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書所見》這首詩是南宋詩人葉紹翁所寫。蕭蕭的秋風吹動梧桐葉,送來陣陣寒意,客遊在外的詩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鄉。下面給大家分享了夜書所見板書設計,壹起來看看吧!
夜書所見板書設計
夜書所見教案設計
教學目的 :
1、認識3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
2、借助註釋,理解詩句,感受詩中的秋意和詩情,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3、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教學重 點:目標3
教學難點 :目標2
課時安 排:1
教學準備 :1、PPT課件(生字卡片、古詩掛圖)。
2、學生課前查閱古詩及作者的有關資料。
教學過程:
壹、與生對話,導入古詩
1、與學生對話,體會如果自己在外孤單心情。
2、板書課文題目,理解課文題目中的“書”是什麽意思?
3、理解整個詩名是什麽意思.
二、自主學習,初步感知
1、自由朗讀。
借助拼音、字典等讀準字音,把這首詩正確、流利的讀出來。
2、同桌互讀互查。
3、出示生字卡片,檢查學生認讀生字的情況,有重點地指導識記。
4、在讀準字音的情況下,註意讀準節奏。
5、教師範讀,指導停頓。
節奏應該是二二三拍。
6、學生熟讀。
三、初讀古詩,感知大意
1、給古詩加註釋,這是我們第壹次見到,註釋是為了幫助我們理解那些非常難的詞語,但是不要生硬的往裏面套,只要明白詩人所寫內容和所要表達的感情即可。現在以小組為單位,借助字典和註釋,理解詞語的意思。
2、不理解的地方,交流討論,嘗試解決。(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四、品讀古詩,感悟詩意
1、學生再讀古詩,並且仔細看圖,思考:詩人在這個夜裏到底寫了他見到的壹些什麽?圖畫中的景象體現了那幾句詩的意思?
初步感知古詩,大致了解古詩意思
2、(1)思考:在這樣的夜晚,詩人壹個人在外地作客會很自然地感到什麽?
人都是有感情的,出門在外就很容易想家、想親人。也就是第二句“動客情”。
(2)思考:動客情,動的是什麽情?往後讀。
(3)這個時候詩人看著遠處籬笆下的燈火,料想到孩子們正在捉蟋蟀,肯定非常開心,詩人也替他們開心,可是,詩人這時不是在自己的家鄉呀,這個時候就越會想到什麽?
詩人會想起他的家鄉和他的`童年。
得出結論:那麽,“客情”第壹個是:詩人的思鄉之情,第二個是:思念自己的家鄉和童年。
(4)理解再讀,品味賞析
這首詩要把詩人“想家”的感情讀出來,聲調要緩慢些。。最後兩句“捉蟋蟀”場景確實令人高興,但同時又牽動了詩人“動客情”思念家鄉呀!所以後兩句語氣可明快些,但不可過快。(學生先讀,老師指導,老師再範讀,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
五、趣味活動,強化記憶
(1)把《夜書所見》這首詩的詩句變成自己的語言說壹說
(2)老師描述詩句的內容,學生讀出對應的詩句。
(3)老師讀詩的前面,學生接後面,直到學生基本會背為止。
(4)小組比賽。
六、拓展閱讀,增加興趣
1、妳們還讀過哪些詩人所寫的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古詩呢?誰來背壹首試試!
2、老師這裏也有壹首古詩,請妳們認真聽壹聽,跟著壹起體會詩歌的感。
《泊船瓜州》(宋.王安石)
3、背壹背。
七、作業。
結束語:今天學習的這首詩,飽含思鄉之情,秋天到了,出門在外,哪怕只是壹磚壹瓦都使人多麽容易思念親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