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機械背單詞,記憶不得法
由於小學生主要是通過聽音、模仿和機械記憶來學習英語單詞的,詞匯學習不得法,課後雖然花了大量時間背單詞,但是效果未必理想。對於英語詞匯,學生可能壹時全部記住了,但如果不及時鞏固,過半個月、壹個月就可能忘了許多。而英語與母語在語言、文化等方面的差異性又增加了學生學習的難度,如果不掌握學習單詞的策略和方法,當然就不容易記牢。
2.缺少環境,被動學習
由於英語並非是學生日常生活的必須技能,缺少英語學習和運用的環境,許多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不強,習慣於在課堂上被動學習,對老師和教材的依賴性很強;課外學習需要家長督促和輔導,很少主動在課外收看收聽英語節目或閱讀英語報刊書籍、與同學用英語交流。
3.教師的示範與學生的接受程度脫節
中年級學生的思維以形象為主,抽象思維正在慢慢發展。教師的示範往往是孤立地教詞、講解,直接灌輸知識,這是以往詞匯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壹大弊病。教師壹定要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來教授詞匯,特別是對於音標教學,只有讓學生擁有壹定的詞匯積累,才能使他們掌握單詞拼讀的規律,不可操之過急。
4.詞匯拼讀不規範
在教學實踐中,學生往往會模仿教師的語音,在學習了音標後,找到壹些有效拼讀的途徑。詞匯是有規律、成體系的,壹方面可將其與語音、句型、課文結合來學習,另壹方面在聽、說、讀、寫之中讓學生觀察、思考,依據詞匯內部的形、音、義、構造、用法的縱橫聯系來掌握詞匯。壹些學生的語音本來就不規範,學習音標後,拼讀單詞時容易混淆,沒有規律可循,這就需要教師有針對性地給予糾正。這個問題不能忽視,只有堅持規範的語音教學,才能使詞匯教學有成效。
5.記憶詞匯的方法單壹
學生記憶詞匯要尋求最適合的方法。達爾文有壹句格言是“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於方法的知識”。
在詞匯教學中,教師如果能有意識地滲透拼讀規則,教給學生記憶單詞的方法,就能減輕學生的負擔,提高教學效率。記憶單詞的方法有很多,如利用構詞法記憶,利用卡片記憶,建立單詞間的聯系來記憶等。在課堂中,教師如果能引導學生掌握規律,對他們今後的學習是有很大幫助的。教師必須明確教學目標,知道自己在教什麽,怎樣教和為什麽這樣教,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能自主、主動地去學好和用好英語。
6. 詞義相同,用法混淆
英語中有很多詞除了壹詞多義或壹詞多配外,中文中意思相同,英文中還有不同的用法,例如英語中的“ on, in, at”都有在的意思,但是用法是有區別的,on Monday、on Nov. 7th、on Sunday morning中用“ on”,in the afternoon、in December、in 2009中用“ in”, at 8:00、at the weekends、at Christmas中用“at”;又如“ some 和any”、“ many、much和a lot of等也壹樣;還有些詞的拼寫意思相近而用法是絕然不同的,如“ excited和exciting”等。這些都成為學生學習的攔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