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寫諸葛亮的作文

寫諸葛亮的作文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徐州瑯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文學家、書法家、發明家。下面是我整理的寫諸葛亮的精選作文,希望對妳有所幫助!

篇壹:關於諸葛亮的作文

諸葛亮,妳真了不起!不說妳通曉天文地理,善解人意,單說妳的高招妙計,就讓人佩服的五體投地。

妳與吳國大將周瑜立下生死軍令狀,三天造好十萬支箭。所有人都擔心妳,可妳卻從容不迫:找魯肅,借船只,紮草人,做好心理準備;觀天象,尋日期,向曹軍借箭。十萬支箭哪,三天時間做完,現代化的機器都很難辦到,更何況是在工具落後的年代,還有故意要為難妳的周瑜?可古代的妳,卻懂得了多向思維—不能造,可以借!所以才有了大霧籠罩的長江上驕傲的喊聲:“謝謝曹丞相。”妳的神機妙算,為後人留下了膾炙人口的故事—草船借箭。

司馬懿來攻打城門,妳手下缺兵,妳卻將城門故意大開,讓幾個士兵假扮成老百姓灑掃城門,而妳卻羽扇綸巾,坐在城門上微笑彈琴。多疑的司馬懿誤認為有埋伏,不敢攻城,只好帶兵撤退。這壹招“空城計”妳使的好瀟灑啊!

妳病了,臨終前,知道魏軍會趁蜀軍將帥空虛時來攻擊,就讓人給妳做了個鐵像。魏軍果然來了,司馬懿見妳活生生地坐在輪椅裏慌忙撤退。

這壹計又壹計,難道不是妳智慧的外觀?諸葛亮啊,我真佩服妳,妳是真的了不起。

篇二:我看諸葛亮

說到三國英雄,有人會說是霸氣十足的曹操,有人會說是興建漢室大業的劉備,但在我眼中,諸葛亮更稱得上是壹位三國英雄。

諸葛亮出身鄙野,生活簡樸,不求任何利祿。但是出身平凡的他卻有著不平凡的智慧。雖說是劉備的三顧茅廬使得諸葛亮得以有嶄露頭角的壹席之地。但是,如果沒有劉備,這匹銳氣十足的千裏馬也會憑靠著他不可抵擋的光芒與速度得到展示他的不平凡的舞臺。

“草船借箭”中的諸葛亮令我佩服得五體投地。周瑜讓諸葛亮造十萬支箭,十萬支箭數量之多,可諸葛亮卻說能在3天之內完成,這不免令人費解。壹二天裏毫無造箭的動靜使得大家為諸葛亮捏了壹把汗。在第三天裏,諸葛亮巧借二十條草船“借”來了曹軍射來的箭的聰明計策,讓人們不禁大大[佩服諸葛亮的足智多謀。另外,三氣周瑜、七擒孟獲、空城計無不淋漓盡致地展示出這位老臣子的膽識過人與無窮的睿智。

諸葛亮,正是憑借著這般不平凡的才氣,成為了《三國演義》中的'風流人物,成為了無數人眼中,心目中的三國英雄!

篇三:諸葛亮來到現代

壹天,壹座小屋子裏傳來了壹聲驚叫,是誰發出的呢?是諸葛亮。

讀到這裏,妳可能會問:諸葛亮怎麽會到現代來呢?告訴妳吧,其實他是乘坐了我發明的時空傳送機才來到這裏的。

當他走下時空傳送機的時候,就不由得贊嘆道:“哇,這裏是何方?這麽豪華。”“妳好。”我突然從他背後跳出來,把他嚇了壹大跳。“妳,妳又是何人,是不是我方敵人裏的將軍?穿的衣服如此之好。”我說:“別大驚小怪的,現在是2040年,妳沒見過的東西還多著呢!我又接著說:“妳還不熟悉這裏的地形,等我壹下,我去把地圖拿給妳看。”過了壹會兒後,我拿著地圖,把它遞給了諸葛亮。不愧是諸葛亮,才幾分鐘就記住了,比我記得還熟悉。了解完地形後。他就要去打工了,我問:“妳有什麽特長?”諸葛亮自豪地回答:“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無所不能。”我說:“那妳去氣象臺工作吧!”於是,諸葛亮去了氣象臺,他只用了壹天的時間就知道了壹年裏每天的天氣,真是厲害!看來這個工作很適合他。

從此以後,諸葛亮就住在了我家。

篇四:我的偶像諸葛亮

在三國裏,我最佩服的人就是諸葛亮,因為他非常聰明。

諸葛亮是個天文學家,在草船借箭的故事裏,諸葛亮知道哪天刮什麽風,哪天下雨,要是諸葛亮回到現在,他早就成氣象局的局長了,這樣就不需要天氣衛星了。

諸葛亮是個心理學家。在空城計的故事裏,諸葛亮能摸透司馬懿的心思,也能控制住自已的情緒。在城樓上悠閑的彈琴,壹點也不慌亂。真是佩服呀!

