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衛風·氓原文及其翻譯

衛風·氓原文及其翻譯

《衛風·氓》原文:

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送子涉淇,至於頓丘。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將子無怒,秋以為期。

乘彼垝垣,以望復關。不見復關,泣涕漣漣。既見復關,載笑載言。爾蔔爾筮,體無咎言。以爾車來,以我賄遷。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於嗟鳩兮,無食桑葚!於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桑之落矣,其黃而隕。自我徂爾,三歲食貧。淇水湯湯,漸車帷裳。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於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靜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爾偕老,老使我怨。淇則有岸,隰則有泮。總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衛風·氓》翻譯:

憨厚農家的小夥子,懷中抱著布匹來換絲。其實不是真來換絲,是找個機會談婚事。送郎送過淇水西,到了頓丘情依依。不是我願誤佳期,妳無媒人失禮儀。望郎不要發脾氣,秋天到了來迎娶。

爬上那破土墻,遙向復關凝神望。復關遠在雲霧中,不見情郎淚千行。情郎即從復關來,又說又笑喜洋洋。妳去蔔卦求神仙,沒有兇兆心中歡暢。趕著妳的車子來,為我搬運好嫁妝。

桑樹葉子未落時,綴滿枝頭綠萋萋。噓噓那些斑鳩兒,別把桑葚吃嘴裏。哎呀年輕姑娘們,別對男人情依依。男人若是戀上妳,要丟便丟太容易。女人若是戀男子,要想解脫難掙離。

桑樹葉子落下了,枯黃憔悴任飄搖。自從嫁到妳家來,三年窮苦受煎熬。淇水茫茫送我歸,水濺車帷濕又潮。我做妻子並沒差錯,是妳男人太奸刁。反覆無常沒準頭,變心缺德耍花招。

婚後三年守婦道,繁重家務不辭勞。早起早睡並不嫌苦,忙裏忙外不是壹朝壹夕。誰知道家業已成後,漸漸對我施兇暴。兄弟不知我處境,個個見我哈哈笑。靜下心來細細想,獨自傷神淚暗拋。

當年發誓偕白頭,如今未老心先憂。淇水滔滔終有岸,沼澤雖寬有盡頭。回想少時多歡樂,談笑之間露溫柔。海誓山盟猶在耳,哪料反目競成仇。莫再回想背盟事,既已終結便罷休!

擴展資料:

《衛風·氓》是春秋時期的壹首民歌。特色:雖屬敘事詩,但有強烈的感情色彩。以對比手法刻劃人物性格。用了比興手法。

詩中通假字:

蚩蚩(氓之蚩蚩)通“嗤嗤”,笑嘻嘻的樣子。壹說是忠厚老實的樣子

(1)匪(匪來貿絲) 通“非”,不是

(2)於(於嗟鳩兮) 通“籲”,嘆詞,表感慨

(3)無(將子無怒) 通“毋”,不要

(4)說(猶可說也) 通“脫”,解脫

(5)泮(隰則有泮) 通“畔”,邊

古今異義:

(1)至於,古義:到;今義:表示到達某種程度。

(2)耽,古義:沈溺;今義:耽誤。

(3)以為,古義:把……當作;今義:認為。

(4)泣涕,古義:眼淚;今義:眼淚和鼻涕。

(5)賄,古義:財物;今義:用財物賄賂。

(6)宴,古義:快樂;今義:宴會。

(7)三歲,古義:多年;今義:指年齡。

《氓》全詩***分六章。第壹章寫的是女主人公答應了氓的求婚。詩歌壹開頭就說明了氓是壹個“抱布貿絲”的小商人,到女主人公這裏來“貿絲”只是作為壹個因頭,目的是“來即我謀”。為了達到目的,他裝出壹副“蚩蚩”的忠厚面孔,來向少女求婚。

由於這位女主人公沒有能夠看破氓的虛情假意,壹口答應了氓。於是,她不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明媒正娶的禮數也不管了,勇敢地許下了“秋以為期”的諾言,錯誤地把自己的愛情投在了壹個騙子身上。

第二章時寫女主人公熱切地盼望婚嫁的情形,進壹步刻畫了她純樸熱情的性格;另壹方面也為以後的婚姻悲劇,為女主人公性格的發展變化埋下了伏筆。

第三章在全詩是壹個感情上的轉折,由對愛情的憧憬轉入對自陷情網的追悔。“桑之落矣,其葉沃若”,詩人用桑葉的鮮嫩來比喻女子的年輕美麗,結尾三句:“於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這是女主人公從自己被遺棄的遭遇中總結出來的血淚教訓,她下定決心不再留戀過去,並告誡千萬個姐妹,以免再蹈自己的覆轍。這裏,詩人為我們展現了這位女子的深深後悔之情,同時也寫出了這位女子性格中極為可愛的堅強的壹面。

第四章就是抒發了女主人公對負心男子的怨恨。詩人用同樣的“比”的手法,用“桑之落矣,其黃而隕”來說明女子的容貌已經衰減了,揭示出她被氓拋棄的直接原因。

“自我組爾,三歲食貧”,道出了這位女子從結婚後壹直是過著貧苦的生活,正是這樣的生活使得她美麗的容貌很快的憔悴了。而這位氓在騙得了愛情和嫁妝之後,逐漸暴露出了他那冷酷的本性,女子成了過河的橋梁被無情地拋棄了,女主人公的追求也都像肥皂泡壹樣地破滅了。這裏,詩歌通過這位女子的控訴有力地揭露了氓負心背德的卑劣嘴臉。

第六章抒寫了女主人公被棄後的憤恨決絕的心情,感情慢慢轉入平靜。“及爾偕老,老使我怨”,壹股怨恨交集的激憤之感油然而起。回憶往事,對照今天,自己的命運是那樣地暗淡渺茫,當初的“旦旦”“信誓”全被氓壹手推翻了。而我——這位女主人公也透過氓背叛誓言的面目,看清了他那卑鄙惡劣的靈魂,於是她變得決絕了。詩人為我們成功地塑造了壹個由純樸熱情的少女,到忍辱負重的妻子,再到堅決決絕的棄婦的藝術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