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詞匯積累
落第 不遜 詰責 托辭 油光可鑒 抑揚頓挫 深惡痛疾 翳 責罰 廣漠 寬恕 文縐縐 淒慘 奧秘 翻來覆去 滯留 愚鈍 器宇 禁錮 軒昂 犀利 侏儒 酒肆 尷尬 粗制濫造 藏汙納垢 郁郁寡歡 鶴立雞群 正襟危坐 頷首低眉 誠惶誠恐 無可置疑 黯然失色 廣袤無垠 搓撚 企盼 繁衍 遷徙 覓食 油然而生 花團錦簇 美不勝收 繁花似錦 風雲突變 不可名狀 落英繽紛 冥思苦想 期期艾艾 博識 美艷 消釋 褪盡 凜冽 脂粉奩 睥睨 迸射 拖泥帶水 播弄 虐待 躊躇 鞭撻 祈禱 罪孽 雷霆 旸谷 姮娥 蒼茫 翡翠 精靈 蜿蜒 執拗 海誓山盟 憔悴 饋贈 真諦 鑲嵌 酷肖 長籲短嘆 千山萬壑 盛氣淩人 蓬蒿 咫尺 狼藉 吶喊 怵 摳 不自量力 相形見絀 精巧絕倫 美味佳肴 蕭瑟 和煦 幹涸 吞噬 裸露 戈壁灘 滄海桑田 媲美 挑釁 鼠目寸光 相輔相成 緘默 窺探 狩獵 顧忌 雕零 滑翔 目空壹切 哂笑 拍板 牟取 顫顫巍巍 莫衷壹是 胸有成竹 不容置疑 慷慨大方 壹視同仁 任勞任怨 蹲踞 酬和 熹微 譬喻 淳樸 即物起興 引經據典 悠遊自在 龍吟鳳噦 門楣 莧菜 籍貫 城隍廟 招徠 肅然起敬 囊螢映雪 鐵鉉 餑餑 秫稭稈 隨機應變 合轍押韻 油嘴滑舌 家醅 壹馬當先 顧名思義 逢場作戲 八面玲瓏 看風使舵 左右逢源 孤陋寡聞 人情練達
二、文學常識
1.《藤野先生》。魯迅,原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中國現代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
2.《我的母親》。胡適,字適之,安徽績溪人。早年積極提倡白話文,對新文化運動、新文學革命做了壹定的貢獻。發表《文學改良芻議》,提出了文學上的“八不主義”。第壹部新詩集《嘗試集》。主要著作有:《胡適文集》《中國哲學史大綱》《白話文學史》等。
3.《我的第壹本書》。牛漢,著名詩人,原名史成漢。著有詩集《彩色的生活》《祖國》等
4.《列夫?托爾斯泰》。斯蒂芬?茨威格,奧地利作家、評論家。其主要成就在文學傳記和小說創作方面。小說《感覺的混亂》享譽國際,高爾基稱他為“第壹流的藝術家”。
5.《再塑生命》。海倫?凱勒,美國女作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壹個盲聾啞女自強不息,克服巨大困難讀完大學,同時致力於救助傷殘兒童、保護婦女權益和爭取種族平等的社會活動。曾獲總統自由勛章。)主要作品有《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等。
6.《雪》。魯迅,原名周樹人,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第壹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主要作品有小說集《吶喊》《仿徨》,散文集《朝花夕拾》等。
7.《雷電頌》。郭沫若,原名郭開貞,四川樂山人。現代傑出文學家、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詩集《女神》成為中國新詩的奠基之作。
8.《短文兩篇》。巴金,原名李堯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現、當代著名文學家。處女作長篇小說《滅亡》,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愛情三部曲》(《霧》《雨》《電》)等中長篇小說,出版《復仇》《將軍》《神?鬼?人》等小說集和《海行集記》《還魂草》《龍.虎?狗》等散文集,“文革”後出版《隨想錄》,引起巨大反響。