在七擒孟獲的故事中,諸葛亮抓了孟獲七次。前六次孟獲都不服氣,第七次才誠心認輸,我也佩服呀!

諸葛亮活著時氣死了小心眼的大英雄周瑜,周瑜臨死前說:既生瑜,何生亮!諸葛亮死後又嚇跑了司馬懿。諸葛亮死前讓人們在山頭上立起自己的雕像,司馬懿看了以為諸葛亮沒死,趕緊帶著軍隊逃走了。知道真相後感嘆自已真是不如諸葛亮啊!

劉備三顧茅廬才把諸葛亮請下山,諸葛亮還不想找工作呢,就被劉備請下山了。看來,只要自已有本事,好工作就會自動來找妳。

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壹個諸葛亮,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不愧是我的偶像呀!

篇五:諸葛亮的魅力

他,足智多謀,神機妙算;他,上知天文,下曉地理,善識人心;他,心藏孫子兵法,懷揣三十六計。他是誰?他就是三國時期與龐統***稱臥龍鳳雛的蜀國大丞相,為蜀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諸葛亮!

草船借箭火燒赤壁,三氣周瑜空城之計,這壹謀連著壹謀,壹計接著壹計,正所謂“計無虛發,謀無不中”,連周瑜也只能甘拜下風,自嘆不如,怎麽能不令人感到敬佩至極?

草船借箭之時,他利用漫天大霧與曹操的多疑成功取得十萬支箭,令周瑜自嘆不如;火燒赤壁之時,他建起七星塔借東風,讓大火在曹營中瘋狂肆虐,將曹超比上華容道;曹進華容之時,他又三埋伏兵,打得曹操無路可退,只得殊死拼搏,終因關公記恩,才逃此劫;三氣周瑜之時,他見周瑜身中毒箭,不得受氣,用計將周瑜氣得連連吐血,倒地身亡;空城壹計之時,司馬懿帶大軍攻城,他卻將城門大開,坐在城樓上焚香彈琴,讓魏軍以為有埋伏,撤軍回朝;七擒孟獲之時,他用計連連七擒南蠻王孟獲,擒了又縱,縱了又擒,讓孟獲心服口服……

諸葛亮,妳是蜀國必不可少的壹份子,妳為蜀國的鞠躬盡瘁千百年來我們都看在眼裏。蜀國若是缺了妳,歷史將會有怎樣翻天覆地的變化……

篇六:與諸葛亮有約

每個人都有自己內心崇拜的偉人,我也不例外。而這是去年夏天的事了,我與諸葛亮的邂逅,發生在壹個風和日麗的下午……。

那時我在閱讀有關諸葛亮的書籍,裏面寫著壹些有關諸葛亮的生平,劇情高潮叠起,而最讓感興趣的戰役是──赤壁之戰,讓我慢慢沈浸在書中。故事是在敘述,曹操打算南伐西蜀,由於曹操有十萬大軍,諸葛亮得知後,了解唯有和東吳合作,才有機會打敗曹操。所以諸葛亮運用他的機智,知道曹操的士兵不熟悉水路,而打算火攻船隊,然而曹操艦隊在東方,而那時偏偏是吹西風,諸葛亮便向天借東風。到了那壹天,果然突然刮起了東風,周瑜下令,萬枝火箭齊發,海面上頓時呈壹片火海,曹操也因此大敗,棄船跳海而逃了。

這個故事讓我了解到諸葛亮的智慧,其後又幫劉備立下了不少汗馬功勞。所以每個成功的人,其背後壹定有壹個得力助手,這說明了識人要唯才,就能成就壹番事業。諸葛亮他不但會分析敵人的個性,還會擬定周詳的作戰策略,其過人的機智與謀略可能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故有些事不能只用蠻力來解決,要以智取來取勝。

篇七:論諸葛亮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當我讀完《三國演義》的最後壹頁時,我不禁掩面嘆息,嘆世事之多變,也嘆諸葛亮“出師未捷身先死”。

或許有人會問,諸葛亮是不是英雄?曹操在煮酒論英雄時曾對劉備說過:“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曹耳!”可能當時曹操還不知道諸葛亮的盛名,但是諸葛亮未出茅廬便知天下三分,在劉備三顧他於草廬之中後,改變了他“茍全性命於亂世”的命運,他也以《隆中對》來報答劉備。

而南陽諸葛亮,上知天文,下曉地理。曾燒夏侯淳於博望坡,借東南風於七星臺;困陸遜於石陣中,七擒孟獲於不毛;更以空城計退司馬懿十五萬大軍,憑木偶嚇仲達。可稱為英雄也。

但他擇劉備而為其謀也,不圖後事而擁劉禪,以經天緯地之才事無恥之君,實在是太不明智之舉,所謂“智者千慮,必有壹失”。最終在北伐魏國時卒於五丈原。所以諸葛亮又非英雄也!

諸葛亮到底是不是英雄呢?請君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