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活動目的:
1、透過活動讓學生認識到勞動的重要性。
2、體驗勞動的歡樂,從小培養愛勞動的習慣。
3、教育學生尊重勞動人民,珍惜勞動成果的思想,珍惜父母的辛苦和勞動。
二、課前準備:
1、搜集名人或身邊感人的勞動故事。
2、觀察班上最愛勞動的同學有誰,用壹句說話誇誇他。
三、班會過程:
(壹)激趣導入:同學們,妳們看看我們教室的環境怎樣,妳感覺到什麽?這幹凈、整潔、舒適的環境是我們的值日生用他們的辛勤勞動創造出來的。勞動創造了美、創造了完美的生活,勞動是最光榮的!
(二)學會尊重勞動者
我們背著書包走在寬闊平坦的馬路上時,當我們穿著幹凈整潔的衣服,吃著美味可口的飯菜時,妳是否會想到那些為我們創造完美生活的勞動者?妳是否體會到這些勞動者們所付出的艱辛呢?假如這些勞動者都停止了勞動,我們的生活會出現怎樣的情景?
勞動僅有分工不壹樣,沒有貴賤之分,勞動者是最值得尊重的人。讓我們為這些可敬的勞動者送上最美的贊歌吧!
下頭請欣賞詩朗誦《勞動之歌》
勞動如多彩的光是那麽明媚,勞動創造出千般快活,勞動使機器在飛速地動,
勞動使萬物承載世界,我要為勞動者唱贊歌。無論堅守在什麽崗位,
無論崗位是多麽平凡,都是勞動創造新的生活。勞動是事業的根本,
勞動才能獲取新的生活。勞動是人類永久的旋律,勞動是勤勞者心靈之歌。
(三)分享勞動的故事
勞動是平凡的,也是偉大的,不管是名人還是普通人,他們無壹不都是用我的雙手去勞動、去創造自我的壹切。下頭,我們就壹齊來分享這些感人的勞動故事吧!從他們身上,妳受到了什麽啟發呢?
(四)表揚愛勞動的同學。
勞動是可敬的,勞動是光榮的。同學們,擦亮我們的眼睛,看看我們班上最愛勞動的同學有誰?他們平時是怎樣做的?讓我們向他豎起贊賞的大拇指,說壹句贊美他的話!
(四)點燃熱愛勞動之情。
勞動是光榮的,但勞動也是辛苦的!同學們,在以後的生活中,妳會怎樣做個愛勞動的好孩子呢?
(五)班長發起愛勞動,惜成果的倡議。
勞動光榮,懶惰可恥。我們應從此刻做起,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把熱愛勞動、珍惜勞動成果的行為習慣此刻日常的生活中,做壹個優秀的學生吧!
小學勞動實踐課教學設計 篇2活動目的: 通過活動使學生懂得認真值日是愛勞動的表現,也是對班集體盡職盡責,教育學生熱愛勞動。
活動過程:
1、激發興趣引入活動
①同學們,妳們看壹看我們教室的環境怎樣,妳感覺到了什麽?
(引導學生說出:這是壹個幹凈整潔的教室。在這樣的環境裏上課,心情舒暢,感到很愉快。)
②今天哪幾個同學值日?妳們給大家說壹說是怎樣值日的?今天值日生對工作負責嗎?
(同學們討論後,引導學生說出:值日生同學愛勞動、對工作認真負責,關心班級,不怕臟和累,為班級盡職盡責)
③小朋友們猜壹猜今天班會活動的主題是什麽?
(板書:我們愛勞動)
2、情感教育(投影情境畫)
圖①地面有果皮、紙屑、泥塊等;
圖②桌雅得很亂、黑板沒擦;
圖③笤帚、拖把、水桶等亂七八糟堆在壹起;
同學們,從這幾幅圖中妳看到了什麽?有什麽感受?
(學生邊看圖邊找問題,最後引導學生說出:衛生又差又亂,在這樣的教室裏上課,心裏很不舒服,會影響學習和身體健康等)
3、怎樣勞動?
①出示掛圖讓學生看壹看,說壹說
(有的灑水、有的掃地、有的拖地、有的擦桌椅、有的擺桌椅)
②這些事怎樣才能做好呢?
