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地理《撒哈拉以南非洲》教案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地理《撒哈拉以南非洲》教案

 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地理《撒哈拉以南非洲》教案,歡迎大家閱讀。更多相關內容請關註教案欄目。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地理《撒哈拉以南非洲》教案

 教學目標

 1.據圖說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和範圍。

 2.知道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黑色人種的故鄉,了解非洲黑人的原始居住地分布與自然環境的關系。

 教學重難點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和範圍

 教學過程

 壹、 導入新課

 非洲是世界第二大洲,妳對非洲有哪些認識呢?

 找出描述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字眼(黑人、沙漠、貧窮、饑餓、落後、熱帶草原、長頸鹿、斑馬、獅子、熱帶雨林)

 今天,我們就學習:

 第三節 撒哈拉以南非洲

 二、新課講解:

 (壹)、黑種人的故鄉

 1、位置範圍:

 出示PPT,學生感受撒哈拉以南非洲在世界的位置。

 學生從書中找出該區的海陸位置(位於撒哈拉沙漠以南、東臨太平洋、西瀕大西洋。)

 出示PPT,總結該區的緯度位置。(赤道穿過中部,南北回歸線之間 )

 問:處於什麽溫度帶?

 2、氣候

 出示非洲氣候圖的PPT,問:

 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有什麽氣候?

 (熱帶雨林氣候、熱帶沙漠氣候、熱帶草原氣候)

 出示PPT,復習三種氣候的特點。展示熱帶草原的動物。

 3、國家:

 學生看書,或看PPT,非洲有哪些國家?有多少個國家?按大小,找出前五的國家。

 4、地形:

 出示PPT:問:

 撒哈拉以南非洲什麽地形最廣?

 出示主要地形區:

 高原:東非高原、埃塞俄比亞高原、南非高原。

 沙漠:撒哈拉沙漠(指出世界最大的沙漠)

 裂谷:東非大裂谷。

 出示?東非大裂谷?的PPT,指出東非大裂谷是世界最大的裂谷。被稱為地球的傷疤。處於板塊交接處(撕裂狀態,以後會形成新的海洋)

 出示乞力馬紮羅山,非洲最高峰,雖然離赤道近,處於熱帶,但是山頂積雪。(原因是什麽?熱帶降水多,海拔高,溫度低,降雪量大於融化量)。

 5、河流:

 出示PPT,指出非洲主要的河流有:尼羅河、剛果河、尼日爾河、贊比亞河。

 指出尼羅河長度6600千米,是世界最長的河流。

 6、人種:

 三大人種,什麽人種最多?黑種人占多少?(8.5%)黑種人是三大人種中最少的人種,以我們的眼光來看,是長得比較難看的人種。人類的生存要適應自然,而非美醜的需要。

 人的膚色、鼻形等體質特征不是隨機形成的,而是要是由於對氣候的適應而產生的。造成膚色差異的主要因素即是血管的分布和壹定皮膚區域中黑色素的數量。黑色素多的皮膚顯黑色,中等的顯黃色,很少的顯淺色。黑色素有吸收太陽光中的紫外線的能力。可使皮膚不至因過多的紫外線照射而受損害。相反,白種人原先生活在北歐,那裏陽光不像赤道附近那麽強烈,陽光中的紫外線不會危害身體,因而北歐白人皮膚裏的色素極少。

 鼻形也是如此。生活在熱帶森林的人,鼻孔壹般是寬闊的。這裏的氣候溫暖濕潤,鼻子的溫暖濕潤空氣的功能不很重要。而生活在高緯度的白人有較長而突的鼻子,可以幫助暖化和濕潤進入肺部的空氣。

 黑種人的分布:

 主要分布於撒哈拉以南非洲。本區90%以上是黑色人種,因此,該區也被稱為黑非洲。

 黑色人種、體育素質好。能跑,美國的NBA,多數是黑人。還有許多足球運動員。除此之外,黑種人,具有深厚的藝術天賦。比如:雕刻、繪畫、舞蹈、音樂。

 活動:

 P62頁

 課後小結

 撒哈接以南非洲這壹部分教學,自然地理,氣候環境,人口,多傾註壹些。國家、地形方面可以少花些時間。

 課後習題

 1、這裏生活著許多野生動物,羚羊在奔跑,鴕鳥在散步,大象在戲水,長頸鹿伸著長長的脖子吃樹上的嫩葉,還有成群的斑馬、兇猛的獅子。這種景觀最可能出現在:(  )