9.《海燕》。高爾基,俄國作家,代表作長篇小說《母親》,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本文是“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結尾部分,原題為“海燕之歌”。
10.《組歌》。紀?哈?紀伯倫,黎巴嫩詩人、畫家。著有散文詩集《淚與笑》《先知》《沙與沫》等。本文選自《淚與笑》。《組歌》***包括五首散文詩,這裏選的是其中二首。
11.《敬畏自然》。嚴春友,著有《宇宙全息統壹論》(與王臻合著)及《西方哲學新論》等。
12.《羅布泊,消逝的仙湖》。吳崗,當代報告文學家。本文選自作者的報告文學《善待家園---中國地質災害憂思錄》。
13.《旅鼠之謎》。位夢華,主要著作有《奇異的大陸---南極洲》、《南極之夢》《北極的呼喚》等。文體常識:科學小品:是科學和文學相結合的壹種介紹科學知識的散文小品。篇幅短小,上有知識性、科學性、趣味性和文學性的特點,熔敘事、議論、抒情於壹爐。中心內容:本文以對話的形式生動形象地介紹了旅鼠的三大奧秘,並從旅鼠身上反思我們人類也應該像旅鼠那樣,主動控制繁衍速度。。
14.《大雁歸來》。利奧波德,美國生態學家、環境保護主義者,現代環境倫理學的奠基者。著有《沙鄉年鑒》。
15.《餵——出來》。星新壹,日本現代科幻小說家,在日本被稱為“微型小說的鼻祖”。
16.《雲南的歌會》。沈從文,現代作家、歷史文物研究家。代表作有小說《邊城》、散文集《湘行散記》和《湘西》、論著有《中國古代服飾研究》
17.《端午的鴨蛋》。汪曾祺,江蘇高郵人,作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說《大淖紀事》《受戒》等。
18.《吆喝》。蕭乾,原名蕭炳乾,北京人,著名記者、作家、文學翻譯家。蕭乾和夫人文潔若著手翻譯了英國著名小說家詹姆斯?喬伊斯的《尤利西斯》。
19.《春酒》。琦君,原名潘希真,臺灣女作家。浙江永嘉人。代表作品有散文集、小說集及兒童文學作品等,包括《煙愁》《細紗燈》《三更有夢書當枕》《桂花雨》等。
20.《俗世奇人》。馮驥才,當代作家。原籍浙江慈溪。著有長篇小說《神燈前傳》,中篇小說集《鋪花的岐路》《啊!》,短篇小說《雕花煙鬥》。
21.《與朱元思書》。吳均,字叔庠,吳興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學家、史學家。他著有《齊春秋》。
22.《五柳先生傳》。陶淵明,東晉文學家。名潛,字元亮。陶淵明開創了田園詩派,是著名的“田園詩人”。代表作有《歸園田居》《飲酒》《五柳先生傳》《桃花源記》等。
23.《馬說》。韓愈,“唐宗八大家”之首,字退之。唐文學家。世稱韓昌黎,又稱韓吏部,謚號文,又稱韓文公。有《昌黎先生集》。
24.《送東陽馬生序》。宋濂,字景濂,號潛溪。浦江(今浙江義烏)人。明初文學家。他家境貧寒,但自幼勤奮好學。他與劉基、高啟為明初詩文三大家,被譽為“開國文臣之首”。著有《宋學士文集》。
25.《詩詞曲五首》。作者劉禹錫,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夢得,洛陽人。有《劉夢得文集》等。 杜牧,字牧之,唐文學家。詩與李商隱齊名,世有“小李杜”之稱。有《樊川文集》。 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浮休道人。南宋傑出的民族英雄和愛國詩人。寫有名篇《正氣歌》《文山先生全集》。 蘇軾,字子瞻,自號東坡居士。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唐宋八大家之壹。有《東坡全集》等。 張養浩 ,字希孟,號雲莊。元代散曲作家。
26.《小石潭記》。柳宗元,字子厚。河東人,世稱柳河東。唐文學家、哲學家。與韓愈同為古文運動倡導者,世稱“韓柳”,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文學上以散文成就最大。著有《柳河東集》。《捕蛇者說》《永州八記》等均為名篇,其中《永州八記》被視為唐代古文運動中的典範之作,歷千年而傳誦不息。
