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兒童中醫保健知識內容

兒童中醫保健知識內容

兒童中醫保健知識內容

兒童中醫保健知識內容,我們都知道每壹個孩子成長發育非常快速,但是也容易出現身體免疫力下降,這樣對孩子們的身體健康和成長都是非常不利的。下面給大家分享兒童中醫保健知識內容。

兒童中醫保健知識內容1

壹、0—3歲兒童日常保健

(壹)飲食調養

1.嬰幼兒脾胃功能較薄弱,食物宜細、軟、爛、碎,營養均衡。

2.養成良好飲食習慣,避免偏食、縱兒所好,乳食無度。

(二)起居調攝

1.嬰兒衣著要寬松,不可緊束而妨礙氣血流通,影響骨骼發育。嬰幼兒衣者應寒溫適宜,避免過暖。

2.嬰幼兒要有足夠的睡眠,註意逐步形成夜間以睡眠為主、白天以活動為主的作息習慣。

3.經常帶孩子到戶外活動,多曬太陽,增強體質,增加對疾病的抵抗力。

二、4—6歲兒童日常保健

(壹)飲食調養

1.食物品種應多樣化,以谷類為主食,同時進食牛奶、魚、肉、蛋、豆制品、蔬菜、水果等多種食物,註意葷素搭配。

2.要培養小兒良好的飲食習慣,進餐按時,相對定量,不多吃零食,不挑食,不偏食。培養獨立進餐的能力。

(二)起居調攝

1.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包括作息規律,定時排便。

2.根據氣溫變化,及時增減衣服。遵循古訓“四時欲得小兒安,常要壹分饑與寒。”

(三)運動保健

1.保證每天有壹定時間的戶外活動,接受日光照射,呼吸新鮮空氣。

2.加強鍛煉,適當運動,如跳繩、拍球等。

兒童中醫保健知識內容2

(壹)飲食調養

1、 養成良好的哺乳習慣,盡量延長夜間餵奶的間隔時間。

2、養成良好飲食習慣,避免偏食,節制零食,按時進食,提倡“三分饑”,防止乳食無度。

3、食物宜細、軟、爛、碎,而且應品種多樣。

4、 嚴格控制冷飲,寒涼食物要適度。

(二)起居調攝

1、 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逐步養成夜間睡眠、白天活動的作息習慣。

2、 養成良好的小便習慣,適時把尿;培養每日定時大便的習慣。

3、 衣著要寬松,不可緊束而妨礙氣血流通,影響骨骼生長發育。

4、 春季註意保暖,正確理解“春捂”;夏季納涼要適度,避免直吹電風扇,空調溫度不宜過低;秋季避免保暖過度,提倡“三分寒”,正確理解“秋凍”;冬季室內不宜過度密閉保暖,應適當通風,保持空氣新鮮。

5、 經常到戶外活動,多見風日,以增強體質。

(三)推拿方法

1、 摩腹

(1)位置:腹部。

(2)操作:操作者用手掌掌面或示指、中指、環指的指面附著於小兒腹部,以腕關節連同前臂反復做環形有節律的移動,每次1~3分鐘。

(3)功效:具有改善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的作用。

我們都知道大人在平時生活中很多藥物及時產生副作用,對身體的傷害不會特別大,但是很多小孩由於各部分器官發育不完全,就會造成非常大的傷害,所以我壹定要特別的註意,上面就是對兒童中醫保健的方法的介紹,希望很多人能多掌握壹些這樣的常識,這樣才能對寶寶更好照顧。

兒童中醫保健知識內容3

春意融融,室外活動

入春之後,天氣由寒轉溫,大地開始解凍,草木逐漸萌發新芽,明媚的春光照在身上格外溫暖,綠地的負氧離子也在增加。而且經過了壹冬的閉藏,人體的氣血也隨著春天的到來開始萌動、流通,孩子的新陳代謝和生長發育也活躍起來,這時候增加室外活動,帶孩子到室外曬太陽,呼吸新鮮空氣,正好可以促進氣血的運行,舒展筋骨,促進生長。暖融融的陽光照在身上,還能幫助孩子更好地獲得維生素D,攝取鈣和磷,讓骨骼長得結實,對增強免疫能力也有好處。

春寒料峭,莫忘春捂

早春氣候多變,冷暖莫測,晝夜溫差大。春寒雖然不像寒冬臘月那樣寒冷,但由於春天機體氣血流通,汗孔張開,皮膚不像冬天那麽緊致,對外界病邪的防禦能力相對降低了,如果冬裝脫下太快,遇到倒春寒反而更容易引起不適。而且入春後,外界的病菌、病毒也滋生、活躍起來,流感、手足口病、腮腺炎、流腦、水痘、麻疹、風疹等疾病的春季發病率都比較高,所以不要讓孩子太快脫下冬裝,衣服要隨著外界冷熱的變化及時增減。

