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公園——愚園路——江蘇路——華山路——徐家匯
時間:1-1.5小時 線人推薦:愚園路 在1918年的上海版圖上,這裏的確是壹個名為“愚園”的私家花園。經歷過舊上海租界的喧囂,住過七十二家房客,歷經半個多世紀煤衛合用的熱鬧之後,現在的它,像老克勒壹樣平和溫婉又不失風度。
愚園路是典型的上海馬路,曲曲折折從最西端壹直延伸開來,弄堂的號碼壹直排列到1600多,每條弄堂裏更有數不清的住家。
從西往東慢慢走來,兩側幽深的弄堂裏,壹幢幢驚艷的小樓,隨時躍入視野。老房子,特別是有故事的老房子,總讓人心生出許多莫名的聯想。路兩邊,是生長了半個多世紀的梧桐,它見證了上海這些年來的發展。
■駐足點
汪公館 地址:愚園路1136弄31號
60多年前王伯群為娶大夏大學校花保誌寧而建,因汪精衛住過而得名。如今再看這座哥特式城堡建築,房子依舊是那幢房子,只不過是門口掛上了長寧區少年宮的牌子。有時候白天走過,還能聽見從窗戶裏飄出各種各樣的器樂聲,或悠揚,或急促。
愚園路749弄這是壹處從外面絕對發現不了的別墅群,最為出名的是63號、65號、67號。從749弄拐彎進去,整個建築群的入口相當開闊,但至後來,越顯幽秘,主人也越顯貴。最後幾扇小門,通往熙熙攘攘的鬧市,據說也是為方便逃生。亂世裏的房屋,留著亂世裏才有的門。
漫步線路2
徐家匯——衡山路——淮海路
時間:1小時 線人推薦:衡山路 走過才知道,白天的衡山路和晚上判若兩人。不寬的馬路,幹凈的街道,兩邊風格迥異的建築,壹切都在日光下簡單直接,和酒吧曖昧無關。
最喜歡路兩邊濃密的梧桐。蔓延了好幾個街區,悠遠的歷史使樹的枝葉異常繁茂,經過修剪的樹枝密密地遮蓋了路的上空,整條路變成長長的拱形走廊。
衡山路上隱匿著很多歷史久遠的老公寓和私家洋房,它們如隱士般在歲月變遷中保持著自己獨有的姿態。偶而開合的鐵門,備顯神秘,只留給路人匆匆壹瞥。門內繁茂的綠樹枝葉探出門外,攀上山墻的青藤,夕陽下鮮艷的建築輪廓,路燈下建築拉長的身影,總會令我們有壹點心動。
■駐足點
香樟花園 地址:衡山路2號甲(近桃江路) 衡山路上的香樟花園,是上海很有氣質的咖啡館。那棵高大的香樟樹穿墻而出,樹與建築成了不可分割的整體,營造著獨特的韻致。臨街的壹面,擁有明亮通透的開放式玻璃窗。
如果走累了,可以在這裏選壹個靠窗的座位,點壹杯藍山咖啡,把思緒拋到九霄雲外,只管看著窗外發呆,讓路人成為自己的風景,也讓自己成為路人的風景。小紅樓餐廳,地址:衡山路811號
三層的紅色小樓,充滿了壹種誘惑。踏入小紅樓的那壹刻,沈浸在那份優雅和懷舊裏。據說,這裏是百代電影公司在中國的總部的前身,1983年,又成為中國唱片總公司上海公司所在地。
漫步線路3
延安西路——新華路——淮海路——華山路——徐家匯
時間:1.5小時 線人推薦:新華路 走在新華路上,路旁的梧桐樹枝葉茂盛,樹冠在路中間合攏,陽光只能透過枝葉稀疏處灑下,在路面上形成斑駁的光點。走過上海民族樂團,隱隱約約還能聽見庭院深處傳來的悠悠的琴聲。
如今,臨街的老建築被整修壹新,圍墻上布置了各色的浮雕。可惜的是,新添的幾座現代主義雕塑,總讓人覺得有些突兀。
■駐足點
新華路200號壹座中國傳統宮殿式建築,重檐大屋頂,紅色琉璃筒瓦,灰白墻壁,沈穩而莊重。
新華路231號這棟三層高的英國鄉村式花園住宅,白色的粉墻露出黑色的木框架,老虎窗透出壹絲優雅。
新華路329弄32號乙早年間的瑞典公使館,匈牙利建築師鄔達克設計。建築屬英國民居形式,局部帶羅馬城堡式,讓它在附近的洋房群裏獨具特色。據說解放前此建築曾轉讓賣給盛宣懷家族,至今盛家尚有後裔居住在內。
漫步線路4
漕寶路地鐵站——漕寶路——桂林路——田林路——宜山路
