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學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
《拍皮球》壹課是壹首輕快活潑的兒童歌曲,二四拍,表現了小朋友們拍皮球時的愉快心情,歌曲第壹句用後半拍休止的節奏表現出皮球運動時的彈性與動感,附點節奏則表現了小朋友們愉快的心情。應引導學生結合自己拍球的感受唱好這首歌。在教學過程中,我根據教學內容和孩子好動及參與性強的特點,把拍皮球的活動和學唱歌曲巧妙地結合在壹起,內容上相互穿插,相互促進,形式上動靜交替,讓學生既學會了歌曲又加強了律動,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很濃,積極參與的意識很強,整個教學活動自始至終都是在壹種學中玩,玩中學的氛圍中進行。首先欣賞《運動員進行曲》,用律動感受《運動員進行曲》情緒的同時,創設運動場的情景,進入正題的學習。接著從隨意的拍皮球到隨音樂拍球,引入到音樂的節拍要素上,使學生感受音樂的節拍特點,並能感受歌曲的強弱規律。通過有節奏的讀歌詞讓學生熟悉歌詞到有彈性的演唱歌曲。最後在拉拉隊的口號訓練時,進行二聲部訓練時培養學生合作意識,也創設情景將整個課堂的氣氛推向高 潮。
2.小學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
《美麗的黃昏》是壹首四三拍的二聲部輪唱曲,歌曲優美動聽,非常好的描繪出黃昏下的甜美意境。這節課我模仿了市實驗小學蔣琪老師的教學設計,在三(2)班教授這節課。以下是我對本堂課的壹些反思。壹開始,我播放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去欣賞美麗的黃昏景色,學生非常投入,而且被美麗的景色深深吸引,他們有的說:“黃昏真美啊”有的說:“黃昏的顏色五彩繽紛”還有的說:“黃昏像大地鋪上壹層金子”“黃昏的顏色還有變化”。應該說這時是情感很好的激發點。可是我沒有抓住這個機會,而是馬上進行下壹個環節,按節奏讀歌詞,我自己範讀又很不在狀態,導致學生讀的也很不在狀態,以致影響了整堂課學生歌聲的控制,壹節課上,學生的歌聲都不夠美,情感的處理都不到位,優美的意境沒有形成,這是本節課的壹大敗筆。
在演唱第壹樂句時,第壹次演唱學生唱得還不錯,可當我請壹位學生來演唱師,該學生在3—1之間唱成滑音變成321,我見狀又連忙去糾正他的歌聲,而糾正又不到位,以致這位錯的同學反而成了全班同學的示範,讓全班同學都犯了這個錯。其實,當發現這個同學不對時,我應請其他同學幫助他,讓別人正確的歌聲成全班同學的示範,讓生與生之間有個對比,這樣對後面的歌聲就會有幫助。
壹節課下來給我的感受是學生的潛能是無限的,看我們的老師如何有效地引導。我們的目標定在哪裏?我們是否對學生應掌握的能力有個明確的告知。以上就是我對自己本堂課的壹些反思,我知道自己還有很多欠缺的地方,望同行們能批評指正。
3.小學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
在我教了人音版小學音樂第五冊《草原上》壹課之後,我更深地理解了音樂課堂中的“有效”二字,雖然是短短的四十分鐘,卻使我受益非淺。教學反思:
這堂課中我有兩點收獲:
首先,簡化理論知識。根據新課標的理念,不給孩子灌輸復雜的音樂理論,而是簡化其並轉化成有趣、生動的形式,讓孩子在遊戲中學習。本課就先通過讓學生聽、唱、吹、奏來感受音的時間長短,在無形中接受了這個感知後,然後再用簡單的語言讓學生知道長短音的基本概念。
