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與義
天缺西南江面清,纖雲不動小灘橫。
墻頭語鵲衣猶濕,樓外殘雷氣未平。
盡取微涼供穩睡,急搜奇句報新晴。
今宵絕勝無人***,臥看星河盡意明。
此詩,《陳與義集》置《道山宿直》後。按《年譜》: “宣和五年癸卯(1123),任太學博士……,既而徽宗見所賦《墨梅》詩,善之,亟命召對,有見晚之嘆。以七月除秘書省著作郎,有《道山宿直》詩。”《雨晴》應作於同時。時年三十四於徽宗初有知遇之感。
陣雨過後,烏雲已漸漸隱去,天空的西南角顯現出壹片晴光,遠望江面也是壹片清明。江中壹道雲影落下,橫在江面,如同壹片小灘,紋絲不動。這是遠景。接著,詩人把視線收回,只見墻頭叫著的喜鵲,羽毛還是濕的;樓外的殘雷好象還不甘退卻,還在隱隱地發出響聲。“新晴”給人帶來了壹陣微涼,詩人感到足供美睡;故接著說不妨“盡取”之,以求“穩睡”。前此所作《雨》,不是有“壹涼恩到骨”之語嗎? 此則更可感激矣,故“急搜奇句報新晴”。杜甫《院中晚晴懷西郭茅舍》句雲: “復有樓臺銜暮景,不勞鐘鼓報新晴。”陳詩語出此,但“報”字取義不同,壹為報道,壹為酬報。並上聯觀之,作者心頭的小小矛盾,正如微波蕩漾。《墨梅》雖獲徽宗賞識,作者仍感不平;但雖有不平,亦當感報,故“奇句”必須“急搜”。為了把詩寫得更好些,更快些,詩人陷入了壹片沈思之中。“今宵絕勝”,承“盡取”句而來; “無人***”,則承“氣未平”而又須“搜奇句”以“報新晴”而來。當作者穩睡不成,臥對星河時,星河似也深深了解他此際的心情,不但著意而且盡意展送壹片清明,作者面前出現了壹線希望之光。
此詩仿杜甫七律《院中晚晴懷西郭茅舍》,而亦以變化出之。首聯寫晴,次聯寫新晴,皆景語;第三聯寫此“新晴”興發之情;末聯寫情思上的波瀾以作結。詩律四聯,詩意四層。雖似直下,而實則層層遞進。而遞進中又不無轉折。這種轉折,乃在適意而猶未足;雖感不足,仍覺希望在前。如此“今宵”豈不“絕勝”,宜乎不眠;然此豈但“搜奇句”以“報新晴”而已! 詩至此,又與“纖雲”句妙合矣。傅休奕《雜詩》: “纖雲時仿佛,渥露沾我裳。”渥露沾裳,纖雲仿佛。這首詩也許可以此四字盡之。
紀昀:三四眼前景,而寫來新警。許印芳:眼前真景,道來便佳,然須古人未道者方可謂之新。取徑新矣,又須看措語如何。措語不工,終不警策。“新警”二字,未易言也。(《瀛奎律髓匯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