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滴石穿:宋朝時期,張乖崖在崇陽縣擔任縣令。當時,崇陽縣社會風氣很差,他決心好好整治這股歪風。有壹天,他在衙門周圍巡視,看到壹個管理縣行錢庫的小吏慌慌張張地從府庫中走出來,張乖崖喝住小吏。結果,在他的頭巾裏搜到壹枚銅錢。於是他把小吏押回大堂審訊,小吏不承認另外偷過錢,張乖崖便下令拷打。小吏不服,憤怒的說道:“我就偷了壹枚銅錢,有什麽大不了的,妳竟這樣拷打我?妳也只能打我罷了,”張乖崖大怒,他拿起筆,宣判說:“壹日壹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最後將小吏斬首示眾。
2、望梅止渴:曹操帶兵出征途中找不到有水的地方?,士兵們都很口渴。於是曹操叫手下傳話給士兵們說:前面就有壹大片梅林?,結了許多梅子?,又甜又酸,可以用來解渴。士兵們聽
後,由於條件反射,嘴裏都流口水,—時也就不渴了。他們憑借著想吃梅子的願望,得以到達前方有水源的地方。
3、對牛彈琴:戰國時代,有壹個叫公明儀的音樂家,七弦琴彈得非常好,很多人都喜歡聽他彈琴。公明儀還喜歡帶琴到郊外彈奏。有壹天,他來到郊外,看到壹頭黃牛正在草地上低頭吃草。公明儀壹時興致來了,就給這頭牛彈起了最高雅的樂曲《清角之操》來。老黃牛在那裏仍然壹個勁地低頭吃草。公明儀心想是曲子太高雅了,於是彈彈小曲。老黃牛仍然毫無反應,繼續悠閑地吃草。公明儀彈奏最拿手的曲子。但老黃牛偶爾甩甩尾巴,最後,老黃牛慢悠悠地走了。人們對他說:"妳不要生氣了!不是妳彈的曲子不好聽,是妳彈的曲子不對牛的耳朵啊!"最後,公明儀也只好嘆口氣,抱琴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