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茶的幾個步驟
功夫茶能如此負有盛名定有他的獨特之處,主要體現在他的泡沏方法上。泡沏功夫茶壹般分為八個步驟:壹、治器。所謂治器,就是把茶器洗工凈。壹般的功夫茶是幾個茶杯配壹個茶壺(茶杯由三個為宜),治器就要用開水把茶杯和茶壺洗工凈。二、納茶。所謂納茶就是把茶葉放進茶壺裏。納茶時候壹般不用手直接去拿茶葉,而是用壹個小勺來盛茶葉,這樣避免茶葉帶著手氣、汗味,還要向客人介紹茶的特點、產地。茶葉放進茶壺的時候還要註意把茶碎放在茶壺裏面,把整顆整顆的茶葉放在茶壺上面和出水口處,這可避免沖茶的時候茶碎隨茶水流出來。三、候湯。候湯則是等待水開。這個環節是有講究的,水開則湯沸,可分為壹沸、二沸、三沸三個階段。開始冒水泡的時候太稚,溫度不夠,不宜泡茶,叫做嬰兒沸;當水頂水壺蓋時,湯已太開了,太老了,叫做百壽湯也不宜泡茶;只有當水泡連串沖上來,水面浮珠的時候才是最合適泡茶的湯,這樣的湯才能泡出茶的最佳顏色和味道。四、沖茶。沖茶切忌把湯直接沖壺心,湯要沿著茶壺的邊緣沖入去,高沖低灑。如果把湯直接沖在茶壺中心則茶的香氣揮發得太快,容易散發出來,減少了茶香。這叫做玉液回壺,以水到壺口為度。五、刮沫。湯進茶壺必定會沖出壹些泡沫,刮沫就是要把這些泡沫刮掉。這個程序也是檢查茶壺好壞的時候,看看茶壺制作得是否“三山齊”。如果茶壺制作得好,能做到“三山齊”,那麽沖茶的時候沖滿水,水不會流出來,泡沫也剛剛好浮上茶壺口,這樣便於刮沫。六、淋罐。用開水把茶壺淋壹遍,這樣有三個作用。其壹,熱氣內外夾攻,逼使茶香迅速揮發出來,追加熱氣;其二,小停片刻,等到罐身的水幹,標誌著茶熟;其三,可以除去壺外的茶沫。七、燙杯。功夫茶全過程追求壹個“熱”字。燙杯就是要讓茶壺具有壹定的高溫。要做到低、快、勻、盡。“低”則是開水要低低地沖入茶杯中;“快”就是燙杯的時候動作要快;“勻”就是整個茶杯都要燙得均勻;“盡”則是燙杯後要把杯子裏的水倒幹凈。八、斟茶。這就是把泡好的茶斟出來,茶杯壹般是有三個擺成品字形,在斟茶的過程中有兩個特別的動作,開始是沿著三個茶杯壹圈圈、循環的斟沏,以三四圈為宜,當茶到最後,將壺中所余斟於每壹杯中,這些是全壺茶湯中的精華,應壹點壹滴平均分註,動作要連慣,這兩個動作人稱“關公巡城,韓信點兵”,切忌滿壹杯之後再斟其它杯。經過這麽八個工序,壹杯熱杯終於泡好了,看起來是不是很麻煩呢?看起來麻煩可喝起來可就香了,此時妳才體味的勞動換來的果實才是最香甜的。啜茶的方式更為奇特,剛接觸功夫茶的朋友不懂得這壹層,舉起茶杯壹口喝盡,這並不是功夫的啜茶方法。啜功夫茶,先要舉杯將茶湯送入鼻端聞香,只覺濃香透鼻。接著用拇指和食指按住杯沿,中指托住杯底,舉杯傾茶湯入口,含湯在口中迥旋品味,頓覺口有余甘。壹旦茶湯入肚,口中嘖!嘖回味,又覺鼻口生香,咽喉生津,壹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兩腋生風,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