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戰爭為話題的初中作文
以戰爭為話題的初中作文,抒情和說理是作文永恒的表達方式,作文的技巧與手法都是值得學習的,這個節日有著豐富的人文風俗,節日的風俗也是每個人心底最美好的記憶,以下是以戰爭為話題的初中作文的參考。
以戰爭為話題的初中作文1為了制止戰爭,我們人人都應該出壹份力,戰爭給我們帶來了:饑荒、恐懼、無家可歸、殘疾、死亡……全部都是壹些不好的東西,傳遞的都是負能量,我們必須要制止戰爭。
制止戰爭,我想我們可以宣傳戰爭帶來的禍害和代價,可以向人們宣傳:制止戰爭,戰爭是壹個沒有用東西,壹點價值都沒有,但它卻給我們帶來了:饑餓、恐懼、死亡、殘疾、無家可歸……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國被日本侵略,十惡不赦、人面獸心的日本侵略者對中國國民進行燒殺搶掠,毀人房屋、殺死人民,搶奪人民的值錢的寶物,如:家傳玉璽、祖傳項鏈什麽的。先後有整整60多個國家和地區參戰,20多人卷入戰爭風暴,死亡了7000多萬人,極大的數字。因此而落下殘疾的人士也極多,經濟損失了40000億美元,也就是制止戰爭,我想我們可以宣傳戰爭帶來的禍害和代價,可以向人們宣傳:制止戰爭,戰爭是壹個沒有用東西,壹點價值都沒有,但它卻給我們帶來了:饑餓、恐懼、死亡、殘疾、無家可歸……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國被日本侵略,十惡不赦、人面獸心的日本侵略者對中國國民進行燒殺搶掠,毀人房屋、殺死人民,搶奪人民的值錢的寶物,如:家傳玉璽、祖傳項鏈什麽的。先後有整整60多個國家和地區參戰,20多人卷入戰爭風暴,死亡了7000多萬人,極大的數字。因此而落下殘疾的人士也極多,經濟損失了40000億美元,也就是2540520億人民幣,是極大的數字。我相信這要這麽壹宣傳,人們有壹傳十十傳百,肯定可以制止戰爭,沒有人會肯遭受那麽多種的災難,也許有人會說:“戰爭不是可以去占領別人的領地,擴大自己的勢力嗎?”雖然戰爭的確可以占取別人的土地,但是壹次戰爭的死多少人呢?雙方都會死傷慘重,得到了別人的土地,但失去的東西比擁有的東西更多。
我們還可以做手抄報了宣傳,我們做兩份手抄報,壹份畫和平時的情景:在那個裝有許多機動遊戲的遊樂場中,許多的孩子在盡情玩耍,有的玩摩天輪,有的玩碰碰車,有的玩滑滑梯,還有的玩海盜船……遊戲品種很多,但有壹點是相同的:孩子們很快樂。另外壹份手抄報畫不和平時的情形:原本快樂玩耍的孩子們,被壹顆突如其來的導彈炸中了,原來那股歡樂氣息沒有,到處都是孩子們的哭聲;原本那些幾十層的高大的、雄偉的樓房也變成了壹大堆廢墟。這兩份手抄報成了壹個極其鮮明的對比,讓人們知道和平比戰爭好,人們就會果斷選擇和平,不要戰爭。
如果人人都可以懂得戰爭的代價,那樣就根本不會有戰爭了,連戰爭這壹個詞語都可以廢除掉。
以戰爭為話題的初中作文2戰爭,這樣壹個復雜的詞語,首先讓我想到的便是戰火紛飛,硝煙四起的場面。在我的腦海中,戰爭似乎就是恐怖的代名詞,不能帶給我們任何好處。
縱觀歷史的長河,每壹場國與國之間戰爭的挑起大部分都是因為君王之間的利害沖突,隨即而來的就是戰爭。打仗也必定會有輸贏。贏的那方自然高興,金銀珠寶,座座城池,應有盡有,源源不斷;輸的那方也自然氣餒,不僅輸去了錢財和土地,更加輸去了名譽和面子。
也許他們有為百姓著想過,也許他們只是為了讓百姓過上更好的生活才會挑起戰爭……可是再多的.也許也換不回那壹條條人命。本來百姓也只是想要安定的日子,也許會窮壹點兒,苦壹點兒,會使他們想要壹些更好的生活,可是戰爭真的是他們所想要的嗎?也許戰爭能帶給他們壹些好處,但是他們失去的會比這少嗎?昨日 還談笑風生的親友,今日便因戰爭而血肉橫飛,他們的內心會好過嗎?