(a.學生動手實踐,老師指導。b.討論說出全小組同學齊心合力,工作認真負責,積極主動)
4、談體會明道理。為什麽要每天值比而且輪流當值日生呢?
(引導學生說出:值日是為了同學們能在幹凈的教室裏學習,值日勞動是大家的事,大家都要動手做,每個同學都是班級的主人,都應該認真勞動。)
5、辨是非升華認識。(圖片出示題學生判斷並說出為什麽)
①下雨了小明兩腳都是泥,就進了教室;
②玲玲掃地時,滿教室都飛著灰塵;
③小剛拖完地說:強強咱倆去倒臟水。強強說:我是擺桌椅的,我不去。小蘭跑過來說:我去。
④今天冬冬當值日生,但下午壹放學他就回家了;
⑤手工課上完了,小莉把不用的紙都弄到了地下。
6、誇誇這些值日生。
①各小隊討論選出優秀值日生。②組織大家說壹說他們是怎樣當值日生的。③給優秀值日生贈小紅花,並發小獎品。
活動總結:
1、通過這次班會活動,同學們都懂得了勞動最光榮的道理,知道了我們都是班級的小主人,值日勞動是我們應該做的,值日就應該以主人翁的精神認真負責地做好,把教室和周圍環境打掃幹凈並保持整潔,使同學們能在幹凈的學習環境中學習、生活。我提議:人人爭當值日生,做壹個愛勞動、關心集體的好學生。
2、全班齊唱勞動最光榮。(隨著歌聲班會結束)
小學勞動實踐課教學設計 篇3活動目標:
培養幼兒熱愛勞動,懂得勞動光榮,勞動辛苦的情感。
進而懂得家人的付出及家人的辛苦。
懂得勞動最光榮,培養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讓孩子體會親自動手的樂趣、
2、讓孩子真正懂得勞動的可貴、
活動準備:
小毛巾若幹 小凳子若幹 洗衣粉壹袋 水盆10個
活動過程:
我先是以兒歌引出活動的主角“凳子”,我發現孩子們都很聰明,興致也很高,沒幾遍就能自己哼出兒歌來,我還要求每個孩子對自己坐的凳子說壹句話,我本想讓孩子們說壹聲謝謝,或者妳辛苦了之類感恩的話,可剛開始,孩子們都不明白老師的意圖,所以說不出來、於是我就先示範,示範後孩子們能跟著我的思路擴散開來了。接著我和孩子們壹起來了解凳子的各個部位,雖然孩子們經常看到凳子,天天坐凳子,但真正能說清楚凳子各個部位名稱的孩子還很少,所以先來認識壹下還是很有必要的。
認識完後我就從小朋友每天要洗澡引伸出凳子也要洗澡,並讓孩子們來幫忙洗。孩子們可激動了。當我問孩子們給凳子洗澡需要些什麽東西呢,孩子們紛紛聯想到自己洗澡時的東西,如毛巾、肥皂、沐浴露、水盆等說了很多,我強調:給凳子洗澡是用洗衣粉,它與我們小朋友洗澡是不壹樣的。在第壹次活動時,我把該怎麽洗,洗凳子的步驟示範了壹遍,然後再讓孩子們洗;而我們不能單壹的把自己的方法強加在孩子身上,剝奪了孩子們在活動中的自主性,所以在第二次活動時我就讓孩子們自己去洗,洗完後再相互交流“妳是怎麽洗的?”,並比比誰洗得幹凈,並給予鼓勵;孩子們給凳子洗澡的方法五花八門,而好多孩子都洗得非常幹凈。孩子們在自己動手勞動中獲得了快樂,懂得了勞動的可貴。
在第壹次活動後,我發現,由於對孩子們使用毛巾在水裏清洗後要擰幹的要求沒有特別提出,因此就導致了有的孩子把水擰到了別的小朋友身上、鞋子上,還把地面弄得非常濕,所以在進行第二次活動的時候我就特別註意這方面的提醒:洗毛巾、擰毛巾壹定要蹲下;沒擰幹的壹定要盡力擰幹,人多就多等壹會兒;不能亂占位置,亂搶位置。所以第二次洗的時候就好了很多。孩子們在洗的時候,我壹直在觀察,發現孩子們拿起毛巾,都很認真地給小凳子洗起澡來。“嘩啦,嘩啦”搓著毛巾,呼哧呼哧使勁擰幹毛巾,壹會兒給凳子擦擦“背”,壹會兒給凳子洗洗“腳”,幹得可帶勁可歡了,把凳子擦幹凈了,很多孩子都很聰明的把凳子放到了太陽底下曬壹曬。看著他們壹個個汗涔涔的,小臉紅撲撲的,我笑了,大家也都笑了。
此次活動註重趣味性,做到了寓教於樂,讓幼兒在玩樂中,體驗到了勞動的快樂,樹立起了勞動光榮的思想。我還在設想,可以讓孩子每天入園後就先把自己的小桌子、小凳子擦幹凈,培養孩子們愛勞動的好習慣,壹定會有不錯的效果!
