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語文《春酒》教案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語文《春酒》教案

 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語文《春酒》教案,歡迎大家閱讀。更多相關內容請關註教案目。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語文《春酒》教案

 教學目的

 1.學習文章富有情趣的細節描寫,體會其作用。

 2.理解文章表現的思鄉這壹主旨。

 教學重點、難點

 1.品味文章的關鍵詞語和句子。

 2.體會琦君散文結構嚴謹,寫人傳神,文筆流暢的特色。

 教學時數:壹課時。

 教學過程

 壹、預習

 1.給下列加點字註音。

 枸杞(gou3 qi3) 門檻(kan3) 過癮(yin3)湊(cou4)齊

 酬(chou2)謝 煨燉(wei1 dun4)兩頰(jja2) 家醅(pei1)

 2.解釋下列詞語。

 家醅:自家釀的酒。醅,這裏泛指酒。

 壹馬當先:作戰時策馬沖鋒在前。形容領先;帶頭。

 顧名思義:看到名稱,就聯想到它的意義。

 如法炮制:依照成法炮制藥劑,泛指照現成的方法辦事。

 興高采烈:興致高,情緒熱烈。

 落幕:閉幕。

 過癮:滿足某種特別深的癖好,泛指滿足愛好。

 挑剔:過分嚴格地在細節上指責。

 二、導人

 甜甜的壹杯春酒,是節日的珍品,是母親的驕傲。更是作者最美好的回憶。讓我們與作者壹起,在這杯甘醇的?春酒?中盡情地陶醉吧!

 作者簡介:

 琦君。1918年出生,現當代女作家。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14歲就讀於教會中學。畢業於杭州三江大學中文系,師從詞學家夏承燾。1949年赴臺灣,在司法部門工作了26年,並任臺灣中國文化學院、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後定居美國。琦君以撰寫散文開始她的創作生涯,而她現在已成散文大家。她的名字總是與臺灣散文連在壹起。

 琦君出版有散文集、小說集及兒童文學作品30余種,包括煙愁細紗燈(獲中山文藝創作獎)、三更有夢書當枕桂花雨細雨燈花落讀書與生活千裏懷人月在峰與我同車留子他年說夢痕)、琦君寄小讀者琴心菁姐、(七月的哀傷以及琦君自選集)等。她是著名電視連續劇橘子紅了的作者。

 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想壹想,作者懷念的僅僅是家鄉的春酒嗎?

 教師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的思鄉之情。

 四、學習課文

 學生自主閱讀體會文中細節描寫的作用。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

 課文中有許多細節寫得很有情趣,表現出作者對童年、對母親、對家鄉濃濃的感情。

 例如:

 ①尤其我是女孩子,蒸糕時,腳都不許擱在竈孔邊,吃東西不許隨便抓,因為許多都是要先供佛與祖先的。

 ②我是母親的代表,總是壹馬當先,不請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裏還捧壹大包回家。

 ④抱著小花貓時,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覺。原來我的小花貓也是個酒仙呢?

 ⑤我呢,就在每個人懷裏靠壹下,用筷子點壹下酒,舔壹舔,才過癮。

 ⑥母親得意地說了壹遍又壹遍,高興得兩頰紅紅的,跟喝過酒似的。其實母親是滴酒不沾唇的。

 五、拓展訓練

 (壹)積累有關?思鄉?的古詩名句。

 歷經坎坷的詩人,憂國憂民的詩人,多愁善感的詩人,將他們漂泊異地的惆悵和思念家鄉、親人的愁苦寄寓於月。於是,他們的詩篇和月光壹起光耀千古,撥動著後人的心弦。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靜夜思)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王建宿建德江)

 這兩句寫的是羈旅之思。

 ?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蘇軾水調歌頭),更是道出了蘇軾對相隔壹方弟弟的思念,也給了天下人最誠摯的祝福。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王維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月是故鄉明,露從今夜白。?(杜甫月夜憶舍弟)

