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古詩《關山月》翻譯:
巍巍天山,蒼茫雲海,壹輪明月傾瀉銀光壹片。浩蕩長風,掠過幾萬裏關山,來到戍邊將士駐守的邊關。漢高祖出兵白登山征戰匈奴,吐蕃覬覦青海大片河山。這些歷代征戰之地,很少看見有人慶幸生還。
戍邊兵士仰望邊城,思歸家鄉愁眉苦顏。當此皓月之夜,高樓上望月懷夫的妻子,同樣也在頻頻哀嘆,遠方的親人啊,妳幾時能卸甲洗塵歸來。
原文:《關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裏,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評析:
這首詩在內容上仍繼承古樂府,但詩人筆力渾宏,又有很大的提高。詩的開頭四句,主要寫關、山、月三種因素在內的遼闊的邊塞圖景,從而表現出征人懷鄉的情緒;中間四句,具體寫到戰爭的景象,戰場悲慘殘酷;後四句寫征人望邊地而思念家鄉,進而推想妻子月夜高樓嘆息不止。
這末了四句與詩人《春思》中的 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同壹筆調。而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又與王昌齡的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