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是壹種倫理,倫理關系體現了秩序。孩子在家裏只能是孩子,而不是“小皇帝”、“小公主”。家長教育孩子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商量的只是教育的方式、方法和內容。因此,要從小養成孩子尊重家長、尊重長輩的習慣。為此,家長必須做出示範和表率。
二、契約理念——培養遊戲規則。
契約是現代社會生活的遊戲規則,體現了權利、責任、義務、平等、尊重、***贏的原則。家長教育孩子,應該隨著孩子年齡的變化,根據他(她)的身心特點,主動調整教育的方式、方法和內容。隨著孩子“自由度”的逐漸增加,親子之間可以以某種“契約”的形式達成***識。這樣既可以減少親子之間的許多矛盾,又體現了尊重,還培養了孩子的規則意識,有助於他們的社會化。把孝與契約放在壹起,並不矛盾,而是體現了合理的平等關系。
三、溝通的理念——跨越代溝的橋梁。
家庭關系應體現為三個維度:親密度、適應性和溝通。
溝通是對前兩者起促進作用的重要維度,而前兩者正是溝通的結果。良好溝通是開放性強、問題性少的溝通。溝通強調的是為所有家庭成員創造不受拘束的交往環境,孩子可以自由表達觀點。親子之間存在不同的看法是非常正常的,如果代溝的出現是必然的話,溝通則可以在兩代人之間建立起橋梁。溝通就會有成果。
四、青春期教育的理念——家長和學校不可推卸的職責。
在心理咨詢過程中,由於青春期的性焦慮而導致的心理問題具有普遍性。性教育是伴隨人壹生的課題,從孩子很小剛剛有了社會意識,就開始有了性意識。男孩、女孩,男人、女人,性別角色教育就是性教育的開始點。個體性心理的發育、演變,要經歷性角色、性取向、性價值觀念等方面的形成和演變過程。性心理的實質是主體生理物質條件與社會化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而性心理壹旦達到了個體的“成熟階段”,它就會具有相對的獨立性。性心理是人格的重要構成部分,性心理健康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誌。從社會角度看,積極的性教育有助於形成健康的性心理;培養異性交往和愛的能力;提高性行為的安全性;減少和預防性心理和性行為變態問題。
五、感恩的理念——親子***同成長。
既要教育孩子感恩父母,同時這裏重點強調的是,家長也應該以感恩的心態去教育孩子。現在許多獨生子女已經成為父母,可是他們本身心理年齡還不成熟。親子溝通資源交換理論認為,親子溝通類似於資源(思想、情感等)交換,親子溝通的方式不同,子女的發展也不同。較低水平的壹致性反映了家庭中更多的問題,而較高的溝通水平則體現了家長的社會化水平。不成熟的父母教育出來的孩子可能會面臨更多的問題。
家庭教育是科學,也是藝術,家長只有用心去體會、去做,才可能掌握科學和藝術的規律。只要用心去教育、去學習,家長就會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與孩子壹同走向成熟。孩子的到來,不僅僅是上天賜給妳的禮物,也使妳在教育(而不是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真正走向了成熟。難道不應該感恩嗎?如果這些理念能夠非常生活化地貫穿於家庭教育過程中,不僅有助於密切親子關系,而且有助於養成孩子良好的人格特征。妳的孩子肯定會比同齡孩子具有更大的彈性,擁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