 (二)推薦閱讀表現海外遊子思鄉的文學作品。

 琦君故鄉的桂花雨)

 瓊瑤剪不斷的鄉愁

 蕭乾棗核

 (三)學生漫談自己過年的故事、體會。

 六、小結

 本文體現了琦君散文的主要特點。琦君的散文,多寫童年記憶,母女之情,友伴之誼。童年、故鄉、親人、師友占據了她創作題材的絕大部分,她以中國傳統溫柔敦厚的情懷,以細膩溫婉的筆致,將這些營造成了壹個藝術世界。

 思鄉,是本文壹大主旨。故鄉的壹切都是那麽美好。?我?的天真可愛,母親的善良能幹,鄉人的淳樸厚道,都令人神思飄飛。琦君的散文結構嚴謹,寫人傳神,文筆如行雲流水。

 七、布置作業

 1.研討與練習三。

 2.選用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春酒》 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 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表達的情感。

 2、通過朗讀、探究和合作交流,來理解作者通過敘述家鄉的風土人情來表達濃濃的思鄉之情。

 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目標2

 教學方法:朗讀研討。

 教學步驟:

 壹、課文導入。

 配樂朗誦:(打開音樂)相信有很多同學都熟悉余光中的《鄉愁》這首詩吧,會背的同學和我壹起背壹下:?小時候,鄉愁是壹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故鄉在那頭。長大後,鄉愁是壹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後來呵,鄉愁是壹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裏頭。而現在,鄉愁是壹彎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大家都知道,通過這首詩余光中先生想表達對故鄉對祖國的懷念。我想,遠離故鄉的人大概都會有這樣思鄉的感受吧。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文章的作者琦君,是臺灣著名的女作家,和余光中先生有相同的經歷。她的故鄉在浙江,在故鄉上過小學、中學和大學,而後去了臺灣,時隔幾十年她還是思念她的故鄉,在她的很多文章裏都有所反映,讓我們壹同來閱讀她的《春酒》,看看她又是怎樣來表達對故鄉的思念之情的。

 二、教學過程。

 1、配樂朗讀課文。我請幾位同學分別來朗讀課文,為了更能讀出感情來,我為妳們配上音樂。其他同學在聽的時候,註意畫出妳認為比較重要的詞語,或不太熟悉的詞語,同時來想壹想文中那句話直接表達了作者的思鄉之情?

 指出生字詞。

 氣氛(fēn) 兩頰(ji?) 煨燉(wēid?n) 枸杞子(qǐ)

 薏草(y?) 斟酒(zhēn) 家醅(pēi)

 明確:壹句話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鄉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兒去找真正的家醅呢?

 這種情感是通過什麽樣的具體行動方式表達出來的呢?

 明確:通過自釀八寶酒來體現自己對家鄉的懷念。

 2、酒既然是作者思鄉情感的寄托,那我們來看看作者是怎樣寫的。本文題為春酒,作者僅僅就是來寫春酒的嗎?

 過新年 喝春酒 喝會酒

 3.作者為什麽選擇過新年、喝春酒、喝會酒這幾個生活場景來寫呢?

 明確:印象深刻、有代表性、有家鄉味(用課文中的壹個詞來回答)

 師過渡:

 下面就讓我們壹起隨同作者回到她的故鄉,來體驗她的?家鄉味?。

 二、重點研讀。

 (壹) 請同學自由地大聲朗讀課文,找出妳所喜歡的句子。

 (二) 然後小組討論交流,請說說妳們喜歡的理由。(教師巡視)

 (三) 小組匯報

 (1)、我是母親的代表,總是壹馬當先,不請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裏還捧壹大包回家。

 生回答:寫出了我當時情不自禁,對喝春酒充滿期望而急切的熱情;也寫出了當時?我?很?饞嘴?、可愛的樣子。(情趣)

 問:?我?當時期望的熱情和可愛,是通過哪些詞語體現出的?

