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彩虹
輕輕的回想著落在自己心中的彩虹,不禁感動依舊。
--題記。
是用壹絲絲、壹縷縷親情的煙拉近彼此的距離,點燃心靈於心靈的明燈;是在經歷壹番劈天蓋地的風雨之後,所領略到那彩虹之橋;是用努力去拼搏、去創造,獲得感動、歡笑的同時,那壹抹抹彩虹永遠留在我心中。
(壹)親情彩虹
我在臺燈旁寫作業。望著滿頁的試題,宛如茫茫白野,無窮無盡,纏繞在心田,不禁壹陣搖頭嘆氣。是您,輕輕在走在我身邊,隨著壹聲微微的碰撞聲,我沿著眼前枯黃幹皺的右手,擡頭望去,:“媽。”您會心的微笑,撫摸著我的頭,“慢慢想,用心就好。”此時,無限感動。我細細品位著母親遞給我的奶茶,聞著這香濃的味道,我想,此時,親情已化作壹座彩虹之橋,拉近了我於母親的距離,用親情的美好在彼此的心靈裏奠基起壹座彩虹之橋。
(二)自由彩虹
從小害怕閃電雷鳴。我對此痛苦不已。
每當天公不作美的時候,伴隨著壹聲聲的巨響,隨後又是滴滴答答從小到大的雨滴聲,我心裏已經麻木了壹片。用雙手捂住雙耳,獨自壹個人躲在角落承受害怕、寂寞。在慢慢啜泣了很久之後,眼簾射入了壹道余暉。我試探著睜開眼,看見天空的不遠處,七彩顏色的雲層之中居然層層疊疊的籠罩成壹座雲之橋。禁不住誘惑,我在田野奔跑。聆聽鳥語蟬鳴,細清新花香,輕輕摘起壹朵朵沾著水珠的小花,最終的,我把雙眼放向了遠在天邊,盡在眼前的的雲之橋。在戰勝了內心的恐懼,獲得真正自由的同時,雨後的那抹彩虹,早已在我心中烙下深深的痕跡。
(三)拼搏彩虹
人人皆曰:“人生如夢。”我卻道,人生正如壹場雨後彩虹。
中國古代、近代、現代,有過多多少少這樣的例子,司馬遷刻苦鉆讀,終於著成世界名著《史記》;愛迪生發明電燈時那認真努力的可愛鏡頭,更是讓人欽佩;至於感動中國人物之壹:洪占輝,用稚嫩的肩膀挑起沈重的負擔,最後,黃天不負有心人啊!
我時常找不到自己的目標,時在日益懶散的環境下迷失了自己。
我在內心痛苦的掙紮與矛盾,經常為自己的行為感到不滿但又無法正確找到學習方法而苦惱。終於,我領悟到了,去用自己兼任的耐心,去挑戰困難。看著眼前壹道道題目向我張牙舞爪的時候,我微微的笑了壹下,沈下自己久久未平靜過的心,用筆在試卷上揮舞著自己寫下的壹字壹句。當然,我拿著那鮮紅的分數,望著父母與老師欣慰的臉龐,我笑了。此時,品位著那充滿著美好與幸福的神情,我知道,用拼搏獲得的成功,這才是真正的雨後彩虹,在我心中,永不磨滅!
是親情,是自由,是拼搏,組成著我成長道現在的壹道道音符,細細品位著這些,感動依舊。
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彩虹。彩虹,在文學作品中,常作為美好事物的象征而出現.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心中已經很久沒有出現過真正的彩虹了. (開門見山,將心中的彩虹與文學作品中的彩虹自然聯系起來,既引出下文,又照應主題,很好!)
我不知道,在現在這樣壹個"考試考什麽,我們學什麽"已經深入人心的時代,行走在學校與家庭的兩點壹線之間,面對著枯燥的學習生活,心中的彩虹是什麽?也許只能是考試中的分數吧!
有時我常想,我們就像上緊的發條,不得不壹刻不停地投入緊張的.純粹的學習中去,稍壹停歇,就會被中招的車輪碾得粉碎,碾得失去壹切!每當中午我沒有提前半個小時到校寫作業,事後我總會自責壹番,深有荒廢時光,謀殺人生之感. (這段心理描寫非常真實)
因而,我時常會羨慕在壹次次考試中排名穩定靠後的那些同學-----當他們已經無所謂希望,無所謂失望的時候,壹切也都可以泰然處之了.
但我又不能放棄成績,不可能向他們學習。如同上了壹條賊船,現在船已起航,想要上岸,要麽是繼續前行到達彼岸-----那意味著繼續忍受這已令我厭煩的生活;要麽就是回頭倒行-----我必須把全船的人都強拉回去,那意味著改變社會!(這句話有點言之過甚了,呵呵)有人相信我能做到嗎?沒有人!包括我自己.
我心中那象征烏托邦的彩虹應該是壹個輕松,但並非無聊的學習方式,壹個雖不拒絕考試,但只是讓它去犄角旮旯裏默默蹲著的學習環境,壹個可以讓每壹個上緊了的發條得到充分的休息,不讓幾張並不能反映我們的真實價值的蒼白無力的紙張在我們身後揮著鞭子驅策我們,決定壹切,甚至是決定壹個人壹生的社會。壹個能真正即使在校園裏也能體現每壹個人的真實價值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