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單元 綠水江南
第壹課《憶江南》
壹、教學目標
1、通過視、聽、唱、動等學習活動,引導學生體驗歌曲的意境美,學會背唱歌曲並初步學習輪唱、合唱歌曲。
2、引導學生參與以小組為單位的創編活動,使每位學生積極投入音樂實踐活動。
3、從詩、景、歌、樂、舞等幾個方面來讓學生感受到江南水鄉風光的秀美和江南音樂語言的甜美,激發學生對江南的熱愛之情。
二、 教學重、難點
1、指導學生愉快地演唱歌曲《憶江南》
2、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創編活動。
3、指導學生準確演唱壹字多音處並學會用優美的聲音背唱歌曲。
4、學習用輪唱、合唱等方法來演唱歌曲。
五、教學過程
(壹)、激趣導入
1、 欣賞圖片,配放音樂《翠湖春曉》
師:同學們,老師今天給大家帶來了壹組很美的江南六大古鎮風景圖,請妳欣賞後告訴我,妳看到了哪些具有江南特色的景物?感覺怎樣?想說些什麽?(教師隨機與學生互動模仿做各種動作或造型)
2 、教師配樂朗誦詩詞《憶江南》
師:唐代詩人白居易在晚年回憶江南美景時欣然寫下了壹首著名《憶江南》,請大家靜靜地聽老師朗誦壹遍。
3、學生配樂朗誦詩詞
(二) 新授教學
1、教師示範表演唱
師:這麽美的詩用朗誦還不足以表達它的美的意境,老師想把它唱出來、跳出來,請說出妳的感覺。
[教學效果評價]:教師借助精美的道具和聲情並茂的演唱、舞蹈,讓學生直接形象地感受歌曲的旋律之美和意境之美。
2、學生再次欣賞歌曲壹遍。
3、請學生說說、唱唱自己最喜歡的和最難的壹句歌詞。師指導學生個別或集體唱壹唱。
4、請學生試著將第壹段歌詞連起來唱壹唱。
5、教師講解並示範演唱高低八度的兩句“憶江南”的唱法,學生模唱。
6、學生唱第二段歌詞。
7、 請學生為最後壹句“憶江南”設計力度記號以表達作者對江南美景的留戀之情或見到江南美景時的激動興奮之情。
8、請學生完整地背唱歌曲壹遍。
9、請學生為歌曲設計速度,情緒,並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壹遍。
(三)、表現歌曲
1、請學生自主合作創設小橋、 垂柳 、鮮花等造型和劃船、搖櫓等動作。表現歌曲意境。
師:同學們,妳能與同學合作用身體動作來表現壹些江南景物的造型嗎?誰來表現輕拂的垂柳?彎彎的拱橋?輕輕地劃船?請妳按自己的愛好與同學自由組合創編。
2、師生互動合作表現,自由穿梭在各種“造型”中,邊做劃船動作邊演唱歌曲
[教學效果評價]:通過讓學生合作創編、師生互動等音樂活動讓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與愛好都自主、積極、快樂地參與到音樂活動中去,激發學生的想象與創造能力,同時將本課推向高潮。
3、教師二度範唱,創新表現歌曲。
師:同學們創編的真好,老師把這首歌也變壹變,唱壹唱,請妳聽聽裏面有哪些不同的演唱形式?(輪唱 合唱)
(1)學生學習輪唱歌曲。
(四)、 拓寬欣賞
1、欣賞江南絲竹樂《水鄉美》
師:今天我們用齊唱 輪唱 合唱等形式初步學唱了壹首很美的江南曲《憶江南》,其實江南的音樂還有很多,有以江南絲竹為代表的器樂作品,有以民歌小調為代表的聲樂作品,還有以蘇州評彈 越劇 錫劇等劇種為代表的戲曲作品,今天,老師要向大家簡單介紹壹下“江南絲竹”(出示名詞簡介)
2、 師生***同欣賞壹首江南絲竹作品《水鄉美》並觀看江南絲竹演奏圖片。甜美,請學生思考樂曲的旋律有何特點?
