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為什麽要進行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設計 進行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設計首先是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促進學生“主動發展”,這裏的“發展”是指以良好品德形成為核心的社會性發展;其次是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三、怎樣進行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設計
壹份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設計包括四個部分,第壹部分是教材分析,第二部分是學情分析,第三部分是教學目標制定,最後部分是教學過程及說明.四個環節解決兩大問題:壹,發展什麽,就是教學目標的制定,這是教學設計首先要解決的問題;二,怎樣發展,通過教學過程及說明來解決.下面我以六(下)《只有壹個地球》壹課的教學設計來具體體現以下三點.只有壹個地球 教材分析:當今世界人類面臨的***同問題是人口增長、環境惡化、資源匱乏,他們嚴重影響著人類的生存質量.因此,我們必須正視這些問題,讓小學生從小就了解人與自然、人與人和諧***處的重要性,保護好***同生活的空間——地球.因為,我們只有壹個地球.通過搜集和調查,讓學生了解資源汙染給生產生活帶來的嚴重危害,了解森林的重要性,懂得節約資源,保護資源.初步培養學生的生態環境意識,樹立可持續發展意識.教學課時:第壹課時教學目標:1.了解水汙染和森林資源驟減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的嚴重危害,體會“人類只有壹個地球的含義”.2.關心生活中的環境問題,能為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獻計獻策.3.增強生態環境意識,學會做壹些力所能及的節約資源的生活小事.教學重難點:重點:了解水汙染和森林資源驟減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的嚴重危害,樹立節約資源的環保觀念.難點:培增強生態環境意識,學會做壹些力所能及的節約資源的生活小事.教學過程預設:活動壹:感受地球是我們美麗的家園1.引出地球2.了解地球:妳都了解了地球媽媽的哪些呀?3.感受美麗:(1)學生說(2)看課件:美麗的地球、美麗的家園(3)說感受4.小結活動二:了解生活中存在的環境汙染,資源的浪費現象1.師:是啊,正如同學們所說的,我們的地球是如此的生機勃勃,多姿多彩,可是並非所有的人都能讓我們的地球媽媽感到欣慰,她也有暗暗傷心、難過的時候……(出示哭泣的地球)2.是什麽讓我們的地球媽媽落淚了呢?3.學生說(環境汙染,資源驟減等情況),教師著重引導讓學生了解森林的重要性4.師小結:活動三、了解破壞環境,浪費資源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危害1、師:課前老師請同學們做了壹回小調查員,用妳自己的方式去發現由於破壞環境,浪費資源帶來的種種危害,下面把妳了解到的情況在小組裏交流壹下,好嗎?好了同學們,咱們先交流到這兒,好嗎?誰願意先來匯報壹下妳的發現?(學生匯報自己的調查)2、教師著重引導學生明白水資源的有限,人類的生活離不開這些有限的資源.3、小結:活動四:設計節能宣傳語 環保好辦法1.節能措施,環保好辦法2.設計宣傳語,宣傳節約資源,保護環境.4.總結:教學設計說明:1.巧用媒體,激發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小學生對知識產生渴求的起點,萌發創新欲望的基礎.多媒體教學的直觀性,生動性能激發孩子無盡的想象力和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因此,精心設計了多媒體課件,優美的如詩如畫的課件讓學生折服於地球的美,吸引學生的眼球,同時又為這麽美的地球正遭受著破壞埋下伏筆.2.註重調查,拉近生活距離《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是在各種活動中通過自身與外界的相作用來實現的.因此,我們要努力讓學生與真實的社會生活接觸,在生活中學習道德.而品德課前的調查,能為品德課的教學提供第壹手素材,同時也拉近了品德教育與社會生活的距離.因而,課前,我先讓學生圍繞課程內容,走進社會中去做實實在在的調查,去體驗地球資源的有限.3.註重活動體驗,形成道德習慣“活動,體驗”是《品德與社會》課重要的教學策略.在課中,我盡量通過創設情境,開展活動,引導學生體驗、感悟地球資源的有限,現在還正遭受著破壞.由此,引發了學生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行動.“資源真的緊缺嗎?浪費資源真的那麽可怕嗎?”也許孩子會有這樣的疑問.因為我們孩子的生活很幸福.於是,讓學生通過搜集壹些數據,圖片,實例,旨在讓孩子感受到在生活中,確實有人,有城市已經因破壞環境,浪費資源而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嚴重的危害.從而產生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意識和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