時間:2小時 線人推薦:田林路 從漕寶路地鐵站走出來,沿著漕寶路壹直朝桂林路走,便是飄香四溢的桂林公園,也許並不是所有人都知道,桂林公園原稱“黃家花園”,是舊上海大亨黃金榮的私人花園別墅。
轉個彎,走十幾分鐘就是繁華的田林路。下班的時候經過這裏,除了兩旁各式各樣的小店,還有偌大的夜市。在路邊水果店裏秤上幾個橘子,來斤炒貨店裏的瓜子,邊走邊看邊吃,還真能淘上幾樣家中缺少的小雜物。
漫步線路5
徐家匯——建國西路——建國中路——建國東路——西藏南路
時間:2小時 線人推薦:建國西路 沿街徐行,老梧桐樹葉子隨風沙沙作響,周遭的喧鬧
頃刻間都不復存在了,在濃郁的人文氣息裏自由地讓思緒靜靜蔓延。
這條路上,可看的東西太多。太原路的別墅,天平路的建築,從陜西南路拐個彎,還有最具有書香氣質的紹興路。雖然是壹條很不起眼的小馬路,從東到西,不過兩三百米,不熟悉的人會將它錯過。馬路窄,兩邊是高大的梧桐樹,梧桐樹影灑下來,使這條街顯得更加幽靜。因為路上沒有公交車,天氣好的日子,便經常可以看見三三兩兩的人圍在馬路中間聊天,看樣子像是這裏的居民,這就有了很家常的市井味。
■駐足點
太原別墅 地址:太原路160號 建於1928年。抗日戰爭結束後這裏曾作為美國總統特使馬歇爾將軍的寓所,故又以“馬歇爾公館”而聞名。
建築風格為法國晚期文藝復興式樣,其最顯法國特色的部分是它的孟莎式屋頂和法式老虎窗。
漢源書店 地址:紹興路27號 書店不大,看上去很寬敞。猶如自家的書房,靠窗擺放著深綠色的沙發,沙發間的桌子上有壹盞別致的小燈,帶著舊上海的味道,又滲入了西式浪漫風情。沙發旁有壹排書架,陳列著各式書籍。各式古匾掛於四周壁墻,8mm電影放映機,古樸的手搖電話,寧靜而有序地鋪陳在眼前。
漫步線路6
外灘——南京東路——南京西路——靜安寺
時間:1小時 線人推薦:南京西路 那日跟朋友壹起走,他指著靜安別墅說,這裏在1930年代開有很多珠寶店、皮貨鋪,電影《色·戒》中那間珠寶店就在這裏,而且也確有其處,據說是張愛玲的好友炎櫻家開的。
當年的珠寶店早已無影無蹤,只留下靜安別墅,洗去了舊時的浮華,不再帶有舊上海那股濃艷的胭脂粉味。其間,住著老上海的後代們,過著柴米油鹽的平淡生活。
說到寫盡上海金粉幽怨的張愛玲,自然要拐個彎去看看張愛玲故居,就在常德路和愚園路的交會。遙想當年,她也是常常行走在南京路的夜色中吧。
■駐足點
張愛玲故居 地址:常德路195號 常德路195號,常德公寓,舊時喚作“愛丁堡公寓”,1939年的張愛玲與母親和姑姑就住在51室;1942年搬進了65室(現在為60室),直至1948年,在她的《公寓生活記趣》中就記錄了這段生活。
漫步線路7
南京西路——陜西南路——長樂路——鎮寧路
時間:1.5小時 線人推薦:長樂路 長樂路以烏魯木齊為界,劃分為兩個世界。往西是老建築的天地,以民居為主,其中不乏歷史保護建築。安靜地走走停停,在不期然中獲得壹些驚喜。這些還不是全部,穿梭在長樂路大大小小的弄堂中,那才是精髓所在。夜色漸臨,老洋房庭院前,壹老人躺在樹蔭下養神,搖椅旁的收音機,播著咿咿呀呀的昆曲。
往東則是有名的時尚壹條街。服裝店、飾品店壹家挨著壹家,吸引大小藝人名人出沒。老外們會把店開在三層老洋房裏,黑白色系,復古墻面,嘎吱作響的木頭樓梯,時尚的衣飾,據說還可以度身定做。
如果從東往西走,富民路附近有不少滬上有名的小飯店,像保羅酒家,阿毛餐館。
漫步線路8
淮海中路——汾陽路——東平路——烏魯木齊路
時間:40分鐘 線人推薦:東平路 東平路不長,因壹部《大城小事》而蜚聲海外。這部被戲稱為“最佳上海風光片”的影片,就是在這裏取景。
從汾陽路過來,沿著東平路慢慢走,不過200多米,沒有公交車,行人也不多。惟其如此,才能壹直用最閑適的心情和步調去走。
直走,就是衡山路,再走就是烏魯木齊路,夜上海最繁華喧鬧的場所。
