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主要人物形象分析如下:
1、王冕:懂事孝順、勤奮好學、性情孤傲、蔑視權貴。
2、周進:壹個皓首窮經、迷信經典、沈溺於制藝難以自拔的人。
3、範進:壹個虛偽、軟弱卑微、渴求功名利祿、情感脆弱的可憐書生。
4、嚴致和:他是壹個極其吝嗇的守財奴,臨死前兩根手指遲遲放不下,原來是燈中有兩莖燈草,嚴監生怕它費油才使得嚴監生難以合眼,待趙氏挑去壹根,嚴監生便壹口咽了氣。
5、匡超人:本質樸孝順,後來黑化泯滅人性。他巧妙周旋各方勢力,逐步走向墮落。他擅長吹牛撒謊,沽名釣譽,賣友求榮,忘恩負義,最終變成了壹個衣冠禽獸。
6、嚴致中:致中是壹個貢生,經考選等方式進入設於京師的國子學以後就稱為貢生。這類人社會地位相對較高,嚴貢生也是因為自己是個貢生而瞧不起自己的胞弟嚴監生,入監者壹般要求“學行端莊,文理悠長”,但是在作者筆下的嚴貢生卻恰恰相反,是壹個十足的衣冠禽獸。
嚴貢生的第壹次出場是在第四回中,範進在服喪期被張靜齋勸說壹同前去湯知縣那裏“打秋風”,剛到高要縣坐定準備喝些茶水,嚴貢生便進來搭訕,當得知二人是要去拜見湯知縣時,便開始稱自己與湯知縣是老相熟,又編造了壹段與湯知縣相遇的故事,還誇贊湯知縣的為人,只是為了顯現對湯知縣的了解。
7、沈瓊枝:沈瓊枝是教書先生沈大年的女兒,遵父命嫁給鹽商宋為富為妻。但到了鹽商宋為富府上之後,才知道是壹場騙局,鹽商宋為富原來是娶沈瓊枝為妾。瓊枝父狀告宋為富,宋重金賄賂知縣,把沈大年押回常州。沈瓊枝帶著金銀細軟獨自去往南京,開始了她新的獨立生活。
《儒林外史》創作背景
時代背景上,清朝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三代,中國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芽,社會表面的繁榮掩蓋不了封建社會的腐朽,統治者鎮壓武裝起義的同時,采用大興文字獄,考八股、開科舉,提倡理學以統治思想等方法以牢籠士人。
吳敬梓反對八股文、科舉制,憎惡士子們醉心制藝,熱衷功名利祿的習尚。他把這些觀點反映在《儒林外史》裏,以諷刺的手法,對醜惡的事物進行深刻的揭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