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讀後感要圍繞大禹的個人品質、治水過程中的艱難等方面,自己是怎樣受到感動和怎樣想的。
道理:大禹治水告訴我們,治水要疏堵結合,水流光靠堵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引申到生活中,就是不管遇到什麽問題,不要想著壹味的強硬處理,要結合實際情況為問題找到新的突破口。同時也告訴我們做大事必須要有勇於擔當的精神、艱苦奮鬥的品格和大公無私的胸懷。
1、例文
我覺得大禹是個了不起的人,他的精神能影響我們周圍的每個人。比如說大禹看見洪水把房屋、莊稼都淹沒了,人們無處可逃,葬身魚腹。於是他馬上找眾人商量如何治水。
眾人提出了很多方法都沒用。這時,大禹想出了壹個法子。首先必須對地形有所了解,於是,他為了查清地勢,探明河道,帶著壹些人,跋山涉水,頂風冒雨,經歷了無數風險,足跡遍及九州大地。
大禹有難走到北,從太陽升起的地方跑到太樣落下的地方,不顧風吹雨打,不怕艱險勞累,率領人們從事治水。經過了十三年,終於把洪水填平了。
大禹這種知難而上,遇事能動腦筋想辦法,艱苦奮鬥,公而忘私的精神感動著每壹個人,所以它的故事才能流傳這麽久。
2、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洪水經常泛濫。大水淹沒了田地,沖毀了房屋,毒蛇猛獸到處傷害百姓和牲畜,人們的生活痛苦極了。
洪水給百姓帶來了無數的災難,必須治好它。當時,壹個名叫鯀的人領著大家治水。他只知道築壩擋水,九年過去了,洪水仍然沒有消退。他的兒子禹繼續治水。
禹離開了家鄉,壹去就是十三年。這十三年裏,他到處奔走,曾經三次路過自己家門口。可是他認為治水要緊,壹次也沒有走進家門看壹看。
禹吸取了鯀治水失敗的教訓,采取疏導的辦法治水。他和千千萬萬的人壹起,疏通了很多河道,讓洪水通過河道,最後流到大海裏去。
洪水終於退了,毒蛇猛獸被驅趕走了,人們把家搬了回來。大家在被水淹過的土地上耕種,農業生產漸漸恢復了,百姓重新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生活。
擴展資料:
讀後感格式:
壹、格式和寫法
讀後感通常有三種寫法:壹種是縮寫內容提綱,壹種是寫閱讀後的體會感想,壹種是摘錄好的句子和段落。
壹般用自己的感受(壹兩個詞語)做主標題,下壹行是讀《xxx》有感,為副標題。也可直接寫讀《xxx》有感或《xxx》讀後感。
二、要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東西去寫,這是寫好讀後感的關鍵。
三、要密切聯系實際,這是讀後感的重要內容。
四、要處理好“讀”與“感”的關系,做到議論,敘述,抒情三結合。
五、敘原文不要過多,要體現出壹個“簡”字。
六、要審清題目。
在寫作時,要分辨什麽是主要的,什麽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讀”能抓住重點,“感”能寫出體會。
七、要選擇材料。
讀是寫的基礎,只有讀得認真仔細,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內容,從而抓住重點,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體會;
只有認真讀書才能找到讀感之間的聯系點來,這個點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點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對壹篇作品,寫體會時不能面面俱到,應寫自己讀後在思想上、行動上的變化。
八、寫讀後感應以所讀作品的內容簡介開頭,然後,再寫體會。
原文內容往往用2~3句話概括為宜。結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讀的作品上來。要把重點放在“感”字上,切記要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與自己的生活相結合,否則作文會顯得空虛。
九、要符合情理、寫出真情實感。