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壹小學壹年級音樂教案範文
目標:1、創設自主、開放、活潑的課堂,讓學生在學中玩,玩中創的過程中掌握有關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壹些基礎知識;
2、能充滿情趣地演唱《袋鼠》,能即興、自由地進行《袋鼠》歌表演,喜愛小袋鼠,保護小袋鼠,向小袋鼠學習——熱愛勞動;
3、能積極、主動參與“傳電波”、“摘果子”的遊戲中來,能聽辨並打擊組合的節奏。
教材分析:
《袋鼠》是壹首具有詼諧情趣的兒童歌曲。五聲徵調式。歌詞簡潔、生動,抓住了“大袋子”這壹特征,勾勒出袋鼠特有的形象,其中兩次插入帶八分休止符的四度向上跳進,仿佛是袋鼠歡快的跳躍,使漫畫式的袋鼠形象栩栩如生地出現在我們面前。歌曲雖然描寫了澳洲所特有的動物,但由於曲作者在旋律上運用了我國的民族音調和調式,聽起來使人感到十分親切,生動地表現了小袋鼠可愛的形象。
教學難點:體會掌握三個音符,即興創編歌表演的舞蹈動作。
教學重點:在參與音樂教學活動中,體會小袋鼠可愛的神態,培養學生合作、探究、創造的意識和能力。
課前準備:磁帶、錄音機、小袋鼠頭飾、氣球、書包、樹、各種圖畫
教學過程:
壹、組織教學
1、律動表演,隨音樂走進教室
2、師生問好歌
3、課前小唱
二、謎語導入
此物生得怪,肚下長口袋,寶寶袋中養,跳起來真快。
三、傳電波遊戲
1、宜昌電波傳澳大利亞(節奏練習)
2、聽澳大利亞傳來的電報(引出歌詞)
3、按節奏朗誦歌詞
四、學習歌曲(用聽唱法)
1、聽歌曲範唱,教師表演(帶頭飾)
2、再表演,學生跟老師律動
3、點學生和老師壹起表演(帶頭飾變成小袋鼠)
4、全班壹起表演
5、學生跟琴齊唱歌曲
五、小袋鼠摘果子(檢查掌握音符的情況)
1、展示智慧樹,說明遊戲規則
2、請學生帶上不同音符的頭飾上來摘不同音符的果子(氣球)
3、用書包代替小袋鼠的袋子,將氣球裝進書包
4、獎勵智慧的果子
六、德育教育
向小袋鼠學習,用自己的勞動獲得果實,教育學生在生活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七、下課
1、師生再見歌
2、學生在歡快的音樂蹦出教室
篇二小學壹年級音樂教案範文
教學內容:1、聆聽和演出《春曉》。
2、學會三角鐵的演奏方法,為歌曲伴奏。
教材分析:
歌曲
教學目標
1、聆聽歌曲《春曉》(合唱版),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
2、探究學習三角鐵的演奏方法,並能根據《春曉》的意境配伴奏。
3、對比感受兩首《春曉》的不同(合唱版、齊唱版),學會演唱,在演唱中表達對春天的贊美之情。
教學重點:在學習中表達對春天的贊美之情;三角鐵探究學習。
教學難點:能根據歌曲意境編配伴奏,並能為歌曲進行伴奏。
教學方法:演唱法、編創法、聆聽法
教學用具:電子琴、多媒體
教學過程:
壹、導入新課:
1、同學們,老師知道大家會背誦很多古詩,其中有壹首關於春天的古詩可以說是家喻戶曉,說說看,是哪什麽題目?——《春曉》。
2、學生填詞:讓我們跟著詩人孟浩然來到壹千多年前的春天的早晨。春天天氣非常暖和,他睡得可香了,連天亮了都不知道呢!於是他寫道:(春眠不覺曉)朦朦朧朧中,他聽見到處都是歡樂的鳥鳴,他欣喜地吟誦道:(處處聞啼鳥)當看到滿地的花瓣,他不由地感嘆道:(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3、學生有節奏的朗誦《春曉》。
4、小朋友非常喜歡這首古詩,很多音樂家、作曲家也喜歡這首古詩,他們給這首古詩編創了很優美動聽的旋律,使古詩變成了好聽的歌曲。我們壹起來聽聽以歌曲形式出現的《春曉》,給這個冬天帶來壹點春天的氣息。
二、聆聽《春曉》(合唱版)
1、初聽歌曲
歌曲的速度是怎麽樣的?情緒是怎麽樣的?(歌聲充滿熱情、活潑流暢)
2、復聽歌曲
歌曲中除了古詩的演唱還有“啦”,讓我們跟著歌曲來進行表演。古詩演唱的地方請妳輕輕地跟著音樂哼唱,“啦”的'地方請妳跟著音樂來拍壹拍手。
三、學唱《春曉》(齊唱版)
1、導入:
剛才我們聽的《春曉》是很活潑歡快的,現在請妳再來聽聽這首《春曉》,它的速度有什麽變化?
