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壹株紫丁香教學反思

壹株紫丁香教學反思

 《壹株紫丁香》是壹首詩歌。教完這首詩歌大家的感想是什麽呢?下面我為大家介紹壹株紫丁香教學反思,希望能幫到大家!

壹株紫丁香教學反思1

 這首詩是壹首兒童詩,以壹株紫丁香為寄托,從壹個側面贊美了老師的辛勤勞動。開始,我擔心,這麽壹首富有詩意的小詩,恐怕學生很難理解。可是用了《紫丁香》這首歌導入,孩子很快進入了角色,了解了“紫丁香”的用意後,孩子壹讀課文,也了解了課文中“紫丁香”的用意,學習起課文來就爛熟於心了。學習第5小節時,我問:“老師做了壹個又香又甜的夢,妳知道是什麽夢嗎?”孩子紛紛說起來,“老師肯定夢到了我們上課時的樣子。”“老師肯定表揚了種紫丁香的學生。”“老師希望我們上課認真聽講,考出好成績。”……孩子的想象是豐富的,是純真的。不知不覺中,我和孩子又走進了壹步,彼此心靈又拉近了距離,以後,孩子對老師的工作更理解了,也更尊重了,也會更懂事的。

壹株紫丁香教學反思2

 《壹株紫丁香》這篇課文是壹首活潑、清新的小詩,詩中壹株紫丁香是孩子們的壹片心意,是對老師的問候與感激。這株紫丁香不僅僅是孩子們送給老師的壹份珍貴的禮物,表達了孩子們對老師的熱愛和尊敬,更是壹首師生情誼的頌歌,整首小詩恬靜、深情,讀起來瑯瑯上口,回味悠長。

 這首小詩恬靜、深情,讀起來瑯瑯上口,回味悠長,這便決定了教學的重點──讓學生在朗讀中體會、感悟。在閱讀課文時,讓孩子選擇喜歡的壹段為大家讀壹讀,然後說壹說他喜歡的理由,在說的過程中,通過引導,聯系生活實際,展開豐富的想象,有時讓孩子們把自己當成枝葉,有時讓孩子成為課文中的小朋友,走入課文,有時又讓他們走出課文,說說他們自己對老師想說的話。

壹株紫丁香教學反思3

 在教學第壹小節時,我抓住“踮起腳尖兒 ”這個詞組展開教學。讓學生思考什麽樣兒叫“踮起腳尖兒”?詩中的孩子為什麽要“踮起腳尖兒 ”?引導學生感受小朋友“踮起腳尖兒 ”的情景,孩子們迫不及待地紛紛從座位上站立起來,踮起腳尖兒,躡手躡腳地走進小院,要悄悄地送給老師壹份驚喜。

 教學第三小節,我抓住“唱歌”壹詞。引導學生將“綠葉兒在風裏沙沙地響”和“那是我們給妳唱歌”聯系起來,引導學生想象“綠葉兒”是怎樣動聽,小朋友的歌又是怎樣動聽?如果是妳,會給老師唱什麽歌呢?讓學生結合自己的情感體驗來感悟文本,從而達到心靈的交融。

 我認為低年級的朗讀教學如果能讓孩子在有情有趣的活動中體會文本內涵,朗讀教學才能更有生趣,達到更好的效果。

壹株紫丁香教學反思4

 《壹株紫丁香》是壹首情感豐富、意境優美的詩歌。孩子們為老師種下壹株紫丁香,是孩子們的壹片心意,是對老師的問候與感激,那綠葉和花香,代表了孩子們對老師真誠的愛。

 初讀課文,第壹節中壹個“踮”字,把壹群調皮可愛的孩子,悄悄地潛入老師的小院,為老師栽種丁香花的動人形象,活脫脫躍然紙上。下面幾節:“讓那綠色的枝葉,夜夜和妳作伴”“幫妳消除壹天的疲倦”“老師,休息吧”,無不表達了學生對教師的濃濃的愛。課堂教學上要使得學生在思想上有所感悟,教師自身首先要有所感悟;通過課堂的互動交流,師生彼此走入了對方的心靈,這樣,孩子們對老師的工作更理解了,對老師也更尊重了。

 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較好地體現了低段閱讀教學的基本方法,具體表現在:

  第壹、重視朗讀,以讀為本:

 教學中,我多處設計了自由讀、個別讀、齊讀、引讀、配樂誦讀等學習環節,還作了範讀。為提高朗讀水平,我適時組織評價,讓學生體會到如何讀得正確、讀出感情。

  第二、重視學生提問題:

 學生讀了二、三、四、五節詩後,讓學生針對詩句、詞語提出不懂的問題,引發學生的探究心理。改變了以往教師不顧學生實際大量提問的做法。

  第三、正確引導學生體會詞句的'意思:

 字詞的教學紮實有效。能教給學生壹定的學習方法,使學生樂於學習。

 如:在理解“踮”字的意思時,我化靜為動,激發興趣,讓學生通過親身體驗──踮起腳尖來理解文字的內涵。

 又如:“疲倦”和“牽掛”,我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理解。在理解“讓花香飄進老師的夢裏”時,我啟發學生想象,老師又香又甜的夢裏會夢到什麽?讓學生體會到這是壹種美好的願望,表達了師生之間的互愛之情。

壹株紫丁香教學反思5

 《壹株紫丁香》是壹首情感豐富、意境優美的詩歌。孩子們為老師種下壹株紫丁香,是孩子們的壹片心意,是對老師的問候與感激,那葉綠和花香,代表了孩子們對老師真誠的愛。當妳正伏案備課的時候,可曾想到:幾個小夥伴踮起腳尖走到老師窗前,種下了壹株紫丁香。芳香四溢的淡紫色小花布滿全樹,那就是壹張張學生的笑臉在向妳致意。壹陣微風吹來,伴隨著濃濃的花香,同學們真誠的愛送進了妳的心田。

 這篇課文最大的特點就是要讓學生在朗讀中體會、感悟,課文語言雖淺顯易懂,然而意境卻是優美感人,只有引導學生完全進入課文的意境當中,且個性化地指導朗讀,很好的關註學生朗讀的情況,才能取得壹定的教學效果!剛開始學生的情感始終激發不起,於是老師的深情朗讀帶動了學生的激情,因此在朗讀教學這壹環節中,整個課堂氛圍很好,學生十分投入。如:讀第壹小節時,我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象:“濃綠”的小院是什麽樣的?“我們”到小院栽紫丁香的時候是怎麽做的?讀出小朋友“踮起腳尖”的情態,感受他們悄悄地向老師表達自己的心意的。讀第三、第四小節,我采用了多種方法引導學生朗讀,邊讀邊展開想象“綠葉在風裏沙沙地響”是怎樣的動聽,假如那是小朋友的歌會唱些什麽?

 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理解文章的能力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因此,課堂上規範學生的語言,豐富學生說話的內容。如:教學第五小節時,我讓學生看圖想象說話:夜深了,連星星都困得眨眼,老師還在怎樣的工作?想壹想,應該用怎樣的語氣勸老師休息?又如:同學們讀到“讓花香飄進妳的夢裏,那夢呀準時又香又甜。”時,我問:“同學們,妳們知道老師夢到了什麽嗎?”“老師夢到許楊上課註意聽講了。”“老師夢到殷思源幫助別人了。”“老師夢到李永振寫的字漂亮了。” 於是我說:“老師的心思都被妳們看出來了,真了不起。妳們能讓老師美夢成真嗎?” 通過這壹提問,同學們,特別是被提到的同學,我想壹定深有感觸。

壹株紫丁香教學反思6

 《壹株紫丁香》是壹首兒童詩,以壹株紫丁香為襯托,從壹個側面塑造了人民教師勤工作,愛學生的美好形象,表達了少年兒童尊師愛師的真摯感情。實施這壹教案學習,充分讓學生自主學習,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詞意或句意,在學習課文內容時,先由教師扶著走壹程,再讓學生自己學習,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通過小組合作進行學習,逐漸學習自學的方法。

 《壹株紫丁香》這篇課文最大的特點就是要讓學生在朗讀中體會、感悟,課文語言雖淺顯易懂,然而意境卻是優美感人,如果閱讀只能停留在表面的詞語理解上,那這樣的教學是蒼白無力!只有引導學生完全進入課文的意境當中,且個性化地指導朗讀,很好的關註學生朗讀的情況,才能取得壹定的教學效果!但在最後小節教學時,沒有讓學生發揮想像:這位老師又香又甜的夢裏有些什麽內容呢?讓學生再去體會老師工作的辛苦,激發學生尊師愛師的情感,覺著有點遺憾。

 詩貴在讀品,用以讀代講,以讀代問,以讀代答的教學形式很適合詩歌的教學。如何讓孩子去喜歡語言,進入語言,從而理解語言,通過朗讀把自己的想法表現出來,形成個性化的朗讀,這是需要自己進壹步探索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