 A、熱帶沙漠地區 B、熱帶草原地區C、溫帶荒漠地區 D、溫帶草原地區

 2、世界上黑人的故鄉在 ( )

 A、北非 B、北美 C、歐洲 D、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面積最大的氣候類型是( )

 A、熱帶草原氣候 B、熱帶雨林氣候

 C、高原山地氣候 D、熱帶沙漠氣候

 撒哈拉以南非洲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在地圖上找出某地區的位置、範圍、主要國家及其首都,讀圖說出該地區地理位置的特點

 ●運用圖表說出某地區氣候的特點以及氣候對當地農業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運用地圖和其他資料,指出某地區對當地或世界經濟發展影響較大的壹種或幾種自然資源,說出其分布、生產、出口等情況

 ●運用資料描述某地區富有地理特色的文化習俗

 教學重難點

 1.在地圖上找出某地區的位置、範圍、主要國家及其首都,讀圖說出該地區地理位置的特點

 2.運用圖表說出某地區氣候的特點以及氣候對當地農業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3.運用地圖和其他資料,指出某地區對當地或世界經濟發展影響較大的壹種或幾種自然資源,說出其分布、生產、出口等情況

 教學過程

 走近黑非洲?了解黑非洲

 導入新課:以旅行者梁子?梁?眼看世界,獨闖黑非洲?的十年黑非洲之行的視頻導入新課。

 板書: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板圖: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簡圖。

 教師講解:根據區域學習的壹般方法,要了解壹個區域,首先要明確它的?地理位置和範圍,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指撒哈拉沙漠中部以南的非洲部分。

 壹、熱帶大陸和高原大陸

 (壹)學生自主學習:

 1.讀課本34頁圖7-3-1,找出以下地理事物:

 大西洋、印度洋、紅海、馬達加斯加島、東非高原、南非高原、埃塞俄比亞高原、剛過盆地、剛果河

 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東臨____洋、西臨_____洋、最南端是____角,西部海灣是________,東南部島嶼是__________島,海岸線較平直。

 3、地形以高原為主,自北向南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高原,被稱為?_____大陸?。西部有世界上最大的________盆地。

 4、撒哈拉以南的非洲,7億人口中90%以上是____種人,故有_________之稱。

 5、非洲文化魅力獨特,如______、_____等,非常富有地方特色。

 (二)教師點撥:

 1、標出右圖上三條緯線的緯度,指出該區所在的緯度位置特點。

 學生活動:找壹名學生到黑板前完成填圖,其他同學在學案上完成,學生分析回答出緯度位置特點熱帶大陸?。

 2、指出該區的海陸位置特點。

 學生活動:略。

 問題引導:梁子黑非洲之行都穿越了哪些主要的地形區?該區以什麽地形為主?

 師生活動:教師指圖,學生回答梁子穿越的主要地形區,指出該區地形以高原為主高原大陸?。

 二、充滿生機的大地

 (壹)學生自主學習:自讀課本第36-37頁文字

 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部分位於________線之間,屬於___帶,這裏被稱作?______大陸?。

 2、本區大部分是________氣候,壹年之中有明顯的___季和___季之分。___季降水豐沛,樹綠草茂,草原上充滿生機;___季幹燥少雨,大地壹片枯黃。為適應這種變化,熱帶草原上的野生動物具有_________的習性。

 3、典型的動物有羚羊、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被稱作?________________?。

 (二)教師點撥:

 承轉:前面我們在學習亞洲氣候的時候已經學過非洲的氣候類型及其分布特點,引導學生復習回顧。

 教師活動:教師出示兩幅氣候類型的氣溫曲線、降水柱狀圖。

 學生活動:學生判斷氣候類型並指出氣候特點:

 A: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

 B:熱帶草原氣候?全年高溫,分明顯的幹濕兩季。

 教師活動:播放視頻,展示黑非洲代表植物和動物的畫面。

 承轉:視頻重點介紹了熱帶草原上的植物和動物。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通過分析熱帶草原氣候代表植物?波巴布樹的生活習性,總結出其氣候對植物生長的影響。

 承轉:那麽熱帶草原幹濕季的變化對農牧業生產又會有怎樣的影響呢?

