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復習重點知識。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先生認為,學習數學有兩個過程,壹個是書由薄到厚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由不知到多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知識逐漸積累,認識逐步深化的過程。僅有這個過程是不夠的,還必須有第二個過程,就是書由厚到薄的過程。所謂書由厚到薄,就是建立知識之間的縱橫聯系,使知識系統化、條理化、網絡化,便於儲存,便於記憶,便於提取,便於應用,而課後復習就是書由厚到薄的重要途徑。
(2)切磋琢磨。耗散結構理論認為,壹個遠離平衡態的耗散結構,要從低級狀態進入高級狀態,要從無序走向有序,必須對外開放,必須頻繁地與環境進行物質、能量和住處的交流。任何社會組織,任何個人都是遠離平衡態的耗散結構因為社會組織的進化、人類的進化還遠沒有完成。學生更是遠離平衡態的耗散結構,因為他們是正在成長中的人。因此,作為壹個高中生,要想取得好的學習成績,必須經常保持和老師、同學的交流,特別是在復習階段。因為這個階段的問題積累下來,將直接影響考試成績。
(3)多做練習。數學學習的目的之壹就是形成壹定的技能,如思維的技能、解題的技能、運算的技能等。技能是運用已有的知識和反復練習的基礎上形成的自動化活動方式。技能的這壹定義中有三個要點:即掌握知識是形成技能的前提,反復練習是形成技能的基礎,活動自動化是形成技能的標誌。因此,練習在技能的形成過程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復習階段,做壹些練習是十分必要的。在練習時要註意控制難題,把練習的重點放在重要和關鍵的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