寒從腳下起,腳的保暖很重要,這時穿衣要註意下厚上薄。頭是陽經會合之處,陽氣旺盛,除了囟門未閉的小寶寶需註意頭部保暖外,大點的孩子就不用再捂著厚帽子了,頭可以涼些,以便祛散內火。

春氣升發,芽菜春餅

入春之時,陽氣初升,萬物隨陽而生,但力有不足。傳統習俗認為,芽苗類的食物最具有升發之性,入其時節吃這些食物,有助於陽氣勃發,生機旺盛,加強升發的力量。民間有立春吃春餅、春卷的習俗,就是這個道理。所以,早春時節可適當選擇壹些芽苗類的蔬菜給孩子吃,如豆芽、香椿芽、薺菜、春筍等。此外,古人還有“造五辛盤、以五香沐浴”的習俗,我們也可以效仿,給孩子佩帶壹個小香囊,嗅嗅花香之氣,或者用白芷、桃枝皮、青木香等煮水給孩子洗澡,既可以養生,又可以增加生活情趣。

春風和煦,調暢情緒

中醫認為,肝臟氣機舒暢與人的情緒好壞關系非常密切。肝臟對應的是春季,也需要升發。如果情緒抑郁、煩惱會傷及肝。

人的心情變化就好像天氣壹樣,春風和煦、微風輕拂時,情緒也開朗、舒暢;如果心情不好,就像狂風大作的天氣那樣,會吵鬧,會抑郁。春天人的情緒容易興奮,起伏較大。孩子的.臟腑稚嫩,調控能力不足,情緒波動會更厲害。知道了這壹特點,我們更要多包容孩子,盡量幫助他穩定情緒,消除不安,多給他壹些關註、愛撫,而不要過多地挑逗孩子,以免把他惹惱了。遇到孩子哭鬧時,不必責備他、懲罰他,妳的不冷靜會令孩子更加不安。

春暖花開,慎防過敏

春天生機盎然,百花爭艷,春風拂動,這壹切美好的景象,卻也帶來了壹定的副作用——春天空氣中花粉、粉塵的含量會明顯升高。再加上剛剛換季,人體的調節還沒有完全適應,外出活動又增多,所以春季是容易引發過敏的季節。有些比較敏感的孩子,遇到花粉、灰塵、冷風或刺激氣味,就會出現打噴嚏、流鼻涕、喘粗氣、拉肚子、皮膚上起小紅疹或紅斑等過敏反應。如果孩子對粉塵敏感,要註意遠離致敏的粉塵或刺激物,外出時可以戴上口罩,減少皮膚的祼露。另外,通過改善體質,大多數孩子都能降低敏感性,減少嚴重過敏病癥的發生。在日常生活中,讓孩子養成早睡早起,合理膳食,積極鍛煉身體,身體的免疫力提高了,過敏的機會也會隨之降低。

春幹風燥,潤膚喝水

水是人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孩子越小,體內的含水量就越大,所需要不斷地補充水分。

但春季風幹物燥,北方地區尤其嚴重,而此時陽氣萌動,代謝活也開躍,孩子又愛動,壹刻也閑不住,這些都會消耗大量的水分,但他們又不會自己找水喝,所以容易出現口唇幹裂、皮膚幹燥的情況,這個時節的補水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每次給孩子洗臉、洗澡後,都要及時給他塗抹柔和的潤膚霜,特別是臉頰、手背、腳踝等常暴露的部位。還要讓孩子經常喝白開水,並適當增加新鮮的蔬菜、水果的攝入量。不過,高甜度、高濃度的飲料或果汁不要喝太多。

春色滿園,遠眺明目

中醫認為“肝開竅於目”,在春天肝氣旺盛的時候,做些有益明目 的 事 情 可 以 事 半 功 倍 。 天 暖 和了,要經常帶孩子到戶外,看看遠處的花草、樹木,還可以帶著孩子到 郊 外,看看綠色田野,如畫山水,壹起放放風箏,這不僅能調節視力,放松身心,更能享受壹家人在壹起的溫馨親子時刻。春天給孩子適當吃些動物肝,既可以補肝,對眼睛的發育也有好處。要引導孩子從小養成好的用眼習慣,不要讓他花太多的時間看電視、玩電腦和手機遊戲,炫目的動態畫面雖然很漂亮,對孩子的吸引力也大,但很容易讓孩子的眼睛疲勞。而戶外柔和的靜態美景則可以讓眼睛休息壹下,讓人們放松情緒,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