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勞動節的資料有哪些
勞動創造世界,財富屬於人民。五月壹日,勞動者的盛大節日在汗水飄香中來臨了。下面我整理的關於勞動節的資料,歡迎來參考!
五壹勞動節資料壹:勞動節簡介
國際勞動節又稱“五壹國際勞動節”、“國際遊行日”,是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勞動節。定在每年的五月壹日。它是全世界無產階級、勞動人民的***同擁有的節日。
五壹國際勞動節源於美國芝加哥城的工人大罷工。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二十壹萬六千余名工人為爭取實行八小時工作制而舉行大罷工,經過艱苦的流血鬥爭,終於獲得了勝利。為紀念這次偉大的工人運動,1889年7月第二國際宣布將每年的五月壹日定為國際勞動節。這壹決定立即得到世界各國工人的積極響應。1890年5月1日,歐美各國的工人階級率先走向街頭,舉行盛大的遊行與集會,爭取合法權益。從此,每逢這壹天世界各國的勞動人民都要集會、遊行,以示慶祝。中國心!
五壹勞動節資料二:勞動節的由來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二十壹萬六千余名工人為爭取實行八小時工作制而鬥爭,終於獲得了勝利。1889年7 月第二國際宣布將每年的五月壹日定為國際勞動節。1890年5月1日,歐美各國的'工人階級率先走向街頭爭取合法權益。從此,每逢這壹天勞動人民都要慶祝。
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於1949年12月將5月1日定為法定的勞動節,是日全國放假壹天。每年的這壹天,舉國歡慶,人們換上節日的盛裝,興高采烈地聚集在公園、劇院、廣場,參加各種慶祝集會或文體娛樂活動,並對有突出貢獻的勞動者進行表彰。
五壹勞動節資料三:勞動節在中國的新生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於1949年12月將5月1日定為法定的勞動節,是日全國放假壹天。每年的這壹天,舉國歡慶,人們換上節日的盛裝,興高采烈地聚集在公園、劇院、廣場,參加各種慶祝集會或文體娛樂活動,並對有突出貢獻的勞動者進行表彰。
五壹勞動節資料四:勞動節紀念歌曲1921年“五壹”前夕,在北京的***產主義小組成員鄧中夏等人創辦的長辛店勞動補習學校裏,工人們學唱《五壹紀念歌》。其歌詞是:“美哉自由,世界明星,拼吾熱血,為他犧牲,要把強權制度壹切掃除凈,記取五月壹日之良辰。紅旗飛舞,走光明路,各盡所能,各取所需,不分貧富貴賤,責任唯互助,願大家努力齊進取。”這首雄壯有力的歌,是由長辛店勞動實習學校的教員和北京大學的進步學生***同創編而成的。
五壹勞動節資料五:中國勞動模範人物介紹50年代勞模代表——“鐵人”王進喜
王進喜是新中國第壹批石油鉆探工人,全國著名的勞動模範。1938年,15歲的王進喜進入玉門石油公司當工人,建國後歷任玉門石油管理局鉆井隊長、大慶油田1205鉆井隊隊長、大慶油田鉆井指揮部副指揮。他率領1205鉆井隊艱苦創業,打出了大慶第壹口油井,並創造了年進尺10萬米的世界鉆井紀錄,展現了大慶石油工人的氣概,為我國石油事業立下了汗馬功勞,成為中國工業戰線壹面火紅的旗幟。王進喜以“寧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頑強意誌和沖天幹勁,被譽為油田鐵人。
時傳祥
甘當人民勤務員的掏糞工人——時傳祥
時傳祥,是壹位“寧肯壹人臭,換來萬戶香”的掏糞工人,山東省齊河人,中***黨員,曾在XX市XX區清潔隊工作。時傳祥出生在壹個貧苦農民家庭。他14歲逃荒流落到北京城郊,受生活所迫當了掏糞工。他用壹顆樸實的心記住了壹個通俗的道理:掏糞也是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壹部分。他把掏糞當成十分光榮的勞動,以身作則,以苦為樂,不分分內分外,任勞任怨,滿腔熱情,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50年代到70年代的勞模代表——張秉貴 20世紀70年代是壹個動蕩不安的年代,所以,在這個年代中,能成為全國勞模是非常不容易的,也是非常值得驕傲的。1957年,“壹抓準”張秉貴已是XX市的勞動模範了,但1979年國務院授予他的全國勞動模範稱號才是讓他這壹輩子感到最驕傲的事情。物資匱乏的年代,買什麽都要排隊,張師傅所在的糖果櫃臺也不例外。壹次,有兩個女顧客悄悄評價他“服務態度還行,就是動作太慢”。於是,他下決心苦練售貨技術和心算法,終於練就了“壹抓準”和“壹口清”的過硬本領。
90年代的勞動模範:壹心為乘客——李素麗
李素麗,XX市人,1981年參加工作,1984年加入中國***產黨,先後在第壹客運分公司60路、21路任售票員,1998年到總公司及“李素麗熱線”工作。2000年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李素麗同誌在近20年的售票工作中,崗位作奉獻,真情為他人,用真情架起了壹座與乘客相互理解的橋梁,把微笑送給四面八方,被廣大群眾譽為“老人的拐杖,盲人的眼睛,外地人的向導,病人的護士,群眾的貼心人”。
五壹勞動節資料六:贊美勞動者的詩1、《憫農》
李紳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2、
《四時田園雜興》
範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
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傍桑陰學種瓜。
3、《歸園田居》
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4、《觀刈麥》
白居易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簟食,童稚攜壺漿。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傍。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