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教學計劃(壹)
壹.本學期教學的指導思想:
1、重視以學生的已有 經驗 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具體情景,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2、增加聯系實際的內容,為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3、註意選取富有 兒童 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悅的數學學習體驗。
4、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
5、把握教學要求,促進學生發展適當改進評價學生的 方法 。
二、班級分析:
二年級的孩子在經過壹年的數學學習後,基本知識技能又了很大的提高,對數學學習也有了壹定的了解。在動手操作,語言表達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識也有了明顯的增強,但是學生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距。但是我覺得他們對數學學習的熱情還是很高漲的。因此,在這壹學期的教學中更多贏關註學生學習興趣和 學習方法 的培養上,並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
三、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內容包括下面壹些內容:數壹數與乘法、乘法口訣壹、觀察物體、分壹分與除法、方向與位置、時分秒、乘法口訣二、除法、統計與猜測、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
四、本學期教學的主要目的要求:
(壹)、知識和技能方面:
1.第壹單元?數壹數與乘法?。在這壹單元的學習中,學生通過?數壹數?等活動,經歷從具體情景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過程,體會乘法的意義,從生活情景中發現並提出可以用乘法解決的問題,初步感受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第二單元?乘法口訣(壹)?,第七單元?乘法口訣(二)?。在這兩個單元的學習中,學生經歷2?5和6?9乘法口訣的編制過程,形成有條理的思考問題的習慣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確運用口訣計算表內乘法,解決實際問題。
3、第三單元?觀察物體?。在這個單元學習中,學生將經歷觀察的過程,體驗到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物體可能是不壹樣的,最多能看到物體的三個面;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通過觀察活動,初步發展空間概念。
4、第四單元?分壹分與乘法?,第五單元?除法?。學生通過大量的?分壹分?活動,經歷從具體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過程,體會除法的意義,從生活情景中發現並提出可以用除法解決的問題,體會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學會用乘法口訣求商,體會乘法與除法的互逆關系。
5、第五單元?方向與位置?。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能根據給定的壹個方向(東、南、西、北)辨認其余三個方向,並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圖上的方向,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從而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6、第六單元?時、分、秒?。學生通過時、分、秒的學習,初步養成遵守和愛惜時間的良好習慣。在實際情景中,認識時、分、秒,初步體會時、分、秒的實際意義,掌握時、分、秒之間的進率,能夠準確的讀出鐘面上的時間,並能說出經過的時間。
7、統計與概率:第九單元?統計與猜測?。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將進壹步體驗數據的調查、收集、整理的過程,根據圖表中的壹些數據回答壹些簡單的問題,並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初步形成統計意識。在簡單的猜測活動中,初步感受感受不確定現象,體驗有些事件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
8、實踐活動:本冊教材安排了三個大的實踐活動即?節日活動地球旅行人類的好朋友?,旨在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同時,在其他具體內容的學習中,安排了?小調查?活動和貼進生活多樣化的應用性問題,旨在對某壹知識進行實際應用。
(二)、數學思考方面:
1、能運用生活經驗,對有關數學信息作出解釋,並初步學會用具體的數據描繪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
2、初步了解統計的意義,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2個單位)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
3、通過觀察、猜測、實驗等活動,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培養學生初步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三)、解決問題方面:
1、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壹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3、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經驗。
4、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四)、情感與態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並及時改正。
5、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6、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7、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五、教學 措施
1、要從整體上把握教學目標。不光憑經驗,過去怎樣提,現在也怎樣提;也不能搬課本,凡是課本上的有的內容,都作統壹的教學要求,而應該根據教學指導綱要,結合教學進行適當的調整。要防止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
2、要尊重學生,註重學法滲透。在學習中,教師不要包辦代替和以講代學,要把課堂中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探索、交流和練習。
3、要註意培養學生的數學概括能力和 邏輯思維 能力。要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
4、要註重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和解答應用題的能力,還誚鼓勵學生動用所學的知識解答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的簡單實際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以致用的意識。
5、要註意適當滲透壹些數學思想和方法,有利於學生對某些數學內容的理解。
6、要註意教學的開放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課本中的壹些例題和習題的編排,突出了思考過程,教師在教學時,要引導學生暴露思維過程,鼓勵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