教學反思:
孩子們在壹種輕松的氛圍中學會了給小凳子洗澡,進而就可以擦幹凈桌子,在家裏洗幹凈碗,洗書包,小襪子,小手絹等等 ,這不正是這堂活動課想要的結果嗎?這不正是壹種態度、壹種習慣的養成、壹種能力的體現嗎?這不正是熱愛勞動的`表現嗎?不過因為孩子們還小,沒有壹定的紀律性,場面有點無序且混亂。下次壹定會在這方面更加註意。讓孩子們在壹個既熱火朝天,又井然有序的環境中獲得勞動的快樂。
小百科:勞動是人類運動的壹種特殊形式。在商品生產體系中,勞動是勞動力的支出和使用。馬克思給我們下了這樣的定義:“勞動力的使用就是勞動本身。勞動力的買者消費勞動力,就是叫勞動力的賣者勞動。
小學勞動實踐課教學設計 篇4活動目的:
1.使學生懂得做壹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是壹種美德,從小培養愛勞動的好習慣。
2.減輕父母的負擔,增強勞動觀念。
活動過程:
壹、導言:同學們這節主題班會課,我們***同探討如何當爸爸媽媽的小幫手
二、質疑
1.妳們在家裏做家務嗎?經常做嗎?
2.能夠做哪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
舉例說明
三、講故事
1.具體內容:星期天,小華在家裏幫助媽媽擦玻璃,費了很大的勁,才把整個房間的玻璃都擦完了,心裏特別高興,可是媽媽看見了,卻責怪她說:“玻璃擦得不幹凈,不讓妳做的事,就別做,只要把學習搞好就行了”。
討論:(1)小華和媽媽的做法對嗎?
(2)不對的地方應怎麽做?
2.具體內容:奶奶正在打掃衛生,小剛放學回來了,就喊:“奶奶我渴了,快給我拿飲料。”奶奶趕緊說:“好好好,我馬上給妳拿去”。
討論:小剛的做法對嗎?他錯在哪裏,他該怎麽做?
四、判斷:
1.小明幫助爸爸抱柴。
2.五芳和小朋友玩,奶奶讓她去打醬油,她不去。
3.媽媽不在家,小紅自己做飯。
4.劉麗高興時,就幫媽媽做家務,不高興時,就不做。
5.宋佳在班級愛勞動,在家就不幹了。
通過剛才的學習,同學們有什麽感受?
五、競賽
整理書包比賽
六、總結
這節課的學習,同學們都懂得在家裏應該幫助爸爸媽媽做壹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從小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
小學勞動實踐課教學設計 篇5教學目標:
壹、通過聽《海娃的歌》、《勞動歌》,唱《不再麻煩好媽媽》、《種玉米》,理解勞動的喜悅與歡樂。
二、結合口風琴的鍵盤位置認識字母譜f、s,並能準確地吹奏。
三、能主動投入編創歌詞、編創動作、填充字母譜、編創旋律等音樂實踐活動。
教學重難點
教具準備 鋼琴、錄音機、教學磁帶等
教學過程
壹、聆聽《勞動歌》
1、初聽前,教師可講述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的故事,引起學生聽音樂的興趣。
聽後提示:《勞動歌》給妳什麽樣的感受?
