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昌碩七言詩作品,詳細介紹如下:
壹、七言詩作品:
1、《石門頌》:
鐵虹百丈跨黃河,水自天來夜不波。身已禦風馳朔漠,心如寒雨對滹沱。山長莽帶胭脂色,秋老淒聞勅勒歌。畢竟成仙無我分,邯鄲先已夢中過。
2、《嵩山石刻》:
孫劉事業弟興亡,滿眼滄波出大荒。身訝如仙騎赤鯉,駑愁無力射天狼。群山郁勃朝元氣,大壑蒼寒抱夜光。贏得老夫拌不寐,壹痕微白見東方。
二、作者介紹:
吳昌碩,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碩,又署倉石,常見者有倉碩、浙江省孝豐縣鄣吳村人。晚清民國時期著名國畫家、書法家、篆刻家、後海派代表,與厲良玉與趙之謙並稱新浙派的三位代表人物,與任伯年、蒲華、虛谷合稱為清末海派四大家。
他集詩書畫印為壹身,融金石書畫為壹爐,被譽為石鼓篆書第壹人,文人畫最後的高峰等。在繪畫書法篆刻上都是旗幟性人物,在詩文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詣。吳昌碩作品集有《吳昌碩畫集》《吳昌碩作品集》《苦鐵碎金》《缶廬近墨》《吳蒼石印譜》《缶廬印存》等。
吳昌碩是壹位中國畫壇上頗具影響力的大,在傳統文化融合會通的大背景下,吳昌碩也受到影響,他的最大特點和優點也就是通融和超越。雖然時代對於他壹生有巨大的推動力,但他自身的刻苦努力也是他成功的重要原因。
吳昌碩與傳統文人畫家不同,兼詩書畫印四絕於壹身,能博采眾長,將四絕融會貫通,特別是他以金石入印入書入畫,以最傳統的藝術因素和審美理想塑造了嶄新的藝術風格和風氣。吳昌碩不僅實現了讓繪畫體現野逸與高古之氣,對現代中國繪畫界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