27.《嶽陽樓記》。範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幼年孤貧,刻苦好學。壹生為官清正,治軍嚴明。死後,謚號“文正”。有《範文正公集》。
28. 《醉翁亭記》。歐陽修曾與宋祁合修《新唐書》,並獨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編為《集古錄》。有《歐陽文忠公文集》。詩歌《踏莎行》。並著作著名的《醉翁亭記》。
29.《滿井遊記》。袁宏道,明代文學家。字中郎,號石公,湖廣公安(今湖北公安)人,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被稱為“公安三袁”。著有《袁中郎全集》。
30.《詩五首》。陶淵明,壹名潛,字元亮。東晉著名詩人。著有《陶淵明集》。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大詩人。世稱“詩仙”。著有《李太白全集》。杜甫,字子美,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世稱“詩聖”。著有《杜工部集》。 岑參,唐代邊塞詩人,曾任嘉州刺史,人稱“岑嘉州”。是唐代邊塞詩派的代表,與高適並稱“高岑”。著有《岑嘉州集》。 龔自珍,字瑟人,號定庵,浙江仁和(現在杭州市)人,近代思想家、文學家,是近代啟蒙思想的先驅。
三、課文理解
1、《藤野先生》魯迅。這篇回憶性散文表達了作者對藤野先生的真摯懷念,贊揚了他正直熱誠、治學嚴謹、沒有狹隘的民族偏見的高尚品質。作者追述了自己棄醫從文的思想變化,文中洋溢著強烈的愛國主義感情。本文依據時間的推移、地點的轉移和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來記敘。文章以作者與藤野先生的交往為敘事線索,還有壹條內在的暗線,就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變化。文中具體寫了四件事,從不同側面表現了藤野先生的高貴品質。(1)主動關心“我”的學習,認真為“我”改講義,表現了藤野先生自始至終認真負責的精神。(2)為“我”改正解剖圖,體現了藤野先生對學生嚴格要求和循循善誘。(3)關心解剖實習,表現藤野先生對“我”的學習壹直關心、壹直惦記,既熱情,又誠懇。(4)向“我”了解中國女人裹腳,表現了他對骨學的興趣和求實精神。文中還有白描的手法來勾畫人物的特征。
2、《我的母親》作者是學者胡適。這篇文章寫自己童年至少年時代如何在母親的嚴格要求和深情關愛下成長的幾件事。表現了母親那無比深摯的愛子之情和優秀的性格品質,表達了作者對母親的懷念和敬愛。從全文來看,課文寫了母親三個方面的事:壹是對我的管教;二是作為當家的後母如何處理家庭的難事和矛盾;三是如何對待他人對自己人格的侮辱。寫母親作為後母當家之難,主要寫了三件事:(1)如何在除夕之夜對付敗家子大哥的債主,表現了母親寬容的度量和善良的品性;(2)如何與我的大嫂、二嫂相處和如何對待他們妯娌之間的矛盾。這件事表現了母親容忍、溫和的性格。(3)寫母親受人格上的侮辱非常生氣,直到叫那個說了不負責任的話的五叔當面認錯賠罪才罷休。這件事表現了母親“剛氣”的壹面。因此在為人方面,母親具有克己謙讓,寬容善待,和睦仁慈的優秀品質。
3、《我的第壹本書》作者牛漢。文章從壹位詩人來訪談起,自然引出話題,既點明“我的第壹本書”指的是小學壹年級國語課本,又表明這第壹本書在我人生中的分量。這人生中的第壹課蘊含著生活的艱辛,人間的溫情,同學的友誼和上學的樂趣。“我的第壹本書”也是本文的敘事線索。