再是做到主動參與,合作學習。能否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主動地學習是壹節課成功與否的關鍵之壹。在情境提示中讓學生主動地去記歌詞,並不是讓學生去硬背歌詞。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我用這樣的方法來調動學生用打擊樂器表現長短音。先讓幾個比較積極的學生來表演,以此給其他學生做榜樣,這樣就能調動起全班的表演欲 望,在往下的分組創編表演能夠順利地進行。因為在這個部分之前已試過讓他們表演打擊樂器,他們的學習已被調動起來,因此學生們都顯得很積極主動。在合作學習過程中,讓學生學會與人合作的能力,為小組作努力取得好成績,同時增強了與人互相協調,互相配合的團體合作精神
4.小學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
《遊子吟》是壹首根據唐代詩人孟郊的古詩,由谷建芬作曲的的詩歌,描寫兒子對母親的感激之情和無言的愛。我在教學歌曲《遊子吟》時,采用了視頻導入、導讀、聽賞範唱、律動、創編、拓展歌曲情境的表演等壹系列教學環節組成整堂課的格調。根據三年級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發展規律,這節課我制定了如下目標:
1、能學會用連貫、輕柔優美的聲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遊子吟》,了解波音的唱法與作用,唱準附點音符,能感受到每個樂句在演唱時聲音上的強弱對比和襯托作用。
2、使學生在歌曲學習過程中能夠積極思考和探討知識,能積極參與表現音樂活動,順利解決唱歌中所遇到的問題。樂意參與創編歌曲的音樂情境中,從表演中體驗創編的樂趣,接受美的熏陶。
3、使學生能夠在學唱歌曲過程中感悟到母子的深厚情誼,認識偉大的母愛,得到愛的教育,懂得感恩。
教學過程具體是這樣走下來的:通過《燭光裏的媽媽》這首歌曲引入教學,接著指導學生使用背景音樂朗讀,在背景音樂的帶動下,我帶著學生壹起感悟體會母親與兒子之間的深厚情誼,從而使學生能有感情地、有節奏的融入到朗讀古詩中來;然後是聽歌曲範唱並理解歌曲的兩段不同情感。第壹段是關愛、不舍、擔心,第二段的情感是無限感激想要報答。緊接著我進行了教唱樂譜的環節,並指出波音記號的作用和附點音符突出“報”字的作用。然後讓學生帶入歌詞,集體演唱,並誘導和啟示學生來進行節奏創編和情境表演,以深入地展現歌曲情感內容。最後通過拓展壹首古琴改編的《陽關三疊》使學生的音樂素養得到進壹步提升。
這堂課的值得欣慰的地方是:註重創設情境,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發揮想象力,並很深刻地滲透情感教育,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感而發,受到教育。整個教學環節比較緊湊,以情感教育為主線,註重提高學生在歌曲演唱中的情感表現,教學中滲透了“母慈子孝”的人文思想,使得學生的情感與作者產生***鳴,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學生情感體驗,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實現了預期的教學目標。
不足之處:導入的時間過長,在理解詩句意思過程中太過於死板,有點像語文課。再壹個,歌曲需要重復演唱壹遍但是我只唱了第壹段。學生在演唱歌曲中雖然我已經講了附點的應用,但是學生最後還是唱錯了,我沒有進行及時的糾正。互動環節,過於註重在臺上的學生而忽略了臺下學生,可以進行拍手、拍腿的節奏分配,使得全體融入。在最後環節表演唱時,學生對怎麽縫針不是特別清楚,可以把節奏引入進去,進行壹個穿針引線的感覺。
在今後的教學中,調動每個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是我教學的重點,對於音樂老師而言,除了具備有相應的專業知識外,更需要有良好的課堂教學能力和應變互動能力。