再看二戰,其中的抗日戰爭就使我們中國無辜的老百姓死了3500萬,這其中還不包括士兵;而美國向日本投放的兩顆原子彈則使日本死了20萬人。也許妳會憤恨為什麽日本不再多死些人,好和我們中國死去的人壹樣多!但是其實人命不是數學中的不等式,只因為3500萬>20萬,就再讓那麽多的人去死,每壹條生命都是珍貴的,也是無辜的。但他們卻是統治者手中的棋子,又或者說是毫無利用價值的棋子,也許在統治者的眼中,與滿足他們稱霸的野心相比,犧牲這小小人命又算得了什麽?
也許當初美國向日本投放原子彈只不過是為了警告日本不要再發生類似“偷襲珍珠港”的事件?也許美國向日本投放原子彈是好事?畢竟日本投降了,我們勝利了,可是南京大屠殺和萬人坑卻是我們中國人心中永遠無法抹去的痛;而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對於日本人來說也是和我們壹樣的,因為被投放原子彈的地方會幾十年寸草不生,而投中地點附近所在的人們也會畸形抑或是植物人,即使是幾十千米以外的人也壹樣!所以,戰爭究竟給我們帶來了什麽,又帶走了什麽?
古羅馬哲學家西塞羅曾說過壹句話:“最正確的戰爭,也抵不過最錯誤的和平。”我只希望,和平永遠陪伴著我們!
以戰爭為話題的初中作文3戰爭是魔鬼!它讓孩子失去父親,讓妻子失去丈夫,還讓原本幸福的家庭支離破碎。戰爭使文明遭到破壞,經濟受到損失。
1937年8月28日,日機轟炸上海火車南站。而在那壹天,壹對夫妻帶著他們年僅壹兩歲的兒子,來坐火車逃離上海這個“人間地獄”。然而,他們竟想不到的可怕的災難將降臨到他們——這個美好家庭的頭上……
在人們的許願的時間,壹列火車開進站裏,正當壹些人要準備上車時——只聽“轟”的壹聲巨響,車站瞬間倒塌了。車站裏的人們頓時驚慌失措,人們逃的套,叫的叫,哭的哭,亂成壹團。那時的人們,只恨爹娘少生了兩條腿,都亂成壹片。
霎那間,硝煙滾滾,血肉橫飛……在那高高的月臺上,在那寬闊的大廳上,橫七豎八躺著壹個又壹個屍體。炸死的婦女抱著孩子的屍體,那原本美麗又繁華的火車站在日機的狂轟濫炸下變成壹片廢墟,偌大的等候廳死壹般的寂靜,不時傳來人們有氣無力的呻吟……可日機的轟炸還沒結束,天橋斷裂了,鐵路扭曲了,附近的民房也倒塌了。
在這片狼藉中,夫妻倆為了保護孩子,被壹顆炸彈炸死了。孩子傷心地哭了,看著周圍的廢墟,空氣中的灰塵,衣衫襤褸的他驚恐地攥著舉頭,卷曲著雙腿,張嘴嘴巴撕心裂肺地嚎啕大哭。他不知道他的爸爸媽媽為什麽壹動不動,怎麽也叫不醒;他不知道自己以後將會失去父母,成為孤兒;他可能會流落街頭,成為壹個流浪兒……他看面目全非的火車站,便感到害怕、孤獨,傷心地嚎啕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