4、《列夫?托爾斯泰》作者茨威格本文是壹幅列夫?托爾斯泰的“肖像畫”,作者不僅為我們展現了托爾斯泰獨特的外貌特征,更為我們揭示了托爾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字裏行間洋溢著作者的無限崇敬與贊美之情。文章在藝術手法上的獨特表現主要有兩個方面,壹是作者寫出自己心中偉人的平庸粗陋的壹面,二是大量運用比喻和誇張的修辭手法。
5、《再塑生命》作者海倫?凱勒,本文敘述了莎利文老師高超的教育藝術,同時也表現了作者求知的熱望及艱辛而愉快的生活經歷。“再塑生命”從字面意思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獲得生命”的意思。但在本文中,再塑生命,是指“愛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本來,“我在那個寂靜而又黑暗的世界裏,根本就不會有溫柔和同情。”但是,在莎利文老師的教育下,“我”的靈魂被喚醒,再次擁有“光明、希望、快樂和自由”。
6、《雪》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通過對北方的雪的贊頌表現出來的。像江南的雪那種平和恬靜的美固然能讓人喜歡,但更崇高的美應該像北方的雪那樣,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在悲壯的戰鬥中得到升華。
7、《雷電頌》選自郭沫若的歷史劇《屈原》。它借古諷今,揭露了國民黨統治下的黑暗現實,抨擊了蔣介石的反動統治,傳達了人民反對國民黨獨裁統治的真實意願。課文選的《雷電頌》是第五幕第二場屈原的壹段獨白。這篇獨自,壹是對風、雷、電的期待與歌頌,壹是對光明的渴望與追求。
8、《短文兩篇》作者巴金。《日》通過“飛蛾撲火”“誇父逐日”兩個事例,贊美了他們為追求光和熱而英勇獻身的精神,表達了自己寧可轟轟烈烈地戰死,也不願寒冷寂寞地偷生的戰鬥決心。《月》通過“我”對寒冷月光入侵的感受,寫現實世界的寒冷和毫無生機,贊頌了像姮娥壹樣為改變現狀而不惜犧牲的獻身精神。
9、《海燕》作者高爾基,全文運用象征的手法,通過對海燕在暴風雨即將來臨之際勇敢歡樂的形象的描寫,深刻反映了1905年俄國革命前夕急劇發展的革命形勢,熱情地歌頌了俄國無產階級革命先驅者堅強無畏的戰鬥精神,是壹曲無產階級戰鬥的頌歌。海燕象征勇猛堅強、樂觀自信、富於獻身精神的無產階級革命先驅者的形象;“海鷗、海鴨、企鵝”象征形形色色自私、怯懦的假革命者和不革命者;“烏雲、狂風”象征反革命勢力。
10、《組歌》作者紀伯倫,《浪之歌》用海浪自述的口吻,寫了海浪對海岸的愛情、對身邊事物的友愛,表現了作者對純真愛情和博愛精神的贊美,也曲折地表達了他對祖國忠貞不渝的感情和炎熱的衷腸。《雨之歌》用擬人手法,以雨的自述的形式,描述了雨滴在大自然中的運行、變化過程,頌揚了雨滴帶給自然界的種種好處,歌頌了雨滴無私的奉獻精神及博大的胸懷。表現了壹種生活的美,抒發了詩人熱愛生活的熾熱感情,蘊含著作者熱愛祖國、願為祖國奉獻終生的精神。
11、《敬畏自然》是壹篇議論性的散文,選自《大自然的智慧》,作者嚴春友。全文運用了層層推進、水到渠成的論述方法。從否定“征服自然”的口號開頭,運用總括與具體展開相結合,巧妙運用對比的手法使立論充分,最手作出“敬畏自然”的結論。告訴人類應該從根本上轉變觀念,再也不宣稱什麽“征服自然”,應該敬畏自然,愛護自然,因為人類“只是大自然機體上普通的壹部分”,人類和大自然中的其他事物是兄弟關系。
12、《羅布泊,消失的仙湖》作者吳崗。本文是壹篇報告文學,通過羅布泊今昔對比,揭示羅布泊由壹個美麗的湖泊消失,是生態環境遭受人為破壞的悲劇。將生態意識,環保意識,可持續發展意識的理念滲透課文,以強烈的呼聲,警醒世人,要樹立全民環保意識,搞好生態保護。
13、《旅鼠之迷》作者位夢華,這是壹篇很別致的科學小品,文章采用記敘的框架、對話的方式來介紹科學知識。從三個方面介紹北極旅鼠有三大奧秘,即,繁殖能力驚人,為動物世界之最;旅鼠的繁殖並非年年如此,壹旦繁殖過多,就有種種奇怪地自殺行為,或停止進食,或在天敵面前主動挑釁,或改變毛色,吸引天敵;死亡大遷移,數百萬旅鼠匯成浩浩蕩蕩的隊伍,奔向大海,葬身大海。旅鼠的奇異行為給我們壹個啟示:人類也不應該毫無節制地繁衍下去。
