塵,人類和自然界將會是怎樣?接著讓學生初讀課文,將自己的想法與課文的內容相印證,看看有哪些異同,引起學生思想上的震撼。檢查字詞,重點理解:“時時勤拂拭,勿使染塵埃”這壹諺語,讓體會到原來灰塵在人們心中的危害是那麽的大。再接著,讓學生默讀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出灰塵的特點和作用,請學生用壹段話回答課文第2自然段的設問:“假如自然界真的沒有灰塵,我們將面臨怎樣的情形呢?”最後,還引導學生想:從灰塵的危害和作用中,妳能悟出什麽道理?這讓學生懂得:灰塵太多確實會汙染環境,但適量的灰塵存在,對大自然和人類都有好處。讓學生深刻地理解到: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我們應該正確地看待事物。

 領悟說明文的表達方法,是本課教學的重點。因此,在學生理清線索、理解內容之後,我引導學生運用在精讀課上學到的閱讀方法自讀自悟。圍繞“作者是怎樣說明灰塵的特點和作用的”這壹問題熟讀精思、討論交流。並啟發學生註意作者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並認真體會這些說明方法的作用。

 在讓學生懂得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灰塵太多確實會汙染環境,但適量的灰塵存在,對大自然和人類都有好處。我讓學生說說生活中還有哪些事物具有兩面性,學生舉了好多例子,如人類生活離不開水,但洪水泛濫,會給人們生命財產造成威脅;廢品壹方面可以回收利用,節約資源,但如果利用不恰當又汙染了環境等等。

 本課總體教學感覺仍存在許多不足之處,比如教案處理不夠到位,深知領悟本文的說明方法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可是在教學過程中,方向把握有失偏頗。有些教學完全可以在學生預習之時完成的,卻在課堂上重復,浪費了學生寶貴的學習時間等。這些都是在今後教學上應該多加註意和改進的。

《假如沒有灰塵》語文教學反思 篇2

 《假如沒有灰塵》這篇說明文語言準確、生動,知識性、趣味性很強。作者運用了假設、列數字、對比等說明方法,清楚明白而又生動形象地說明了灰塵與人類的重要關系。

 新課程理念指出:教學過程是學生的過程,教師必須充分發揮好教師的主導作用,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空間,讓學生自己活動,從而發現知識,獲得知識,讓語文課堂充滿活力,真正讓教師的“講壇”變成學生的“學壇”。略讀課文的教學更應遵循這壹原則。在教學《假如沒胡灰塵》壹課中,我註意做到以下幾點:

 1、放手讓學生去“讀”:語文教學就要創設壹種想讀就讀,會讀就讀的場面,讓學生在“讀”中去感悟、體驗。在課堂上我花了許多時間讓學生去“讀”,讀懂讀透。因此,為後邊的交流打下了基礎。

 2、放手讓學生去“問”:教學過程中,許多學生能主動去提問題,通過提問,通過思考,不僅讓學生更主動地去學習,更帶動了其他學生去思考、提問。

 3、放手讓學生去“講”:通過“讀”和“問”,學生有了自己的認識,我讓學生放開膽,主動表達自己的認識和見解。通過這樣的交流,學生有了充分表達自己見解的機會。

 4、放手讓學生去“評”:教學過程中,我鼓勵學生參與評點、爭論,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而且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實現。

 5、放手讓學生去“練”:課後練筆很重要,我讓學生結合課文內容與相關的資料進行練筆——以第壹人稱寫寫灰塵。不僅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還有助於學生個性的張揚。

 教學過程其實也是壹個不斷學習的過程,我們要學會放手,放手讓學生去做,雖然本課教學過程還有很多遺憾,但是也帶給我許多啟發,使我在以後的教學中能夠繼續前進。

《假如沒有灰塵》語文教學反思 篇3

 《假如沒有灰塵》是壹篇略讀課文,也是壹篇語言準確、生動,知識性、趣味性很強的說明文。全文***6個自然段,層次分明,調理清晰地說明了灰塵與人類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揭示了壹個深刻的哲理: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只有正確地認識它們,才能趨利避害,造福人類。

 在教學過程中,我以學生自學為主,重在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並進行適當的點撥引導。具體表現在:

 壹、在活動中,激發學生搜索整理資料的能力。學生代表采訪同學:從妳的預習作業中,妳知道灰塵是怎樣的嗎?灰塵是怎樣耀武揚威的?妳對灰塵的態度怎樣?古往今來,人們對待灰塵的態度怎樣,書上是用哪句話來表述的?從而讓學生自己發現知識,獲得知識,讓語文課堂充滿活力。

 二、圍繞第二自然段“假如自然界真的沒有灰塵,我們將面臨怎樣的情形呢?”的問題通讀全文,在文中找出答案,並在答案中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及說明文知識的滲透。從灰塵對人類的危害及灰塵的作用中學生明白了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只有正確地認識它們,才能趨利避害,造福人類。如首先從4—6自然段找出***同點,在品讀課文中體會到這三個自然段在結構上有壹個***同特點,都是先介紹灰塵的特點,然後再具體說明灰塵的作用,結尾都運用“假如沒有灰塵”這樣的句式,對其重要作用加以強調和總結。接著讓學生查找這些文段中所使用的說明方法和表達方式。最後通過灰塵的危害和作用明理。

 三、加強了說明方法的判斷運用及答題技巧的訓練。PPT出示習題壹:妳能說出這些句子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嗎?習題二:比較下列句子,說說哪個表達效果更好,並說明理由。習題三,體味用詞的準確性。還特意通過“假如沒有灰塵”和“有了灰塵,”交替出現填空強化了灰塵的特點和作用,加強了審題能力的訓練。

 四、挖掘文本,讀寫結合。試寫假如沒有……(如假如沒有電,假如沒有公***汽車……)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寫出事物的兩面性。

 教學過程其實也是壹個不斷學習的過程,所謂教學相長,在以後的略讀課文教學中我可以試著放手,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