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案例 教學背景 教材分析 學生現狀分析 實驗教學設計思路 實驗教學設計目標 教學反思 怎麽

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案例 教學背景 教材分析 學生現狀分析 實驗教學設計思路 實驗教學設計目標 教學反思 怎麽

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

壹、學習目標:

1、通過實驗探究,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

2、了解比熱容的概念,知道比熱容是物質的壹種屬性。

二、教學重點: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並引入比熱容的概念。

三、教學難點:從水和沙子的溫度改變中總結規律

四、教學方法。導學法

五、教具:燒杯(兩個)、水、沙子、酒精燈(兩個)、溫度計(兩個)。玻璃棒。

鐵架臺、石棉網。

六、教學過程設計:

實驗目的

1.通過實驗探究,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

2.了解比熱容的概念,知道比熱容是物質的壹種屬性。

實驗預習

1.燒水時,水吸收的熱量與水的質量有什麽關系?與水溫升高多少有什麽關系?要用生活中觀察的現象來支持妳的觀點。

2.以水和幹沙子為例,說明怎樣比較不同物質吸收熱量的差異。

實驗器材實驗方案

設計實驗方案時要考慮:

1.用托盤天平稱取質量相同的水和幹沙子。

2.確定相同質量的水和幹沙子上升到相同的溫度時是否吸收了相同的熱量。

(1)要用溫度計測量相同質量的水或幹沙子溫度上升的多少;

(2)要用同壹套裝置在同壹條件下給水或幹沙子加熱;

(3)要測量相同質量的水或幹沙子在同壹條件下上升相同溫度時所需用的時間。

(4)如果加熱方法完全相同,就可以認為單位時間物質吸收的熱量相同。

3.設計探究方案(下面的方案供參考)。

(1)將壹定量的幹沙子放在石棉網上用酒精燈加熱,並用玻璃棒不斷攪拌,觀察幹沙子溫度升高20℃和升高40℃所需要的時間。

(2)將相同質量的水註入相同的小燒杯中,放在石棉網上用酒精燈加熱,並用玻璃棒不斷攪拌。觀察水溫升高20℃和升高40℃所需要的時間。

實驗記錄

實驗結論

質量相等的幹沙子和水升高相同溫度時,幹沙子比水需要的時間 (長/短)。由此可知,升高相同溫度時幹沙子比水吸取的熱量 (多/少)。這說明質量相等的不同物質,在升高相同的溫度時,吸收的熱量 (相同/不同)。

實驗作業

1.通常,我們把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叫做這種物質的 ,簡稱 。在國際單位制中,比熱的單位是

符號為 ,讀做 。同種物質的比熱 不

同物質的比熱

2.初夏,中午,晴天。小明赤腳走在海邊的沙灘上,感覺沙子很燙;當他跳進海裏時,感覺海水很涼。傍晚時,他又去海邊,卻發現沙子變涼了,而海水卻很暖和。這是什麽原因呢?

3.在沿海地區,白天的風通常從大海吹來,而晚上的風又從陸地吹去,這叫“海陸風”。海陸風是怎樣形成的呢?

七、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