 生答。

 師再問:

 想壹想:如果把?壹馬當先,不請自到?,換成了?受邀請?,會怎樣?

 如果把肚子吃得跟?蜜蜂似的?,換成說吃得?像小豬?呢結果會怎樣?

 如果把?還?換成了?便?,效果又會怎樣?

 明確:

 終於到來的急切心情,壹副很嘴饞的樣子。

 就是因為蜜蜂是小小的,很可愛,很像當時的?我?,寫出了?我?的可愛。

 ?還?捧壹大包說明她吃飽了後竟然還拿,也正寫出了孩子的可愛。

 我們就請這壹小組的同學給我們***同朗讀,註意讀出作者的情感來。

 (2)、?補氣、健脾、明目的喲!?母親總是得意地說。

 這句話寫出了母親非常得意的心理。(情趣)

 請壹個學生起來給大家讀讀,其他同學聽他讀得怎樣。為什麽讀出來了?(或為什麽沒有讀出來?)

 明確:這壹語氣詞表達出了母親非常得意的心理。

 朗讀時註意讀出這樣的語氣。

 我們大家***同把這句話朗讀壹遍。

 (3)、其實我沒等她說完,早已偷偷把手指頭伸在杯子裏好幾回,已經不知舔了多少個指甲縫的八寶酒了。

 生回答:?我?對母親的八寶酒很喜歡,很饞的樣子。(情趣)(甜蜜的感覺)

 問:為什麽這樣說呢?如果把?偷偷?和?好幾回?去掉好不好?為什麽?

 生試著讀壹遍。

 明確:不好。 ?偷偷?而不是當著母親的面,表現?我?內心是非常想喝的,但又不能讓母親知道的隱秘心理。?好幾回?是指多次,而不是壹回、壹次,足以見出母親的八寶酒對?我?充滿了誘惑,也顯示出?我?的可愛。

 那我們請壹位同學給我們讀讀看,看他是否能讀出這樣的感情來。

 (4)、母親給我在小酒杯底裏只倒了壹點點,我端著、聞著,走來走去,有壹次壹不小心,跨門檻時跌了壹跤,杯子捏在手裏,酒卻全灑在衣襟上了。抱著小花貓時,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覺。原來我的小花貓也是個酒仙呢!

 生回答:?我?的可愛和情趣。(情趣)

 問:為什麽這樣說呢?能否從具體的詞語來說說呢?

 明確:

 ?只?和?壹點點?說明對母親的?小氣?而感到不滿足。

 ?走來走去?表明了他即使是只得到了壹點點的酒,但還是格外珍惜,舍不得喝。

 ?捏?是對撒了雖不是很多但自己很是珍惜的壹點點後的失望。

 ?直?表現小花貓對八寶酒滿是喜歡,舔個不停,煞是可愛。

 ?呼呼?地睡了,表現了小花貓舔碗酒後的相當滿足和陶醉的情態。

 ?也是?壹詞,是以?我?當時的心理來揣摩小花貓的,可見?我?也同小花貓壹樣饞得要命,也寫出了?我?的那種童趣。

 請壹個同學來給我們來示範朗讀。其他的同學註意欣賞,聽他們讀得怎樣。

 師再次強調幾個重讀的詞語。

 大家來***同朗讀這兩句話。

 (5)、我呢,就在每個人懷裏靠壹下,用筷子點壹下酒,舔壹舔,才過癮。

 生回答:這句話寫出了?我?當時很撒嬌,很嘴饞的情態。(情趣)

 請所有的男同學來給我們來示範朗讀,女同學註意欣賞。

 那女同學來說說他們讀得怎樣?為什麽?

 生回答。

 師提示:文中有哪些詞語能體現作者的感情?