2、復聽時,自編動作表演,可分小組設計動作,尤其對“用力”的表現。使學生通過動作表現、理解勞動內容。
二、表演《不再麻煩好媽媽》
1、聽歌曲錄音或教師範唱感受歌曲。
2、啟發學生敘述媽媽對自己的呵護、辛勞,指導學生用柔和的聲音、真摯的情感演唱歌曲。
3、歌曲中的媽媽可以理解為其他和輩,再將自己力所能及的勞動編創成新歌詞演唱。
4、邊唱邊表演,看誰表演得好。
三、編創與活動
1、結合鍵盤圖認識字母譜,知道手的位置。讓學生看圖說出f用4指,s用5指演奏。
2、教師帶著學生依次吹奏五個音,讓學生動腦想壹想,還可以怎樣吹奏這五個音,吹奏的方法有多樣。
3、在三個音的基礎上,指導學生分組填寫唱名字頭,以小組為單位填充旋律,看哪壹組填充得好、唱得準確。
4、可以在教室裏畫上格子,填上字母譜邊走邊唱。看誰唱出的旋律多。
小學勞動實踐課教學設計 篇6教學目的:
1、使學生懂得洗頭的意義並掌握洗頭的方法,學會洗頭。
2、使學生重視儀容美觀、整潔,並逐步養成經常洗頭,愛清潔講衛生的習慣。
課前準備:
1、教師用:臉盆壹個,盛水的水桶壹個,裝廢水的水桶壹個,毛巾兩條,洗發劑壹支或者香皂壹塊,棉花少許,電吹風壹個。
2、學生用:每組臉盆壹個,盛水的水桶壹個,裝廢水的水桶壹個,毛巾兩條,洗發劑壹支或者香皂壹塊,棉花少許。
教學過程:
壹、洗頭的意義。
可通過提問或談話的方法提出這個問題:壹、頭發蓬亂和頭發整潔,給人的印象怎麽樣?二、有時候我們為什麽會覺得頭部發癢?
講述頭發的作用:人的頭發起著保護頭部的作用。頭部的皮膚因為新陳代謝而產生汙物,如粘在頭發上的皮屑等。毛孔經常會排出汗漬、皮脂等東西。人們在勞動或者或活動中,頭發、頭部皮膚會粘附者許許多多的灰塵、臟物,甚至沾上壹些對人體有害的物質。這些東西,不但會使人的頭部骯臟、發臭、發癢、甚至能使人患上皮膚病、傳染病等。因此,我們必須勤洗頭,保持清潔,使儀容整潔。
二、指導洗頭的方法。
這是本課的重點。找壹位同學現場示範洗頭,邊操作邊講解,讓學生聽懂、看清每壹個細節步驟。
洗頭過程:(邊講解邊適當板書。)
1、淋濕。
2、塗洗發劑。
3、搓洗。註意不要用力過猛,以免傷著頭皮造成皮膚感染。
4、沖洗。用溫水沖洗幹凈,直到沖洗過的水清而不濁。殘留的洗發劑對健康是不利的。如果覺得頭發還是比較臟,可重復2、3步驟。
5、抹幹。用幹毛巾擦幹。有條件的可使用電吹方把頭發吹幹。
三、想想做做
小學勞動實踐課教學設計 篇7教學目的:
讓學生認識松緊帶的用處,學會裁剪、穿管、縫接松緊帶。
課前準備:
1、教師用:松緊帶壹米,剪刀壹把,扣針兩個、針線少許。
2、學生用:每人準備以上材料壹套。
教學過程:
壹、介紹有關松緊帶的知識和用處。
松緊帶俗稱“橡筋”。它具有伸縮性,使用方便,美觀,常常用在衣服的領子、袖口,裙子的腰間,褲圍、褲管等地方。
二、裁剪、穿管、縫接。
1、裁剪。
指導學生確定松緊帶的長度。方法:把松緊帶在腰間圍上壹圈,適當拉緊壹些。壹般在比腰圍短4~6厘米處下剪。這樣剪下來的松緊帶才合用,又不會浪費。
2、穿管。
用壹枚扣針把松緊帶的壹端穿好,利用它穿這松緊帶到褲頭的帶管裏。,另壹個扣針固定這壹頭在帶管的這壹側。然後利用穿進帶管的扣針帶動松緊緊帶,不斷向前移動,直到環繞帶管壹周,露出帶管出口為止。
3、縫接。
拆去兩個扣針,把帶子兩端露出管口的部分拉緊,然後取長約2~3厘米的松緊帶疊合起來,用針線縫好。
教師這三部分先示範,然後仔細指導學生進行操作練習。
三、總結
向學生講清楚穿松緊帶的三個步驟,並讓學生說出每個步驟的操作要領。
表揚操作得好的同學,鼓勵他們不斷提高自我服務的勞動能力。
縫接時,指導好學生穿針引線,註意安全。
四、關於想想做做。
小學勞動實踐課教學設計 篇8活動設計思路:
