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元旦應該做什麽?

元旦應該做什麽?

張貼“歡度元旦”吃頓大餐。

由於元旦是在民國年間才誕生的,並由春節演化而來,所以,在中國剛剛開始慶祝元旦時,其慶祝的風俗習慣當然大都是類似於春節,或者說是春節的縮小版。雖然沿用了部分傳統的慶祝方式:如燃放炮竹、殺三生、敬鬼神、拜祭先人等,但在人們的心目中並不會占用多麽重要的地位。

到了現代,元旦的慶祝習俗就更簡單了。我國對元旦節不如新年重視,所以壹般中國元旦節的習俗就是張貼“歡度元旦”。到了晚上,全家人壹起外出吃頓大餐,慶祝新壹年的到來。

擴展資料:

世界其他國家元旦節有趣的習俗:

1、法國:喝光家中酒希望新年交好運。法國的元旦本來是每年4月1日,直到1564年,國王查理九世才把它改作1月1日。從壹天看壹年:以酒來慶祝新年,人們從除夕起開始狂歡痛飲,直到1月3日才終止。法國人在新年到來之前,各家壹定要把家中的余酒全部喝光,以致許多人喝得酩酊大醉。

他們認為,元旦時只有喝光家中所有的酒,新的壹年裏才能交好運。法國人認為元旦這壹天的天氣預示著這壹年的年景。元旦清晨他們就上街看風向來占蔔:刮南風,預兆風調雨順,這壹年會是平安而炎熱;刮西風,有壹個捕魚的豐收年;刮東風,水果將高產;刮北風,則是欠收年。

2、西班牙:吃12顆葡萄象征月月都如意。在新年那天,西班牙街頭早早的擠滿了壹手香檳、壹手葡萄的人們,在狂歡中等待著新年鐘聲敲響的那壹刻。

當地有個非常古老的新年傳統,就是在午夜倒數的最後12秒鐘。要馬上吃掉12顆青葡萄(不是紫葡萄),並在心中默默許下壹個願望。12顆葡萄,12個願望。預示著來年的12個月每個月都能夠甜甜美美。

因為倒數鐘聲間隔時間非常近,妳來不及吐葡萄籽,甚至來不及吞,當12顆葡萄吃完時,整個嘴巴都鼓鼓的,裏面塞滿了葡萄。如果能按鐘聲的節奏吃下12顆,便象征著新年的每個月都平安如意。新年葡萄的每顆還有不同的含義,分別代表"平安"、"和睦"、"避難"、"祛病"等。

3、美國:吃鯡魚象征繁榮新壹年。元旦這壹天很多美國人要吃鯡魚。因為這種魚總是成群結隊地遊弋,象征著家族的富裕繁榮,美國人偏愛鯡魚的另壹緣由是這種魚在水中總是方努力,吃了它,在新的壹年中會出人頭地。

加利福尼亞州的元旦慶祝別有特色,新年來臨之際,大街小巷到處都擺著玫瑰花,幾十輛鮮花裝點的彩車載著身著禮服的妙齡少女徐徐而過。人們會在節日期間選出當年的玫瑰皇後和玫瑰公主,在對美的贊賞中迎來新年。

4、英國:朝屋裏邁進第壹只腳的人有好運。在英國,公歷元旦雖沒有聖誕節那樣隆重,但在除夕夜和元旦,還是根據當地的風俗勻慣開展種種慶祝活動,以示送舊迎新。

英國人在除夕的深夜,常帶上糕點和酒出去拜訪,他們不敲門,就徑直走進親友家去。按英國人的風俗,除夕千夜過後,朝屋裏邁進第壹只腳的人,預示著新的壹年的運氣。如果第壹個客人是個黑發的男人,或是個快樂、幸福而富裕的人,主人就將全年吉利走好運。

如果第壹個客人是個淺黃頭發的女人,或是個憂傷、貧窮、不幸的人,主人在新的壹年中將遭黴運,會遇上困難和災禍。除夕在親友家作客的人,在未交談前,要先去撥弄壁爐的火,祝福主人“開門大吉”。

新年鐘聲敲響後,英國人會把屋子的後門打開,將“舊年”放出;再把前門打開,將“新年”迎進來。 此外,新年寄賀卡的習俗也起源於英國。第壹張新年賀卡於1843年在倫敦誕生。

5、日本:除夜之鐘。迎接新壹年的來臨對日本人來說是壹件大事,從12月下旬開始,家家戶戶就把家中裏裏外外打掃得幹幹凈凈,有些人家還在門前上方懸掛壹根繩子,據說是用來驅逐鬼怪的。日本過年的習俗中,門松是在過年的時候,家的門前等地方經常放置的壹對松和竹做的裝飾品 。

日本人特別重視新年,每年12月29日至1月3日為全國休假日。元旦前夜,各處城鄉廟宇都會敲鐘108下,以此驅除邪惡,日本人則靜坐聆聽“除夜之鐘”,鐘聲停歇意味新年來到,人們離座上床睡覺,希望得壹好夢。元旦早上, 壹家人要圍坐壹堂,互相解夢,以測吉兇。?

日本人在元旦這天,早餐準備得很豐盛,砂糖竽艿、蕎麥面、屠蘇酒等傳統食物缺壹不可;此後三天,則要吃素,以示虔誠,祈求來年大吉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