7、要精心設計教案,註重多媒體的應用,使學生學得愉快,學得輕松,覺得紮實。
8、要滲透德育,註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獨立思考、克服困難的精神。
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教學計劃(二)
壹、指導思想
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在全面實施新課程過程中,加大力度、教改力度,深化 教學方法 和學習方式的研究.正確處理改革與發展創新與質量的關系,繼續探索符合新課程理念的小學數學自如化教學方式和自主化學習方式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深刻認識新時期新階段對基礎 教育 工作的新要求,突出重點,提高效率,狠抓落實,大力推進以課程改革為重點的素質教育,促進發展,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二、班級分析
二年級5班***有48名學生,二年級的學生在經過壹年的數學學習後,基本知識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對數學學習也有了壹定的了解.在動手操作,語言表達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識也有了明顯的增強,但是學生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距.優等生思維活躍,發言積極;中等生課堂上幾乎是"默默無語";後進生學習方法不得當,對每個基礎知識掌握的速度總是慢許多.因此,在這壹學期的教學中更多關註後進生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方法的培養上,並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
三、教材分析
(壹)教學內容
本學期教材內容包括下面壹些內容: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和米,100以內的加和減法(二),角的認識,表內乘法(壹),觀察物體(壹),表內乘法(二),認識時間,數學廣角搭配(壹)和總復習.
( 二)教學目標
知識和技能方面
1、初步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計物體長度的意識.
2、初步認識線段,會量整厘米線段的長度;初步認識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三角板判斷壹個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學會畫線段、角和直角.
3、掌握100以內筆算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夠正確地進行計算.初步掌
握100以內筆算加、減法的估算方法,體會估算方法的多樣性.
4、知道乘法的含義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熟記全部乘法口訣,熟練地口算兩個壹位數相乘.
5、能辨認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初步認識軸對稱現象,並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的軸對稱圖形;初步認識鏡面對稱現象.
6、初步了解統計的意義,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
數學思考方面
1、能運用生活經驗,對有關數學信息作出解釋,並初步學會用具體的數據
描繪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
2、初步了解統計的意義,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2個單位)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
3、通過觀察、猜測、實驗等活動,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培養學生初步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解決問題方面
1、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壹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3、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經驗.
4、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情感與態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
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
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並及時改正.
5、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6、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7、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三)教學的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100以內的加、減法筆算,表內乘法.
教學難點:100以內的加、減筆算,以及數學實踐、數學思維的訓練.
四、教學措施
1、要從整體上把握教學目標.不光憑經驗,過去怎樣提,現在也怎樣提;也不能搬課本,凡是課本上的有的內容,都作統壹的教學要求,而應該根據教學指導綱要,結合教學進行適當的調整.要防止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
2、要尊重學生,註重學法滲透.在學習中,教師不要包辦代替和以講代學,要把課堂中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探索、交流和練習.
3、要註意培養學生的數學概括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要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
4、要註重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和解答應用題的能力,還誚鼓勵學生動用所學的知識解答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的簡單實際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以致用的意識.
5、要註意適當滲透壹些數學思想和方法,有利於學生對某些數學內容的理解.
6、要註意教學的開放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課本中的壹些例題和習題的編排,突出了思考過程,教師在教學時,要引導學生暴露思維過程,鼓勵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
7、要精心設計教案,註重多媒體的應用,使學生學得愉快,學得輕松,覺得紮實.
8、要滲透德育,註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獨立思考、克服困難的精神.
五、培養優等生,轉化後進生措施
我班後進生形成的很大的原因,就是學習習慣差,毅力缺乏,信心不足.他們不能把握學習語言課程的要點,常常不完成聽說讀寫的任務,怕苦畏難,不肯去做認真理解的細致工作,久而久之,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下降了,敏銳接受新授知識的能力喪失了,他們不差也變得差了.要轉變他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應以精彩的語言引發話題,及時點撥,準確評價,創設出和諧融洽的思想品德教育氛圍,使後進生暢所欲言、主動表達出自己的見解.
