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政史不分家,真的假的?各自研究的側重點? 研究方法的不同?治史的精神?

政史不分家,真的假的?各自研究的側重點? 研究方法的不同?治史的精神?

政治歷史也不分家,其實歷史與很多科目都不分家,凡事都是在壹定的歷史背景下發生的,凡事也都有其歷史。前幾天我在自習室有遇到壹個學法律的師兄,結果他的方向是法律史。

政治就是統治階級穩固政權的壹種工具而已,“勝者王侯敗者寇”,所謂的正史都是由戰爭的勝利者譜寫的,為的只是壹個“名正言順”,壹個“正義”。所以我很不喜歡政治,因為政治帶來的壹直都只有“虛偽”和“假像”。

“歷史沒有真相”,歷史的真相的確掩埋在了政治的迷霧之下,政治帶給了歷史太多的假象,但這並不意味這歷史就沒有了真相,所以我認為真正學歷史的人就該有著那壹份對真相的執著,也可以說那是壹個人應該有的“敬業精神

治史精神——治史的基本態度就是:實事求是,根除壹切虛飾浮華。板凳須坐十年冷,文章不寫壹字空。

壹個老師的觀點:

大學中有政史系,學校中有政史教研組,政治學科與歷史學科確?有相通之處,所謂政史不分家。本學期我有幸擔任歷史教學,對此深?有體會,尤其在用“導學案”進行教學的實踐過程中,更發現兩科有?相同之處,現就我在教學實踐中談壹些看法與同仁探討。?

壹、內容相連,可以融會貫通。?歷史是學習過去事實,是客觀發生的產物,政治是學習思想價值?觀的東西,是主觀產物,但二者都建立在事實基礎上,通過對事實與?國家政策的學習分析,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情感價值,在內容?上可以聯系、互相運用。如:初二歷史中知識社會主義三大改造、黨?的基本路線、民族政策、壹國兩制等知識點,在初三政治中都有體現,?通過初二歷史學習,為學生初三政治學習打下基礎知識,歷史事實的?生動具體,有效豐富了初三政治知識,變枯燥為生動。?

二、教法相通,可以互相運用?

1、精心備課,設計科學的導學問題?課堂改革要求課堂是互動的,但並不是說教師的教學活動就可以?脫離教材,海闊天空的發揮。傳統的課堂,備課只關註具體史實的分?析和知識的填塞,而“導學案”教學下的備課,我將政治知識與歷史?知識結合起來,采用開放、合作、發散的備課。在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始終圍繞壹個主題——學生學習的需要,從教學目標的確定到學?生預習題目與預習方法的指導,再到學生合作探究題目的設計以至教?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唯有惜時才能成功,唯有努力方可成就!?學過程每壹個環節,都應該首先考慮學生的需要,所有的細節都要針?對學生的“學”設計。例如;在講改革開放時,歷史要求學生掌握明?確時間就行,我把政治中改革開放的意義、四項基本原則、壹個中心?補充進來,豐富了課堂,也為初三政治教學做了鋪墊。?

2、教會學生“看”書?教育家陶行知說過:“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生學。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我們教師以前在講課時,對學生的能力往?往是信任不夠,總怕學生聽不懂。在講到某些重、難點時,由於對學?生潛力估計不足,所以教師講道理多,而學生說的不多,更不要說自?學了。有些學生在長期的“填鴨”式教學方式下,自身的自學能力已?經被埋沒。“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才是?讓學生成為課堂主宰者的真正解決之道。讓學生由“要我學”、“我要?學”變成“我會學”、“輕松學”。?無論政治還是歷史,我認為學生首先應該學會“看”書。?千萬?不可忽視閱讀課本的重要性,只有真正的看懂看透教材,學生才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把聽起來空洞乏味的內容變成自己的閱讀體?驗。學生在閱讀時,首先從宏觀上把握當天所學內容,在心中構建出?基本框架。讓學生知道今天要學習的有那些內容,以及這些內容之間?有何內在聯系。對政治學科而言,可以有效熟悉教材知識,對歷史學?科而言,可以加快學生記憶,減少學生機械記憶。

3、教會學生提問。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引導者,理應在適當的?時候啟發學生,引導學生,將學生壹步步的領向真理。這個過程中就?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唯有惜時才能成功,唯有努力方可成就!?需要學生不斷的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很多學生在考試時,面對題目?和材料往往無從下手,這說明他們平時缺乏這方面的鍛煉。?學生在政治歷史學習的過程中,同樣都需要“凡事問個為什麽”,?學會提問。無論是書本上的材料,報紙上的時事,都可以做為學生提?問的素材。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可以?很好的培養學生提問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4、教會學生答題。政治學科的中考命題,題型多樣,既有選擇?題,又有辨析題,分析題,各類試題,有的以文字形式出現,有的以?漫畫、圖表的形式出現。而歷史題型也越來越貼近學生實際,學生在?答題時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不會提取有效信息,以至失分過多。所以,?教師要對各種題型的做題方法給予總結,註重學生理解能力的提高,?教會學生答題,既有利於政治開卷考試,又避免了學生歷史死記硬背。

政史不分家,無論政治還是歷史老師,只要充分調動“教”與“學”?兩方面的積極性,並著力構建學生的主體地位,巧妙運用學科知識間?聯系,把教法互通,讓課堂變活,才能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