 ?靠?和?點?說明?我?年齡雖小但很機靈。

 ?舔壹舔?說明她想喝但又不敢當著大家的面去喝,只能?舔舔?,即便如此,也讓她很過癮。

 ?才?在和?只有?搭配,足見她的嘴饞了。

 現在,我們請所有的女同學來朗讀這句話,男同學註意欣賞。

 (6)、因此,我每年正月裏,喝完左鄰右舍的春酒,就眼巴巴地盼著大花廳裏那桌十二碟的大酒席了。

 生回答:寫出了?我?焦急等待的心情,小時候,我那企盼的神態。(情趣)

 問:為什麽這樣說呢?若把?眼巴巴?去掉,會怎樣?

 生把去掉?眼巴巴?之後的這句話,再讀壹遍看看效果怎樣。哪個同學發現了?

 明確:若把?眼巴巴?去掉,就不能夠寫出小女孩那種盼望的眼神,目光裏滿是期待和向往。

 (7)、母親得意地說了壹遍又壹遍,高興得兩頰紅紅的,跟喝過酒似的。其實母親是滴酒不沾唇的。

 生回答:甜蜜的神態。

 問:在語句中並沒有這樣的字眼啊,妳是怎樣看出來的?

 生答:跟喝過酒似的。

 問:那妳是否能通過具體的詞語,把母親當時的心理準確地說出來呢?

 明確: ?兩頰紅紅的,跟喝過酒似的?用的是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表現出母親得到別人表揚後的得意和些微的?羞愧?。壹副農家婦人的樣子。

 ?其實?這壹副詞十足地寫出了母親做八寶酒就是為了讓別人能夠品嘗到其中的濃香就很開心、榮幸和滿足了。壹個賢妻良母就真實地再現了出來。

 好!揣摩得很準確。

 那哪壹位同學能自報奮勇地給大家朗讀壹下呢?

 (8)花匠阿標叔也巴結地把煤氣燈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點燃了,掛在花廳正中,讓大家吃酒時劃拳吆喝,格外的興高采烈。

 生回答:花匠阿標叔的老實善良、純樸的形象躍然紙上。

 妳是怎樣體會到的呢?

 師提示:A、揣摩他當時的心理。

 B、這是故鄉濃厚、淳樸人情的最好體現,不說話,總是樂呵呵地做事,能為很多人帶來快樂,自己是非常高興的。

 請壹位男同學來給大家讀。

 研讀小結:

 問:作者為什麽能在幾十年之後對家鄉的過年時的生活細節記得那麽清楚,描寫得那麽細致呢?

 明確:對故鄉有感情。

 問:對故鄉的什麽有感情呢?

 明確:風土人情。(母親、喝酒的事)這其實也是作者所說的家鄉味。

 通過作者的細致描寫,其中甜蜜、情趣和濃厚的淳樸人情便躍然紙上。

 三、課堂小結。

 琦君曾這樣深情地說過:?像樹木花草壹樣,誰能沒有壹個根呢?我若能忘掉故鄉,忘掉親人師友,忘掉童年,我寧願擱下筆,此生永不再寫。?

 我們讀了文章後,從作者的回憶中,我們似乎也跟著作者回到了她的童年,感受到作者家鄉濃濃的風土人情味;那種濃郁的家鄉情顯現在字裏行間。

 現在我們再壹次體會作者的思鄉情,在音樂中,大家***同朗讀課文的最後兩小節,感受作者的思鄉之情。

 (朗讀時,註意節奏放得慢壹些,抓住濃濃的思鄉情。)

 四、作業。

 ?我?如法炮制,自釀了八寶酒,但兒子挑剔地說:?妳用的是美國貨葡萄酒,不是妳小時候家鄉自己釀的酒呀。?聽了兒子的話,?我?當時是怎

 樣想的呢?請妳用壹段文字寫出?我?當時的心理。

 板書:

 春 過新年 情趣

 喝春酒 風土人情 思念故鄉

 (家鄉味)

 酒 喝會酒 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