14、《大雁歸來》作者利奧波德,文章用擬人的手法介紹了大雁遷徙的特性、規律及與人類的關系,認為大雁是人類的夥伴,動物使寺球充滿生機,充滿詩意,充滿樂趣;人類應該珍愛有益無損的動物,和諧***處,不應該憑借自己的優勢去傷害它們,壹個“愛”字貫穿全文。很顯然,“保護野生動物,珍愛野生動物”就是全文的主旨。在寫法上,形象性、知識性和抒情性的完美結合,是本文的壹大特色。
15、《餵——出來》,作者星新壹,本文是壹篇科學幻想小說,以環境汙染為題材,講的是壹場臺風吹倒了壹座古廟,廟底露出個無底洞,通過對這個洞壹番研究後,後來成民填垃圾的地方,終於有壹天,裏面的東西又都飛了出來。小說揭示了人與自然環境的關系,警示世人要正視環境問題。小說的題目充滿懸念,原是壹個年輕人的喊叫,其實也蘊含隊們對大自然認識的淺薄無知。結尾再寫小石頭飛來,這種循環式結構耐人尋味,發人深省。
16、《雲南的歌會》是壹篇極富情趣的散文。作者沈從文。文章描繪了三個場合中唱歌的情景,在內容上各有側重,在手法上也各不相同。第壹部分是山野對歌,主要寫唱歌人;第二部分寫山路漫歌,主要寫唱歌環境;第三部分寫村寨傳歌,主要寫唱歌的場面。字裏行間洋溢著對自然、對人、對藝術的品味與贊賞。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美好在作者抒情的筆調中汩汩流淌而出。
17、《端午的鴨蛋》作者汪曾祺,文章在結構上按照“端午風俗—家鄉的鴨蛋—端午的鴨蛋”這壹框架,先濃墨重彩地描繪出“端午”的氣氛,再通過說鴨蛋,寫家鄉鴨蛋的名聲、特色。最後涉及正題“端午的鴨蛋”,著重寫“鴨蛋絡子”,於平淡的生活中發現情趣、發現詩意,在小小的鴨蛋裏嘗出生活的滋味,在悠然恬然之間,流露出對兒時生活的懷想,對故鄉的熱愛。
18、《吆喝》選自《北京城雜憶》文章以平易而又不乏生動幽默的語言介紹了舊北京街市上動人的壹景——吆喝,按照從早到晚和壹年四季的順序作介紹,在緩緩的追憶語調中流露出愉悅和懷想,引人體味生活中蘊含的濃郁情趣。
19、《春酒》作者琦君,文章通過寫“過新年”“吃春酒”“吃會酒”幾件事時,以我的天真可愛,母親的善良能幹,鄉人的淳樸厚道,來表現濃濃的人情民風之美和思鄉之情。構思精巧,語言生動傳神。
20、《俗世奇人》是馮驥才描繪20世紀初天津地層市民和小生產者的生活的系列小說。課文節選了其中的《泥人張》和《好嘴楊巴》。《泥人張》通過寫泥人張智鬥海張五來表現他的沈穩、幹練,面對海張五的羞辱能鎮定自若,喜怒不形於色。在鬥爭的兩個回合中,他善於後發制人,以獨特的方式,壹招制敵。《好嘴楊巴》中,描寫了壹個在小吃制作中構思奇妙和手藝精巧的楊七。能夠隨機應變、處亂不驚的楊巴。課文的語言本色樸素,具有濃郁的天津風味,並且幽默傳神,極富表現力。
21、《與朱元思書》這是壹篇山水小品,作者以簡練雋永的筆墨,描繪了壹幅充滿生機的大自然畫卷。文章先總敘了富春江奇特秀麗的景色。然後轉入對山之奇、水之異的描寫。觸景生情,自然流露出對追求利祿之徒的蔑視,含蓄傳達出愛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隱的高潔誌趣。在寫法上,運用了駢體文的體式,全篇以偶句為主,講究對仗和聲律。
22、《五柳先生傳》本文是作者托言五柳先生寫的傳記,實為自傳。全文從思想性格、愛好、生活狀況等方面塑造了壹位獨立於世俗之外的隱士形象,贊美了他安貧樂道的精神。文章在寫法上有較突出的特點,即:多用否定句,語言樸素洗練,內容看似平淡,實則蘊含深刻。
23、《馬說》本文運用托物寓意的寫法,以千裏馬不遇伯樂,比喻賢才難遇明主。作者希望統治者能識別人才,重用人才,使他們能充分發揮才能。寄托了作者為懷才不遇而憤懣不平和窮困潦倒之感,並對統治者埋沒、摧殘人才,進行了諷刺、針砭和控訴。千裏馬寓人才;伯樂寓能發現賞識任用人才的人;食馬者寓不識人才、摧殘人才、埋沒人才的淺薄愚妄的統治者。