 學生活動:學生獨立完成教材活動題,然後在小組內交流討論。

 (1)找出多多馬和基塔萊的位置,說說它們屬於什麽氣候類型,比較兩地降水季節分配的不同。

 (2)讀圖分析馬賽人壹年中的遊牧路線,5~10月向___(方向)遷移、11月~次年4月

 向____(方向)遷移。原因: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學生交流展示:(略)

 教師活動:教師引導得出問題答案,總結歸納。

 承轉: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熱帶草原地區,農作物的生長主要靠濕季豐沛的降水。正常年份,風調雨順,農業能獲得好收成,而有些年份,濕季縮短或持續幹旱,導致糧食減產甚至絕產,出現災荒。有人稱非洲為?饑餓的大陸?,這與它的氣候是密切相關的。

 承轉:下面我們繼續走進梁子的博客,看壹下梁子筆下黑非洲的風土文化和經濟發展狀況。

 三、黑種人的故鄉

 師生活動:進入梁子博客?日誌?非洲動人的歌舞風情?,介紹非洲古老的文化,能歌善舞,尤其擅長擊鼓,非洲鼓被稱為?會說話的鼓?。 這裏是現有的7億人口中90%以上是黑種人,被稱為?黑非洲?。

 教師活動:出示?歷史上非洲黑種人主要遷移方向?示意圖,說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黑種人的故鄉。簡要介紹奴隸貿易,讓學生了解殖民主義者的罪惡。

 教師活動:出示?撒哈拉以南非洲政區圖?和二戰前該區國家和地區圖,指出二戰前就埃塞俄比亞和利比裏亞兩個獨立國家,二戰後民族解放運動蓬勃興起,政治地圖發生巨大變化。

 承轉:其實,殖民主義者最初侵入這裏,是為了掠奪這裏豐富的資源,進而才從事罪惡的奴隸貿易的。可見這裏有著非常豐富的資源。

 教師活動:黑非洲資源豐富,被稱為?世界原料倉庫?。展示圖表信息,了解黑非洲豐富的資源狀況。

 四、單壹商品經濟

 (壹)學生自主學習:自讀課本第38頁文字

 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素有?_______________?之稱。這裏礦產資源種類多、儲量大,____ 、_______產量居世界首位。這裏也非常適合熱帶經濟作物的生長,是____、____、_____、____的原產地。

 2、長期的______統治使本地區許多國家形成了?_______經濟?,生產和出口較單壹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而______、日用品、__________大都依賴進口,在國際貿易中處於_______的地位。

 (二)教師點撥:

 教師引導課堂合作探究活動: Kate的困惑

 在Kate的家鄉以及周邊國家,從事咖啡豆種植業的農場主很多。咖啡是國家的出口支柱產業之壹,但出口咖啡豆利潤很低,並沒有使他們富起來,僅能靠此養活壹家老小,為此, Kate很困惑?

 學生思考討論:請妳為黑人朋友Kate分析壹下吧。

 教師展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部分國家出口商品占出口總額的百分比圖。

 提問:大家發現這些國家出口商品有什麽特點?

 學生回答:以某種商品出口為主;出口商品多是初級產品。

 教師小結:過分依賴壹種或幾種初級產品出口,形成?單壹商品經濟?,在國際貿易中處於不利地位。

 學生活動:課前探究活動展示,其他同學註意思考其中所反映的道理。

 師生歸納總結:出口初級產品,價格低廉;進口工業制成品,價格昂貴,在國際貿易中處於不利地位。

 學生活動:思考?形成單壹商品經濟的原因?。

 師生歸納總結:對該區長期的殖民統治。

 教師設問:那麽如何扭轉這種單壹商品經濟的局面,促進本區經濟發展呢?

 教師引導課堂合作探究活動:我來做總統

 長達數百年的殖民統治,使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成為少數發達國家的原料產地和商品傾銷地,許多國家過分依賴某壹種或幾種初級產品,形成?單壹商品經濟?,這對本區經濟發展十分不利。

 學生思考討論: 假如妳是本地區某國家總統,妳會怎麽做?

 學生活動:小組討論交流,然後向全班分享展示。

 教師總結全課:(略)

 課外探究

 目前,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依然是世界上最貧困的地區,有關專家給出了導致貧困的原因:長期的殖民統治;單壹的經濟結構;國際貿易中存在著不合理的商品交換;人口增長過快,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矛盾突出?

 妳是否贊同上述觀點?請闡述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