5.小學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
《放牛山歌》是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放牧裏的壹首農村題材的歌曲。在教學中,我用《太陽出來喜洋洋》導入新課,知道襯詞的作用,並進行勞動思想教育。再通過圖片,讓學生感受春天的農村美,提高學生學習歌曲的興趣。因為這是壹首四川兒歌,所以在教學中,我先帶同學們用四川話有節奏的朗讀兒歌歌詞,為後面的四川方言演唱歌曲做好鋪墊,再用民族樂器四川盤子為歌曲伴奏,吸引學生的註意力,學唱環節是整個教學過程的重點,在這個環節采用了:先念後唱,聽唱結合,跟唱,對唱,壹領眾合等方法進行歌唱教學。6.小學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
今天我上了壹節學校的晨曦杯音樂課,對於沒接觸過合唱的三年級學生來說,也許會稍感吃力。我在執教《夏夜》後有了如下的感想:壹、學校晨曦杯教學比賽選了《夏夜》這首歌,小學階段的第壹節合唱教學課,所以對於學生和教師都有點難度。本冊教材***三首合唱歌曲,《八只小鵝》(低聲部壹種節奏與旋律,相對簡單)、《夏夜》(低聲部兩種節奏與四種旋律)、《月亮鉤鉤》(輪唱)。輪唱相對復雜,壹種旋律和節奏的低聲部又顯得單調,而把平時練聲時運用的跳音與連音唱法有機地運用到壹首歌曲中這還是第壹次。選擇《夏夜》確實有理由:首先學生有連音與跳音唱法的基礎,其次對學生把握演唱方法是個不小的提高,再次歌詞具有趣味性,也很容易被學生理解。
二、對於歌曲教學環節,不采用先聽合唱版本,在學生沒有聽賞出歌曲是合唱還是唱(或者齊唱)形式的前提下,先讓學生聽合唱版的歌曲,顯然沒有教學的遞進層次性,學生的學習基礎也被忽略。常規下,合唱教學肯定先教學高聲部,假象讓從來沒學唱過合唱的學生聽壹首擁有兩個聲部的歌曲來學習高聲部,低聲部肯定幹擾學生對於高聲部的學習。反過來想,先學習唱版本,再聽合唱,學生有了高聲部的基礎,很容易聽出低聲部歌詞的出現地方,甚至發現高低聲部旋律和節奏在兩聲部之間的聯系:低聲部好似高聲部的回聲。
三、把歌曲中連與斷的節奏和螢火蟲閃爍與飛舞聯系起來學生易於理解,這個方法比較有效。
四、把節奏形象化的同時,也把節奏律動化,讓學生邊唱邊跳,跳的部分不宜難,只用兩個動作,而節奏方面也僅有連與跳的'節奏,這樣學生唱與跳的部分壹致,載歌載舞,內心的感悟也會同步。
五、拓展歌曲《蟲兒飛》對學生的審美啟示。《蟲兒飛》似乎有壹種藝術魔力,學生在聽第壹遍時就深深被吸引,且歌曲相對簡單易上口,學生會情不自禁地唱起歌曲。上課結束後壹個平時調皮的男生再次問我歌曲叫什麽名字,說是回家網上搜來聽。
對於這節課還需要改進的地方:
1、導入可以在語言引導上更流暢些,比如:學生從畫面之中看出漫天的繁星,被微風吹動的衣角後,可讓學生聯系生活想象自己印象中的夏夜還看到什麽聽到什麽,以便,在接下來的帶有自然蟲鳴蛙叫的《舒伯特小夜曲》中給學生更多生活的聯想與想象。
2、螢火蟲的謎語,可以讓學生嘗試有感情地嘗試用音樂的節奏朗讀,既給學生熟悉歌詞的機會,又從感情的層面給學生感染,等於在學習壹首旋律化的散文詩。
3、連與跳的節奏分別表現螢火蟲翩翩起舞和忽明忽暗的亮光的舞蹈律動可以分別先讓學生展示自己的動作,然後再統壹動作,既讓學生提高,又讓學生的表演與音樂演唱方法很好地結合在壹起。
4、二聲部的演唱教學方法可以從節奏與音準兩方面入手,只有先節奏後音準學生才會學得輕松。可以先講解二聲部的第壹拍前半拍休止,從後半拍唱“啊”,在拍子上搞懂後,再在節奏上下功夫。可以讓學生念節奏。跟著範唱唱二聲部,第壹遍唱在心裏,第二遍輕聲地唱出,第三四遍跟著鋼琴學唱歌譜、並填詞。既然是合唱教學,兩個聲部絕對不能有偏頗,壹視同仁,這樣合唱才有真正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