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圓明園的毀滅》第二課時教案

《圓明園的毀滅》第二課時教案

  設計思路

  壹、主導思想

 已成廢墟的圓明園依然屹立在那裏,成為中華民族恥辱的象征,這壹切的壹切,怎能是壹個“情”字了得!激發學生情感,自得自悟。

 1、自主課前初現:

 提前讓學生查找有關圓明園的資料,學生積極性較高,通過網絡,電視,書籍等,收集到豐富的資料,圖片,通過交流,學生初步了解到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對當年圓明園的美景產生由衷的贊嘆。而對被燒後的圓明園,充滿了憤怒,痛恨,惋惜之情。

 2、自主在課堂呈現:

 課堂基本模塊是:

 自由讀書時間──自由問答天地──自由創作空間組成。

 以翻開歷史書籍為線索連貫全文。

 課堂的中心任務:以讀促講,將學生領入情境,激發情感。

 3、自主在課後體現:

 給學生布置了壹道辯論題:圓明園需不需要重建。

 課堂按“自由讀書時間──自由問答天地──自由創作空間”的線索統領全文。學習時采用倒序的手法,先用圓明園毀滅前後的鮮明對比,來觸發學生的激

 ,在反復指導朗讀的過程中,壹種愛國的熱情油然而生。再回到第壹自然段,當學生不得不接受這個慘痛的歷史事實時,學生情不可抑,迫不及待地想讀,說,寫,此時安排自由創作空間,給學生壹個表達心聲的平臺。

  教學目標

 1、知識教學點:

 ⑴學會本課14個生字及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⑵在深入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⑶能背誦感受最深的段落。

 ⑷訓練學生在讀中認真思考,體會,從而獲得真實的感受,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2、德育滲透點:

 通過了解圓明園的輝煌和它的毀滅,培養學生對美與醜的識辨能力。使學生深刻理解“不忘國恥,振興中華”。

  教學重難點

 通過對語言文字的理解,想象當年圓明園的樣子並了解它毀滅的經過,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感情。理解“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內涵。

  教學準備

 上網搜集圓明園輝煌時和被毀時的圖片制作成相關的課件,節選《火燒圓明園》的錄象帶。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壹、名言引題,激趣導入

 翻開歷史的長卷,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便歷歷在目。今天,讓我們把目光鎖定在1860年,因為當時的中國人用自己的智慧和血汗建造了舉世聞名的圓明園。法國最著名的大作家雨果曾這樣說:“在世界東方的中國,有著人類的壹大奇跡,這壹奇跡,就是圓明園。”

 讓我們壹起走進圓明園,去欣賞這萬園之園的精華吧!

 板書:

 圓明園。

  二、再現歷史的美景,感悟交流體會

 自由讀書時間:

 (大屏顯示)

 1、讀準字音,讀通語句。

 2、壹邊讀壹邊勾畫,批註。

 3、讀後談談感受:

 分別請同學讀感受最深的自然段,讀後說感受。

 如果同學讀第二自然段,學生說感受時,引導出“眾星拱月”,課件展示,重點理解。

 如果同學讀第三自然段,讀後說感受。帶領學生欣賞幾處景色的圖片,進入情境。書上還給我們舉例介紹了著名的建築物和風景區,我們用引讀方式到課文中找壹找。

 如果同學讀第四自然段,讀後說感受。欣賞圖片。

 請妳隨著這悠揚的古曲再讀三四自然段,將妳心中的感受壹讀為快。

 4、(出示全景圖)就在這座歷經六代皇帝花費了150年的時間修建的圓明園中,有風格別致,巧奪天工的民族建築,有引人入勝的西洋景觀,再加上收藏了無數稀世珍寶,中外的史學家們給與他至高的榮譽,(出示每段中心句)指導學生朗讀:

 讓我們再壹次深情地呼喚它的名字,(圓明園)

 讓我們再壹次自豪地呼喚它的名字。(圓明園)

  三、面對現實的殘酷,激發愛國情感

 老師引語:

 然而今天,我不得不在它的後面加上兩個字,這兩個字寫起來不容易,讀起來讓人心裏也沈甸甸的`。指導“毀”字的寫法。輕輕讀壹讀課題,加入妳的理解再讀課題。

 讀了課題,進入“自由問答天地”。學生提出疑惑。

 讓我們再壹次把歷史的長卷翻開,撕開那道在中國人的心底裏永遠不可能愈合的傷疤。

 (看錄象。)

 老師引語:

 此時此刻的圓明園就像壹個被遺棄的孤兒壹樣束手無策,被無情地踐踏,掠奪,就讓我們到這些充滿著血雨腥風的文字當中去尋找這些強盜們罪惡的嘴臉吧!

 引導學生朗讀第五自然段:

 1、先分別請三位同學讀課文,談感受。老師分別適當點評。

 2、根據學生的情況和時間,再請2位同學讀課文談感受。或請同座位壹起讀壹讀,讀後談談感受。

 3、願意讀的同學站起來讀。

 4、劃出所有暴露侵略者殘暴罪行的詞語。還想讀嗎?

 5、此時此刻,妳最大的感受是什麽,用最精練的文字概括。

 6、壹個人的憤怒代表不了壹個民族的覺醒,億萬炎黃子孫的憤怒才能讓我們看見幾縷微弱的曙光。所有憤怒的同學們,把妳的滿腔怒火讀出來吧。

 7、為什麽英法聯軍侵入圓明園如入無人之境,為什麽英法聯軍侵入圓明園可以任意的搶,砸,燒。這是引起我們憤怒的根源所在,請同學們課下閱讀《中國上下五千年》等相關史籍,相信妳的感受會更加深刻的。

  四、痛定思痛,接受現實

 文章第壹自然段開篇明意,告訴壹個慘痛的歷史事實,用您的眼睛去發現,用妳的心靈去揣磨,哪些詞語最能觸動妳的心弦,自由讀壹讀。

 學生說感受後,指導齊讀。

  五、自由創作空間

 師引入:

 是啊,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永不停息。144年的風風雨雨都已過去,已成廢墟的圓明園此刻依然屹立在那裏,只留下民族的恥辱,那是壹道至今讓人隱隱作痛的傷痕。歷史是殘酷的,不回憶歷史的殘酷,又怎能來鞭策現實,不回憶歷史的殘酷,又怎能去展望美好的未來呢?同學們,就讓我們在這蕩氣回腸,讓人遐思萬千的音樂聲中,拿起筆來,表述妳的心聲吧!

 (配入《我的中國心》歌曲。)

 大屏顯示:

  自由創作空間:

 1、語句通順。

 2、達真情實感。

 生自由創作,老師巡視鼓勵。

 生交流感受。

 學生說到的精華可以寫在黑板上,(如: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不忘國恥,振興中華。落後就要挨打等)學生想寫什麽都可以,最後齊讀作為結束語。

  課後反思

 1、課堂教學中,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愛國熱情,課堂實現了情誼融融,書聲朗朗的教學目的。“自由讀書時間──自由問答天地──自由創作空間”環環相扣,課堂結構十分嚴謹。自由創作空間以作業紙的形式出現,其中有收集課外資料,培養了學生綜合概括資料的能力。

 2、自由問答天地中,通過讀書,解決了“誰要燒?怎樣燒?”的問題,而學生隨機問到的問題,應及時指導學生課外閱讀《中國上下五千年》。

 3、學習圓明園的輝煌這部分時,應註意出圖的順序最好與課文相符,這樣無形當中學生又遊覽了壹遍課文。

 4、對於課文中學生可能出現的問題,教師可以提前預設,設計幾種不同的思路,使課堂教學充分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