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樹的牧羊人》縮寫 400~500字
假如妳想了解誰是真正品行出眾的人,恐怕得花好幾年觀察:看看他的行為是否無私;動機是否慷慨;同時他還必須在大地上留下明顯的印記。
四十年前,我來到普洛旺斯高原。我朝遠處山谷那人叫道:“給我壹點兒水好嗎?”那是壹個牧羊人,在石屋前還有壹群綿羊。他默默地從井裏汲水給我。可以感覺得出他是壹個充滿自信、意誌果斷的人。
“為什麽要辛辛苦苦地種樹呢?”我問。他說,這塊高原因為沒有樹,正走向死亡。反正他沒事業的壓力,正好可以擔負起拯救大地的任務。
五年戰亂後,我想起了他。他現在只養四只羊,他不再放羊,因為羊群會啃掉他種的樹苗。
我們壹整天都在他的森林中走著。這片森林全長十壹公裏,最寬的地方有三公裏。
他以最單純的想法,按部就班地執行計劃,心裏並沒有任何負擔。可是當我們回頭往村莊走時,途中壹條原本幹涸已久的河床,現在居然水流淙淙。這是連鎖效應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壹幕。
或許正因為布非耶擁有無私的心靈,加上住在有益健康的山林,過著儉樸的生活,上帝才賜予他如此強健的體魄。以他種樹的速度,實在無法估算他還能種多少畝的山林!
這個男人告訴我們,只靠身體力行和蘊藏的品德,便能將荒地變成沃土。
法國作家讓·喬諾寫過壹篇著名的小說.講的是壹個離群索居的牧羊人.通過近半個世紀堅持不懈地植樹.證實了“孤獨者能夠找到幸福 . 這位牧羊人.不知道1914年的戰爭.也不知道1939年的戰爭.他天天和樹打交道.和樹相依為命.他用心靈的語言和樹談心.默默地交流.過的是“淡泊生活 .他通過親身經歷證實了孤獨者“找到了過得美滿幸福的好辦法--愛讓生活多份陽光 .
這位牧羊人幾十年置身於荒無人煙的地域.他每種下壹棵樹.就感到在人世間就又多了壹個親人.他的事業是“堪與上帝比美的事業 .由於充滿了改造現實世界的強烈願望和對樹的極度熱愛.這位牧羊人在實踐中逐漸發現人與土地.人與自然相互依存的關系.他深深意識到人生的價值在於為他人.為後人造福. 幸福不是壹種狀態.而是壹種心態.人生充滿忙碌.但人們依然可以選擇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生活繁瑣而艱辛.但寧靜的心靈和滿腔熱忱會彈奏出精彩的樂章!
愛是人生之源.壹個人的心中倘若沒有愛的泉水.那也就不會有人生的綠蔭.有了愛.縱然是滿眼陰雲.遍地荊棘.妳都會對這個世界充滿無限的迷戀和神往.愛造就人成為獨壹無二的動物.物質的貧缺只會導致人生的艱難.而愛的匱缺則會使人生空虛和靈魂孤獨. 令人心痛的是.在這個越來越崇拜物質的年代.壹些人變得急功近利和急於求成.物質左右著他們的心靈.其心靈世界猶如幹涸的沙漠.心不乏則身不累.
有人說.像螞蟻壹樣工作.像蝴蝶壹樣生活.這樣的人.其生命壹定是陽光般燦爛炫美.成功學家拿破侖希爾曾經說過:“人與人之間.只有很小的差異.但是這種很小的差異可以造成巨大的差異.很小的差異即積極的心態還是消極的心態.巨大的差異就是成功和失敗. 愛能使人懂得憂傷與痛苦.同時也能使人擺脫憂傷與痛苦.令平凡的生活充滿情趣與意義.英國著名詩人蘭德暮年時在壹首詩中寫道:“我不和誰爭.和誰爭我都不屑.我熱愛大自然.其次就是藝術.我雙手烤著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準備走了-- 蘭德的這首小詩表現了壹個走進暮色的老人通達從容.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和寧靜淡泊.鉛華洗盡的人生境界.愛讓生活多份陽光.種樹的牧羊人不也正是如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