2、初聽歌曲
《春曉》快速度唱起來和慢速度唱起來有什麽不壹樣?(速度平穩,抒情優美)
(1)學唱第壹、二樂句
我們壹起來唱唱歌曲,妳來唱第壹、二句,我來唱第三、四句。
(2)學唱第三、四樂句
我們換壹換,我來唱第壹、二句,妳來唱第三、四句。註意“來”,它特別長。
3、復聽歌曲
讓我們再來聽聽歌曲,妳覺得要怎麽演唱歌曲更好聽呢?
4、演唱歌曲
(1)模唱歌曲。
(2)跟伴奏演唱歌曲。
(3)註意控制自己的聲音,不要大聲喊唱,用輕柔、優美的聲音來演唱歌曲。
四、用三角鐵為歌曲伴奏
1、認識三角鐵的聲音特點
2、探究學習三角鐵的演奏方法
3、用三角鐵為《春曉》伴奏(在歌曲的長音處伴奏效果好、有美感)。
五、完整演唱歌曲(用三角鐵為歌曲伴奏)
音樂是壹首詩,音樂是壹幅畫,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音樂中又有著詩情畫意。現在讓我們閉上雙眼,此刻沒有詩也沒有畫,但是我希望妳們用歌聲唱出妳們心中的畫卷,唱出妳們心中的詩篇,我就是妳們的知音,讓大家都能感受到妳們歌聲中的詩情畫意!
六、課堂小結:
每壹句詩就是壹幅畫,每壹串音符又是壹首詩,詩人用優美的文字,畫家用神奇的畫筆,音樂家用壹串串音符帶我們走入了美妙的世界。感謝同學們,妳們的歌聲又壹次讓我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最後,讓我們在美妙的歌聲中結束這節音樂課吧!
篇三小學壹年級音樂教案範文
課題:上學歌總課時數:第1節教學內容:
1、歌曲“上學歌”學唱;
2、綜合訓練
3、欣賞:快樂的壹天
教學目標:
1、熟悉學生情況,建立課堂常規。
2、通過學唱《上學歌》和欣賞《快樂的壹天》,培養學生聽音樂與唱歌的良好習慣,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3、指導學生聽著音樂做簡單的律動。並能自編簡單的動作,表現《上學歌》活潑愉快的情緒。
教學重點:
學唱歌曲,並感受到歌曲愉快的情緒,能通過演唱表現出歌曲的情緒。
教學難點:
感受樂曲情緒,能自編動作表現出音樂的情緒。
教學手段: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壹、常規培訓(歡迎同學們來到音樂世界學習音樂)
1、老師先講今後上音樂課的要求。手平放在腿上,兩腳平放在地上,不要亂動,背要挺直,有利於正確的發聲。書放在樂椅的扶手上,今後帶壹只筆壹塊橡皮,不要在帶其他東西。要愛護音樂書這個朋友。再請學生自己說壹說今後應怎樣表現。(調動積極性,自己感受到應遵守的紀律和要求)
2、發聲動作應怎樣做才是正確的。
全體起立,跟老師找到雙手放的位置,放的方式,再跟老師體會吸氣和呼氣的'變化,引導學生自己找到腹部變化的規律。
跟教師練唱小樂段,感受正確發聲方法的運用。
3、進教室的要求:聽音樂並根據音樂節奏自編動作邊做邊走到自己的位置。
聽音樂練習
將學生帶到教室外練習,看誰做的好。
二、新授
1、導入:
“同學們,今天大家都是第壹次上學,高興嗎?那誰能說壹說妳的這壹天是怎樣過的,妳都經歷了那些事。”
“好,接著,我們來聽壹首“快樂的壹天”,看是不是妳做的事情。”
2、聽音樂的第壹段“早早起”
請生說壹說這壹段聽過後有何感受
看圖,這壹段表現了小朋友早晨起來的情景,請生根據音樂表現的內容,邊聽邊用動作表現。
“早晨起床後應該做什麽?”“上學去”“這時妳的心情怎樣?路上看到什麽景色?”
3、直接聽第二段,請生邊聽邊做動作表現。
“那麽在上學途中,有壹個小朋友遇到了這樣的事情。”
4、學唱《上學歌》
①教師範唱歌曲,請學生跟琴用“Lu”模唱歌曲。
②讀歌詞,註意咬字要清楚。
③跟琴唱歌詞,註意情緒,要活潑歡快。
④歌曲處理:
中速、充滿朝氣地演唱。
“太陽天空照,花兒對我笑,”連貫舒展
“小鳥說:早早早”輕松、親切、富有彈性
“我去上學校……愛勞動”情緒飽滿、富有激情、
節奏明快。
“長大要為人民立功勞”堅實有力,表現出決心
註意以上幾點,教師範唱後,學生練唱。
⑤請同學根據歌詞給歌曲編舞蹈,
邊唱邊跳,看誰表演的好。
5、分別聽“來學習”、“做遊戲”、“放學了”、“靜靜睡”,
並請生邊聽邊根據樂曲情緒、表現的內容做相應的動作。
聽後,讓學生說壹說每壹段的情緒是怎樣。
6、完整復聽樂曲,並做動作。演奏到“上學歌”處齊唱,做動作。
三、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歌曲“上學歌”,也欣賞了“快樂的壹天”,同學們有什麽收獲?
(好好學習;長大立功勞;養成良好習慣;熱愛學習等)
希望同學們今後向歌曲唱的那樣好好學習、快快樂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