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思路:選擇壹個小朋友為對象,把他的愛好寫下來。
觀察記錄
觀察對象:張誌恒
性別:男
年齡:5歲
觀察時間:2011年10月10日
觀察地點:本班教室
觀察目的:培養幼兒獨立解決問題和寬容的品格,減少告狀行為的發生。觀察記錄:
平日裏,經常有壹些幼兒把自我從家裏帶來貼畫兒分發給自我的好朋友。今日放學前,我看見武憶冉小朋友把貼畫兒發給了自我的好朋友郭杉、孫宇等。這時我聽到張誌恒小聲對武憶冉說:“我也想要壹張貼畫兒,妳給了郭杉兩張,妳給我壹張吧!
妳不給我的話我就告訴張教師妳帶貼畫兒了!”於是我便故意裝作沒看見,讓幼兒自我應對問題。這時張誌恒便跑到我面前對我說“張教師,武憶冉帶貼畫到幼兒園來,還把它分給小朋友!”
觀察分析:
經過觀察我發現,她們對美工區十分感興趣,最終因為沒有辦法很無奈從而選擇了圖書區。而在圖書區她們互相傾訴,圖書區似乎成為了她們聊天放松心境的場所,其實,她們彼此的傾訴也是壹種語言表達的形式,只是她們的傾訴資料相比較較隨意。
教育措施:
這只是幼兒之間的小矛盾,教師可將問題拋還給幼兒,引導他們自我學著處理;若是較嚴重的情景則需教師酌情處理。另外,平時註意多與幼兒溝通,了解他們內心的想法。此外,與家庭配合培養幼兒獨立解決問題的本事和寬容的品格,以減少告狀行為的發生,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