3、師生***同欣賞後總結江南絲竹樂的旋律特點。
4、欣賞江南舞蹈《水鄉童謠》《蓮湖童趣》的片斷。
5、師生***同欣賞後總結江南舞蹈的特點。
(五)、課堂小結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從詩 歌 舞等幾個方面初步了解了江南的美,知道了我們的江南水鄉不僅景美,樂美,而且歌美,舞美。讓我們為生在江南,長在江南而自豪,讓我們為使它變得更加美麗而壹起努力,讓我們再壹次深情地說壹聲“我愛妳,美江南”!
教學反思:
第二課《西湖春曉》《江南好》
教學內容:1、復習歌曲《少先隊員采茶歌》。
2、欣賞《西湖春曉》《江南好》。
課 時:2課時
情感與態度:能喜歡江南音樂,並開闊音樂文化視野
知識與技能:
1.能夠感受到八六拍的搖動感
2.能夠感受到童聲合唱的美感和合唱效果
3.能夠輕聲跟唱歌曲部分旋律
4、能夠感受到江南音樂婉轉細膩、清澈秀麗的風格特點
過程與方法:情境創設法、對比欣賞法、多種感官調動法(聽、唱、動、看、)
教學重點: 能感受到江南音樂婉轉細膩、清澈秀麗的風格特點
教學難點:聽辨出B段旋律出現的順序,並用顏色標出
教學過程:
壹、復習歌曲《少先隊員采茶歌》
1、集體練習
2、個別、小組接龍檢測練習
二、欣賞《西湖春曉》
1、創設情境(課件:西湖美景圖)
大家都聽過壹句話“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贊譽。
用童聲合唱的音樂形式來表現我們的杭州西湖,會給妳怎樣的感受呢?
2、聽第1次,談情緒感受(可以用細膩等詞匯來形容)
3、
4、聽第2次,談童聲合唱的合唱效果
5、聽第3次,站起跟著八六拍的節奏,感受搖動的感覺,並告知這是八六拍的表現效果
6、第4次,跟著唱唱其中妳最喜歡的1-2句,唱給同學們聽聽
三、欣賞《江南好》民樂合奏
1、古詩《憶江南》白居易的朗讀和理解
2、民族樂器的了解
下面這首《江南好》是用我們國家的民族樂器演奏的樂曲又是怎樣去表現我們美麗的江南的呢?首先我們先了解壹下民族樂器有哪些?列舉12
3、聽第1次,談江南音樂的特點,生總結
4、聽第2次,看歌譜,音樂是通過什麽變化讓我們有了這樣的感受?(節奏的密集、高音、圓滑線等)
5、聽第3次,用不同的顏色表示B段音樂的順序
6、師帶生唱唱主旋律(或由生選)
四、背誦2首贊美江南的古詩並讀壹遍江南音樂特點婉轉細膩、清澈秀麗
教學反思:
第三課《少先隊員采茶歌》
教學內容:唱歌《少先隊員采茶歌》
教學目標
1、學會歌曲的旋律,並能創編舞蹈動作。
2、能用純凈、甜美的歌聲演唱《少先隊員采茶歌》,表現少先隊員采茶時的歡快心情。
教學重點:學會歌曲。
教學難點:創編舞蹈動作表現歌曲。
教學方法:聽唱法、以詞帶曲法 、按節奏朗讀歌詞、識譜視唱、情境導入法。
教具準備:電子琴、錄音機、範唱帶、譜例實物投影、多媒體課件、“紙茶葉”。
教學過程:
壹、組織教學:
1、師生音樂問好!( 感受音樂課堂的魅力)
2、發聲訓練遊戲。(強調坐姿,安定情緒,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3、復習歌曲《小鳥請到這裏來》。
二、情景導入:
1、展示課件播放南方采茶畫面,讓學生看畫面,融入情景之中,體會采茶的樂趣。(上節課我們在〈〈林中的鳥聲〉〉內容學習中,感受了人們與自然界的動物們和諧發展的愉快的心情。今天老師帶大家到美麗的江南水鄉走壹走,看看那裏美麗的景色,了解江南特定的文化及音樂特點。 )
2、教師提問:同學們,看著畫面的人們在采茶是不是很享受那種茶香飄飄的氛圍啊! 那同學們想不想也和他們壹起享受采茶的過程啊?
