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包拯有哪些故事

包拯有哪些故事

1、巧答典客

包拯出使遼國時,遼國命館伴對包拯說:“妳們不久前在雄州城開了便門,就是想引誘我國的叛徒,以便刺探邊疆的情報吧?”

包拯說:“妳們的涿州城曾經也開過便門,刺探邊疆的情報為何壹定要開便門呢?”

那個人便無言以對。

2、牛舌被割案

天長縣時,包拯遇到壹件棘手的案子。某日有壹農人至縣衙,狀告歹徒割去其家耕牛的舌頭,請求捉拿罪犯。

割去牛舌並無財利可圖,故包拯推斷此事必屬怨家的報復行為,於是命農人宰牛賣肉以引罪犯上鉤。

宋代宰殺耕牛是犯法的,不出包拯所料,割牛舌者見牛主殺牛,欲加其罪,果然前往縣衙首告,遂自投羅網,疑案立破。

3、不持壹硯歸

端硯歷來是文人士大夫尋覓的珍品,包拯出知端州時不僅革除了諸前任在“貢硯”數額之外,加征數十倍,以飽私囊和賄賂權貴的流弊,而且任滿離去時“不持壹硯歸”。

擴展資料:

中國民間關於包拯故事的頗為豐富,在通俗文學中可以說是獨壹無二。包拯去世後,包拯故事就在民間流傳,《合同文字記》(《包待制智賺合同文字》)和《三現身包龍圖斷冤》是最早的宋人創作的包拯斷案故事。

元代時,政治黑暗,人民期待清官,元雜曲裏大量包公戲流傳,保存下來的有完整劇本的清官斷案戲有十六七種,其中包拯斷案的就有十壹種之多;

有無名氏的《陳州糶米》、《合同文字》、《神奴兒》、《盆兒鬼》、《包待制智賺生金閣》,關漢卿的《蝴蝶夢》、《魯齋郎》,鄭廷玉的《包待制智勘後庭花》;

李行道的《灰闌記》,曾瑞卿的《留鞋記》,武漢臣的《生金閣》,還有壹種是科白不全的《張千替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