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送紅軍》歌曲原唱是朱正本。
朱正本(1928-2012年4月28日),安徽鳳臺人,作曲家。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朱正本與張士燮聯手創作的歌曲《十送紅軍》傳唱大江南北。
1961年,《革命歷史歌曲表演唱》首次公演,《十送紅軍》是該劇中反映江西老百姓送別紅軍北上抗日場景的歌曲。朱正本和張士燮壹起到江西采風,以江西采茶戲《長歌》的曲調為基調,創作出了《十送紅軍》。
1979年,朱正本為歌劇《憶娘》作曲。《憶娘》是壹部反映歸國華僑命運的歌劇,這部歌劇被國務院文化部授予創作壹等獎。
《十送紅軍》歌詞如下:
壹送(裏格)紅軍(介支個)下了山,秋風(裏格)細雨(介支個)纏綿綿。
山上(裏格)野鹿聲聲哀號,樹樹(裏格)梧桐葉呀葉落完。
問壹聲親人紅軍啊,幾時(裏格)人馬(介支個)再回山。
三送(裏格)紅軍(介支個)到拿山,山上(裏格)包谷(介支個)金燦燦。
包谷種子(介支個)紅軍種,包谷棒棒咱們窮人搬。
緊緊拉住紅軍手紅軍啊,撒下的種子(介支個)紅了天。
五送(裏格)紅軍(介支個)過了坡,鴻雁(裏格)陣陣(介支個)空中過。
鴻雁(裏格)能夠捎書信,鴻雁(裏格)飛到天涯海角。
千言萬語囑咐紅軍啊,捎信(裏格)多把(介支個)革命說。
七送(裏格)紅軍(介支個)五鬥江,江上(裏格)船兒(介支個)穿梭忙。
千軍萬馬(介支個)江畔站,十萬百姓淚汪汪。
恩情似海不能忘紅軍啊,革命成功(介支個)早歸鄉。
九送紅軍上大道,鑼兒無聲鼓不敲鼓不敲。
雙雙(裏格)拉著長繭的手,心像(裏格)黃連臉在笑。
血肉之情怎能忘紅軍啊,盼望(裏格)早日(介支個)傳捷報。
十送(裏格)紅軍(介支個)望月亭,望月(裏格)亭上(介支個)搭高臺。
臺高(裏格)十丈白玉柱,雕龍(裏格)畫鳳放呀放光彩。
朝也盼來晚也想紅軍啊,這臺(裏格)名叫(介支個)望紅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