24、《送東陽馬生序》這篇文章是作者給同鄉後學的臨別贈言。在文中,作者敘述自己青少年時代求學的艱難和勤奮學習的經歷。勉勵後生勤奮學習,成為德才兼備的人。
25、《詩詞曲五首》中,《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作者是唐代的劉禹錫,這首七律詩通過寫自身的坎坷遭遇和無限感慨,表現了詩人對生活的樂觀態度和進取精神。《赤壁》的作者是唐代的杜牧,這首七絕借赤壁之戰這則歷史故事,表現了詩人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氣。《過零丁洋》作者是南宋的文天祥,這首七律表現了詩人憂國之痛和舍生取義,為國捐軀的豪情壯誌。《水調歌頭》的作者蘇軾,這首詞表達了詞人思念手足,心情郁悶惆悵之情,但以樂觀曠達的情懷作結。《山坡羊?潼關懷古》作者張養浩,這首曲表現了作者關心百姓疾苦,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
26、《小石潭記》文章先寫所見景物,然後以特寫鏡頭描繪遊魚和潭水,再寫潭上景物和自己的感受,寫出了小石潭及周圍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氣氛。在寫景中傳達出他貶居生活中孤淒悲涼的心境,是壹篇情景交融的佳作。
27、《嶽陽樓記》文章是應朋友之約,為重修的嶽陽樓作記。作者以“記”為名,借題發揮,表達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胸襟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含蓄地表達了對朋友滕子京的規箴之意。全文內容充實,情感豐富,將敘事、寫景、議論、抒情自然結合起來,既有對事情本末的交代,又有對湖光水色的描寫;既有精警深刻的議論,又有惆悵悲沈的抒情。句式以單行散句為主,間以駢偶短句,既流利暢達,又簡潔凝練。寫景狀物的駢句,辭彩華美,音韻和諧;議論抒情的散句,抑揚頓挫,富於變化。這樣駢散結合,文質兼美,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28、《醉翁亭記》。這是壹篇文辭優美的山水遊記,寫於歐陽修到滁州任上的第二年,表現了作者隨遇而安、與民同樂的曠達情懷。作者的“樂”歸納起來有三個方面:壹是“山水之樂”;二是“宴酣之樂”;三是“樂人之樂”。文章在句式上駢散結合,使文章既有詩的意境,又有散文的美感。
29、《滿井遊記》本文是壹篇清新寫景小品,生動地再現了壹個“城居者”壹冬都“拘促壹室之內”,而今返回自然“或脫籠之鵠”的歡快心情。
30、《詩五首》之《飲酒》,作者陶淵明,這是壹首五言古詩,寫詩人在田園裏悠然自得的隱居生活,通過對眼前景物的敘寫,說明“心遠地自偏”的哲理,表達了作者從自然景物中尋找到樂趣的恬靜心情和豐富的精神生活。《行路難》作者李白,詩中描寫世路艱難,反映了詩人在政治上遭遇挫折後,詩人內心的強烈苦悶、抑郁和不平;同時,又表現了詩人的倔強、自信和對理想的執著追求,展示了詩人力圖從苦悶中掙脫出來的強大精神力量。《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作者杜甫,詩中描繪了秋風破屋、長夜沾濕的情景,表現了作者憂國憂民的情感。《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作者岑參,作者用歌行體寫出了西北邊陲風雪的奇寒,抒發了雪中送客的深摯友情及因友返京而產生的悵惘之情。《己亥雜詩》作者龔自珍,全詩抒發了詩人辭官離京時的復雜感情,展示了詩人不畏挫折、不甘沈淪、始終要為國家效力的堅強性格和獻身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