2、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常常向取得進步的學生豎起大拇指;有時給表現好的同學獎勵壹本本子;還有時投給學生壹縷贊許的目光,伸手親切地摸摸學生的頭,拍拍他的肩膀
3、數學是壹門具有科學性、嚴密性的抽象學科,教師應加強教學的直觀性,加強直觀教學可以吸引後進生的註意力,通過直觀教學,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概念、性質.
4、教師在布置作業時,要難易適中,
加強對後進生的輔導,督促他們認真完成作業.對作業做得較好或作業有所進步的後進生,要及時給予表揚鼓勵.教師要特別註意克服急躁冒進情緒,如對後進生加大、加重作業量的做法.對待後進生,要放低要求,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諄諄誘導,從起點開始,耐心地給予輔導,讓他們壹點壹滴逐步提高.
培養優等生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創設競爭的氛圍,如優等生他們之間的競爭,挑戰難題的競爭等,促使他們的思維處於積極活躍的狀態.
2、為他們制定更高層次的目標,在完成壹個個既定的目標的過程中,感受到自己的價值,以及增強對學習數學的濃厚興趣.
3、鼓勵他們盡量用多種方法,多種思路解決數學問題,盡量想壹想與眾不同的方法,提高 發散思維 能力,促進智力發展.
4、教育他們多幫助需要幫助的其余同學,在幫助人的過程中,體會到成就感,從而培養積極的人生態度.
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教學計劃(三)
壹、本學期教學的指導思想
1、重視以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和生活經驗為基礎,為學生提供熟悉的具體情境,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2、增加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讓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生活中的數學。
3、註重選取符合學生年齡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悅的數學學習體驗。
4、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自主的學習。
5、緊跟教學要求,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適當改進學生的學習評價方法。
二、班級分析:
我所執教的二年級兩個班***有83名學生,經過壹學年的學習,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相對較好,對數學學習也有了壹定的了解。在動手操作,語言表達等方面有很好的合作意識,但是學生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距,比如壹班學生比較活躍,二班學生比較踏實。由於這是我剛剛接手的班級,對於學生在各方面不是很了解,但是他們對數學學習的熱情還是很高漲的。因此,在這壹學期的教學中更多贏關註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方法的培養上,並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
三、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內容包括下面壹些內容: 100以內的加、減法的筆算,表內乘法(壹),表內乘法(二),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和米,初步認識角,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和簡單的對稱現象,簡單的數據整理方法和以壹當二的條形統計圖,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
本學期教學的主要目的要求
(壹)、知識和技能方面
1、掌握100以內筆算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夠正確地進行計算。初步掌握100以內筆算加、減法的估算方法,體會估算方法的多樣性。
2、知道乘法的含義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熟記全部乘法口訣,熟練地口算兩個壹位數相乘。
3、初步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計物體長度的意識。
4、初步認識線段,會量整厘米線段的長度;初步認識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三角板判斷壹個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學會畫線段、角和直角。
5、能辨認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初步認識軸對稱現象,並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的軸對稱圖形;初步認識鏡面對稱現象。
6、初步了解統計的意義,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
(二)、數學思考方面
1、能運用生活經驗,對有關數學信息作出解釋,並初步學會用具體的數據描繪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
2、初步了解統計的意義,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2個單位)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
3、通過觀察、猜測、實驗等活動,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培養學生初步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三)、解決問題方面
1、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壹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3、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經驗。
4、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四)、情感與態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並及時改正。
5、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6、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四、教學措施
1、要從整體上把握教學目標。不光憑經驗,過去怎樣提,現在也怎樣提;也不能搬課本,凡是課本上的有的內容,都作統壹的教學要求,而應該根據教學指導綱要,結合教學進行適當的調整。要防止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
2、要尊重學生,註重學法滲透。在學習中,教師不要包辦代替和以講代學,要把課堂中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探索、交流和練習。
3、要註意培養學生的數學概括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要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
4、要註重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和解答應用題的能力,還誚鼓勵學生動用所學的知識解答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的簡單實際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以致用的意識。
5、要註意適當滲透壹些數學思想和方法,有利於學生對某些數學內容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