3、身體感知:教師取出“紙茶葉”請學生上前模仿采茶。
4、彈奏“采喲采喲”歌詞音樂:學生在樂曲聲中做采茶動作。(舞蹈化、體現美育與合作創編。)
三、學習歌曲:
1、初聽歌曲:感受歌曲的調式風格,體會江南歌曲的風格特點。(思考:歌曲的速度、情緒是怎樣的?)
教材簡析:
《采茶歌》是我國南方的壹種歌舞體裁,表演形式壹般為壹男壹女,或壹男兩女,後發展為數人或數十人的集體舞。表演內容多為種茶、采茶的過程,體裁形式多為小調。《少先隊員采茶歌》以新的創作手法表現少先隊員采茶的過程和歡快的心情。歌曲為兩段體,羽調式。)
2、復聽歌曲:生談自己的感受。(妳感覺到少先隊員采茶時的心情怎樣?)
3、再聽歌曲:學生心裏默唱。
4、學習歌曲的旋律:
(1)教師教唱壹遍歌譜,學生小聲隨琴哼唱旋律。
(2)學生齊唱旋律。
5、按節奏讀歌詞,學生添加歌詞演唱。
6、教師彈奏旋律,生齊唱歌曲
四、歌曲處理:
1、第壹小節:“茶樹青青”要具有彈跳性,學生試唱。
2、有圓滑線的地方,要唱得連貫、柔和、跳躍。
3、附點音符的時值要唱足。
4、第二樂段的第壹樂句,按頓音唱法演唱,要唱得短促、有均勻的節奏感,好像是有節奏的采茶動作壹樣。
5、學生按剛才的要求試唱,隨教師的伴奏完整的演唱歌曲。
五、拓展:
1、創編采茶動作,並表演。
2、生自由創編,教師參與表演。
3、師生隨錄音邊唱邊表演。
六、下課禮式 :
師生音樂再見!
教學反思:
第二單元五十六朵花
第壹課《唱山歌》
教學內容:唱電影《劉三姐》插曲《唱山歌》
教學目標:
1、通過學唱電影《劉三姐》插曲《唱山歌》,感受壯族民歌風格特點。
2、簡單了解電影《劉三姐》的故事梗概。
3、了解壯族的風俗歌會“歌圩”。
4、教育學生弘揚祖國優秀的民族音樂文化,增強民族意識。
教學重、難點:
1、用優美、委婉的歌聲演唱歌曲《唱山歌》,感受壯族民歌風格特點。
2、歌中壹字多音唱詞的準確、優美、委婉。
教具準備:光盤、歌片、錄音機、卡片(節奏火車、歌圩)、視唱卡片。
教學過程:
壹、組織教學:教師放《小螺號》音樂,師生律動表演進教室,相互問好。
二、創設情境,了解故事,激發情趣
1、師:俗話說,“桂林山水甲天下”。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看出,廣西桂林是壹個山清水秀,風景迷人的地方。對吧?
生:對。
師:廣西人傑地靈,那兒不但山美水美,也有許多人才,在廣西壯族有壹位深受人們喜愛的民間歌手,妳們知道她是誰嗎?
生:劉三姐。
2、師:很好,劉三姐被稱為廣西壯族傳說中的歌仙,美麗、聰明、活潑、可愛,她用歌聲表達了人們追求幸福的心聲,所以人們十分喜愛她,也愛唱她的歌。那麽她到底有多聰明,老師給妳們放壹段《劉三姐》的電影片斷妳們就知道了。
3、(大屏幕)放劉三姐帶領姐妹與男青年對歌的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