葉子是兒童生活中最常見的自然事物之壹,對他們來說,是現實的,觸手可及的,而玩葉子作為綜合實踐活動的壹個部分,它可以使學生在采集葉子、觀察葉子的過程中,了解葉片的構造、葉子對植物生長的作用,知道不同類型葉片,從葉片聯想到葉子和人的關系,從而感受到人類與自然界的密切聯系,知道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使環保意識深入兒童幼小的心靈。在玩葉子的過程中,還可以培養兒童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的興趣,挖掘他們的想象力,活躍他們的思維,提高他們的實踐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目標:
1培養小學生對大自然的興趣和熱愛,激發他們的思維和想象力。
2通過觀察葉子,聯想葉子與人的關系,開擴學生的眼界,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3學習適材、適形、適色的即興創造,制作精美的葉畫等工藝品。
4培養學生的競爭與合作意識。
5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動手,動腦,使學生能自己操作,獨立思維,以及能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6面向全體學生,讓每壹個學生都願意參與其中,盡量發展每個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活動準備:
1課前讓學生準備壹些葉子,最好是種類不同的葉子。cc
2教師自備若幹葉子。
3學生每人準備壹張16開紙張大小的薄紙板以及膠水壹瓶,剪刀壹把、水彩筆。
4閃光卡若幹(作獎品用)。
5課件、投影儀、錄音機、磁帶等。
活動過程:
壹、激起興趣,導人活動。
教師舉起自己準備的葉子,微笑著問學生:“妳們瞧,老師手裏拿的是什麽呀?
妳們有嗎?”(學生爭著把自己準備的葉子給老師看。)
老師接著提議:“我們大家壹起舉著葉子唱壹首兒歌好嗎?”
[這個環節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各部分感官,激起他們的興趣。]
二、觀察研究,認識葉子。
1、激發觀察興趣:
小朋友,妳覺得自己跟葉子熟嗎?我們今天就來看壹看,大家跟葉子到底有多熟悉。大家可以先分組討論壹下葉子的用處,然後我們來看看哪壹組小朋友知道得最多。(學生分小組討論。)
2、學生說葉子的用途。
請每個小組的學生代表發言,說得最多的壹組每人可以獲得壹個閃光卡。
[學生除了能說出教材上所列的壹些用途,還能舉出其他壹些用處,比如,有同學說到了葉子可以吸灰塵、葉子可以當遮風擋雨等,這些其實就是葉子在環保方面的作用。這樣的談話式教學可以隨時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既活躍了他們的思維,又鍛煉了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
3、觀察葉子。
剛才,小朋友們都說出了葉子的很多作用,老師很佩服妳們,那麽,妳們有誰仔細地去觀察過葉子呢?(學生都紛紛搖頭。)沒關系,我們現在就壹起來認真地觀察葉子,然後,把自己觀察到的和大家壹起分享,好不好?
4、交流發現。
隨機點名學生說自己的發現,將有價值的作簡單板書。
5、欣賞葉子。
說得真棒,看來大家的小眼睛都很亮,現在,老師想再給妳們看壹些妳們平時很少看到,或者從來沒看到過的,妳可要看仔細啦。(課件出示不同類型的葉子,開擴學生的視野。)
三、發揮想象,制作葉畫。
1、教師提議。
小朋友,現在我們跟葉子已經成了真正的好朋友,那麽妳們想不想把他們制作成精美的葉子畫,用作裝飾呢?我們壹起動手做壹做,看誰做的最美,最有意思。
(集體制作葉畫,教師巡堂。)
2、小組評比。
每組選送壹幅葉畫參加班級評比。
3、班級評比。
首先由每個小組派壹名代表上展示臺(講臺)向大家介紹自己作品的內容及含義,然後由全班民主評出“最佳創意獎”、“最佳合作獎”和“最佳環保獎”,分別獎勵閃光卡。
四、活動延伸。
把自己制作的葉畫送給爸爸媽媽,課外向爸爸媽媽了解葉子的害處。
[這樣有利於培養學生從小養成全面觀察和思考的良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