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中小學心理輔導課程的具體目標體現在哪幾個方面

中小學心理輔導課程的具體目標體現在哪幾個方面

中小學心理輔導課程的具體目標體現在如下:

(1)自我意識方面。

(2)認知方面。

(3)情緒情感方面。

(4)意誌方面。

(5)個性方面。?

(6)學習方面。?

(7)交往方面。

壹般而言,中小學班級心理輔導主要應該遵循以下原則:

(1)活動性原則。活動性是區別與其它課程的重要特點。班級心理輔導提倡用創設問題情境、小組討論、角色扮演、小調查、小測驗等各種形式進行輔導;班級心理輔導的活動方法要符合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要多種多樣,喜聞樂見。

班級心理輔導活動設計要求體現目標,圍繞主題展開;在組織和引導學生活動過程中,講授時間要明顯比其它科目少,但是對講授質量的要求更高:在活動前要充分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活動中要啟發學生自己思考;活動結束時要做好總結或幫助學生自己總結。

(2)系統性原則。班級心理輔導課程是以現代心理學理論為基礎的壹種幹預活動方式,它的目的絕不僅僅是心理健康知識的傳授,而是使學生心理變的健康起來。

因此,教師在設計輔導活動時,首先要註意的是如何將深奧的心理學理論通過淺顯的活動形式表達出來,使學生明其理,正其行。同時,以科學的態度,依照學生心理發展規律,成體系地、循序漸進地設置活動程序。

(3)開放性原則。班級心理輔導須讓學生打開心鎖,敞開心扉,把自己的真實感受表達出來。只有這樣,才能使輔導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

這就要求班級心理輔導課必須是開放型的。也就是在操作中,整個過程的組織形式和方式都應該是開放的,教師與學生的語言交流也必須是開放的,教師在非必須價值澄清的時候,要善於運用延時評價和模糊評價,給學生表達真情實感的機會。

同時,輔導時要適當防止學生過度的自我暴露,保護學生的隱私,避免心理上受到他人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