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鑿壁偷光
漢朝匡衡勤奮好學,但家中沒有蠟燭照明。鄰家有燈燭,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墻壁鑿了壹個洞引來鄰家的光亮,讓光亮照在書上來讀。
同鄉有個大戶人家叫文不識的,是個有錢的人,家中有很多書。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報酬。主人感到很奇怪,問他為什麽這樣,他說:“我希望能得到妳家的書,通讀壹遍。”
主人聽了,深為感嘆,就把書借給他讀。於是匡衡成了有學問的人。
2、懸梁
東漢時,有壹個叫孫敬的年輕人,孜孜不倦勤奮好學,閉門從早讀到晚也很少休息,有時到了三更半夜的時候很容易打瞌睡,為了不因此而影響學習,孫敬想出壹個辦法。
他找來壹根繩子,壹頭綁在自己的頭發上,另壹頭綁在房子的房梁上,這樣讀書疲勞打瞌睡的時候只要頭壹低,繩子牽住頭發扯痛頭皮,他就會因疼痛而清醒起來再繼續讀書。最終,孫敬成為當時有名的太學生。
3、刺股
戰國時期,有壹個人名叫蘇秦,是位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輕時,由於學問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 都不受重視。回家後,家人對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這對他的刺激很大。
所以,他下定決心,發奮讀書。 他常常讀書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只想睡覺。他也想出了壹個方法,準備壹把錐子,壹打瞌睡, 就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壹下。
這樣,猛然間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來,再堅持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