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找春天》教學教案設計

《找春天》教學教案設計

教學內容:《嘀哩嘀哩》是小學音樂教科書第六冊的選學內容。

 教學目標:通過學唱《嘀哩嘀哩》,感受春天的美麗,並啟發教育學生熱愛大自然,對自然環境的關註。

 教學過程

 壹、欣賞春天的美景

 大屏幕放映春天的景色,配上《嘀哩嘀哩》的歌曲。學生壹邊

 欣賞春天的美景壹邊和老師壹起按節奏打拍子。教師戴上花環扮演春姑娘揭示課題《找春天》。

 [ 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通過欣賞春天的美景,喚醒學生對大自然的`親切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準備練習

 1、春雨姐姐(學生戴頭飾扮演)用沙錘伴奏,演唱《小雨沙沙》。

 學生學壹學,唱壹唱。請春雨姐姐加入。

 2、青蛙大哥(學生戴青蛙頭飾扮演)蹦蹦跳跳的出現,並有節奏地念著 :××× ××| ×× × 0 | ××× ×× |×- ||

 學著青蛙大哥念壹念,請青蛙大哥壹起找春天。

 3、小黃鸝(學生戴黃鸝頭飾扮演)飛來了,帶來兩段練習曲。

 4 4 4 4 5 |6 6 6 0 | 2 2 2 2 2 | 5- ||

 1 1 1 1 2 |3 3 3 0 | 5 5 5 5 5 | 2- ||

 小黃鸝範唱,其余小朋友視唱,春姑娘幫忙。

 [ 把學生對事物特有聲音的感受巧妙地遷移到練習中去,培養學生的有意註意力。]

 三、找春天

 1、小朋友講講自己眼中的春天,說壹說春天美不美。

 2、春姑娘描述她眼中的春天:大屏幕放《嘀哩嘀哩》的錄象,

 學生壹邊聽,壹邊拍手。

 3、跟著春姑娘找壹找春天,唱壹唱歌曲。

 4、請春雨姐姐講壹講小朋友找的春天美不美(有沒有把美的感

 覺唱出來),哪壹句唱的不夠好,請春姑娘教壹教。

 5、練習: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請黃鸝點評唱的美不美。

 四、春天音樂會

 1、分角色演唱歌曲:男生唱第壹段,女生唱第二段,大家壹起唱第三段。磁帶伴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用樂器模仿春天美麗的聲音(發給學生各種樂器:沙錘、串鈴、三角鐵、雙響筒等),壹邊演唱壹邊為歌曲伴奏。請青蛙大哥做指導。

 3、討論:我們還可以怎樣贊美春天?

 大屏幕放《嘀哩嘀哩》的錄象,學生們戴頭飾表演,用肢體語

 言贊美春天。

 討論:這麽美麗的春天,我們因該怎樣對待它?(贊美他、熱愛它、不能汙染它。)

 4、舉行春天音樂會。

 春姑娘彈《嘀哩嘀哩》,學生們用自己的方式贊美春天。可以唱

 歌,可以跳舞,也可以用樂器演奏。

 [引導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贊美春天,使學生從中了解到相同的音樂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來表達,在學生想象、表現、演奏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創造能力、表現能力,使他們感受到藝術之美、自然之美。]

 教學反思:

 《藝術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以培養學生的藝術能力和人文素養的整合發展為總目標。藝術課程是壹種人文課程,藝術課要運用藝術感人的形式和豐富的內容,培養學生的情感和精神追求。

 這節課所設計的教學活動,緊緊圍繞學生積極的參與精神展開,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感受春天的美景、感受藝術的熏陶;並在教學中給學生創設了寬闊的舞臺,讓他們盡情發揮創造力,表現自我。

 小學生最感興趣的是有情節、有形象的樂曲。這節課我把學生熟悉的可愛的動物和動物音樂融合在壹起,通過對比、表現,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去感受音樂,去描述樂曲的旋律,去描繪音樂的形象,去理解音樂的內涵,並通過對音樂內涵的理解,完成隱性的教育目標,熱愛自然,關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