可以避開繁華,只需要朝裏面走上十幾米,往回望,汽車還能看到,車聲卻好似奇跡般地消失了。走在其間,內心也平靜下來,連過往的人,步子也不由自主地緩慢下去。
■駐足點
寶來納餐廳 地址:汾陽路150號 氣勢非凡的灰白色洋樓,具有法國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風格。如今已是上海灘上壹家知名的德國餐廳,在這裏能嘗到著名的德國烤豬肘,而它的自釀啤酒據說是全上海最好的。卻少有人知道,當年國民黨高級將領白崇禧曾居住於此。而在這之前,這裏則是法籍冒險家司比爾門的私家花園。
愛廬 地址:東平路9號 壹幢法國式的花園住宅,為宋美齡的陪嫁。
典型的法式花園洋房,墻面繞著隨季節變幻色彩的蔓藤,外墻嵌著或黑或白或黃的各色鵝卵石,屋面為孟沙坡面式的,鋪著紅色的平板瓦,幹凈洗練而不落俗套。
漫步線路9
淮海路——天平路——武康路——湖南路——興國路
時間:70分鐘 線人推薦:武康路 武康路很長,走這條路需要壹定的腳力。但它的幽靜,卻讓人無法放棄。
沒有到過武康路的人,很難體會到上海老馬路的靜謐和幽雅。壹條不算狹窄的路,斜斜地延伸著,沒有絲毫張揚的意味。馬兩旁的老別墅在梧桐的綠蔭裏露出壹角,不顯山不露水,靜靜地躺在陽光中享受著暖暖春意。
上海不是壹座傳統的中國城市,它的文化就是開放,洋為中用,中西結合。而武康路就是最好的表達,用了眾多的西式建築,沈靜內斂氣質保存完好。
從武康路往周圍輻射,還有太多可以走的路,可以觀賞的街景。天平路上的服飾小店讓人心動,與淮海路交會口的Hands值得壹看。湖南路上住過趙丹,住過阮玲玉,這些風流人物為湖南路刻下了別樣風情。
■駐足點
武康路107弄2號 陳立夫、陳果夫在滬住宅,壹幢英國鄉村式花園別墅。這幢建於1946年的三層花園洋房,造型十分典雅。目前,這幢住宅內居住著好幾戶人家,算是“四大家族”豪宅裏最平民化的壹幢了。
HANDS地址:天平路31號
壹家很不錯的服裝外貿小店,品質很不錯。店內還有小小的玩具屋,裏面擺滿了各式各樣從國內外搜羅來的奇怪玩意。
趙丹故居 地址:湖南路8號
深深的院墻,壹扇花格的鐵門,就如同壹道阻隔在歲月之間的柵欄。靠近小洋樓的地方有壹棵枝繁葉茂的大杉樹,虛虛實實地護著小樓的入口處,這公寓也就愈發顯得靜謐了。趙丹的寓所在第三層。
漫步線路10
4號線海倫路口——溧陽路——四川北路——多倫路——山陰路
時間:1小時 線人推薦:多倫路 從4號線出來走5分鐘就是幽靜的溧陽路。從喧囂的四平路彎進安詳的溧陽路,喧鬧壹下子就被濃密高大的梧桐樹蔭趕走了。路旁盡是花園洋房,車子不多,行人寥寥,兩旁矮墻上還有風景畫,恍如衡山路的安靜版。沿著溧陽路壹直走,就是多倫路。
夕陽灑在多倫路上,壹條不足600米的街道,沿街的書販和古董攤吸引路人駐足。壹條曾經同時住過魯迅、葉聖陶的街道。裏弄深處的老建築流轉著1930年代風情,濕潤的空氣氤氳著懷舊的味道。
■駐足點
老電影咖啡吧 地址:多倫路123號 上海首家主題電影吧,二樓可以看由老式電影機放映的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老電影。壹杯咖啡,壹盞充滿懷舊情調的街燈,壹只被歲月封塵的郵筒,就如同這條街上不變的老建築。
孔公館 地址:多倫路250號 孔祥熙、宋藹齡夫婦在上海就有四處豪宅,多倫路上的“孔公館”乃其中之壹。漫步在多倫路上,向250號裏張望,那氣派的外墻,那華麗的拼花瓷磚,讓老建築的伊斯蘭風情撲面而來。據說,孔祥熙喜歡在周末坐夜班火車到上海府邸,常在此設宴招待賓客。
這些漫步路線可以借鑒作為騎車路線用,務必說壹句:上海的延安路和淮海路是禁止騎車的,其他的,隨意!望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