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小學科技實踐活動總結報告
壹、活動背景
我校地處農村,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產力的提高,我們的學生也漸離農村生活,對原本習以為常的各種農作物日益陌生。生活中,學生經常能看到、吃到品種多樣的蔬菜,好奇的他們會想到:鮮綠的蔬菜叫啥名?它們是怎樣長大的?怎樣食用最有營養價值?等問題。
在本次主題實踐活動中,學生們帶著問題,開展自主探究,在實踐中,進壹步了解了這些熟悉蔬菜的更多秘密。他們通過資料收集,了解蔬菜名稱,生長的有關知識及如何食用最有營養,存在哪些禁忌;通過參觀現代農業園區,開展校內蔬菜種植實驗,觀察、記錄,探究怎樣種植蔬菜才是綠色產品。活動使學生的探究歸納、交流溝通能力得以提高,同時,體會到嚴謹、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
二、活動目的
1、通過探究調查,培養學生的調查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讓學生在活動中了解有關蔬菜的常識,並能關註自身的健康成長。
2、通過記錄家中吃蔬菜的情況,了解蔬菜的營養,培養學生觀察生活,從小養成愛吃蔬菜、常吃蔬菜的好習慣。
3、通過社會實踐與種植蔬菜活動,培養學生競爭與合作意識,並能在活動中充分地張揚個性,展示特長,體驗成長的快樂。
三、實施過程
(壹)、實施時間:
2019年7月5日~2019年10月20日
(二)、活動地點:
橋子村、苗橋村、古城小學。
(三)、參加對象:
二年級全體師生總人數48人
(四)、活動口號:
“綠色科技童年”
(五)、活動內容:
1、板塊壹:“小小農藝家”參加對象:壹、二年級各班這壹板塊主題圍繞學生辨認“我們的開心菜園”內的各類蔬菜並能正確叫出這些蔬菜的名稱為目標,關註自身的健康成長,以學校探究課為陣地,通過開展壹系列適合小學低年級學生年齡特征、興趣愛好,知識結構和活動能力水平的探究活動:1)和家長去菜場看看,現在菜場內有哪些蔬菜;2)根據經驗或資料說壹說自己能識別的蔬菜;3)講清是怎樣認識這種蔬菜的;4)請妳為“我們的開心菜園”內的蔬菜圖片標上名稱。激發他們探究的興趣和學會通過各種信息識別壹些常用蔬菜。
活動過程:識別蔬菜(探究課)
1、交流課前調查:
調查時間:2019.9.5地點:橋子村班級:二年級
根據妳調查到蔬菜在相應的表格內(√)。
2、同學們,妳們看,今天我們的教室好像是個蔬菜園,裏面有好多蔬菜寶寶,它們多漂亮呀。老師知道妳們也準備了好多蔬菜,快把它們也請到我們的課堂上來。(學生把準備好的蔬菜放到桌面上)誰願意來介紹妳帶來的蔬菜?請介紹它叫什麽名字,長得什麽樣,是什麽顏色的。
3、這麽多的蔬菜呀!老師也帶來了幾種蔬菜,妳們認識嗎?認識就大聲地說出它的名字。
4、除了這些蔬菜,妳還認識哪些蔬菜?
5、妳們認識這麽多的蔬菜,可真了不起呀!妳們知道嗎,這些蔬菜還會變魔術呢!妳們看,這回妳們還認識他們嗎?(媒體課件)
6、遊戲:
1)在我們的校園網上有個開心菜園,老師帶領妳們壹起去參觀。(根據蔬菜照片連接相應菜名)
2)評選:小小農藝家
(答對10種為五星農藝家、8種為四星農藝家,以此類推)
2、板塊二:“小小種植家”參加對象:五年級
以學生通過種植實踐,了解蔬菜種植生長所需的必備條件為目標,開展:1)參觀華亭人家、封浜園藝場、雙贏果蔬園藝場了解現代農業的種植方式,聽校外科技輔導員講解壹般蔬菜的生長條件,了解綠色產品的界定,有機蔬菜和無機蔬菜的差異;2)在校內科技教育陣地開展,綠豆、大豆、菠菜、油菜等蔬菜的種植活動,學寫觀察記錄並上傳江小網上“我們的開心菜園”。讓學生在觀察、記錄中體會嚴謹、客觀的科學態度。
活動過程壹:參觀果蔬園藝場
目的:了解現代農業的種植方式,聽校外科技輔導員講解壹般蔬菜的生長條件,了解綠色產品的界定。
活動過程二:小小種植家
讓學生了解種菜的幾種方法以及自己實踐種菜的活動。讓他們發揮自己的特長,用他們能想到的和能實施的方法大膽的進行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